平南王府凭男记(492)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后宫安静了,成康帝还挺诧异呢。

“昭王殿下以前也这样啊!”魏潇公公低头,给他换了一碗热茶。

“可是没看出来,贤妃还有这样的手段呢。”成康帝又嘀咕了一下贤妃:“今日摆驾景仁宫。”

“是。”魏潇公公低着头,成康帝没看到他皱了一下眉头。

景仁宫乃是内廷东六宫之一,最初叫长安宫,后来在明朝嘉靖十四年的时候,改名叫景仁宫,虽然是大顺朝了,但是一直保持着明朝初年始建时的格局,并没有多少改动。

景仁宫整体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景仁门,门内有石影壁一座,据传为元代遗物。

正殿明间前后檐开门,次、梢间均为槛墙、槛窗,门窗双交四椀菱花槅扇式,只是以前的花样有所变动,中间的地方,镶嵌上了透明的玻璃,这是学的昭亲王府的格花玻璃窗。

室内有先帝题词的“誉重椒闱”四个字牌匾,挂在正堂之上。

也不知道贤妃是怎么想的,入住之后,竟然没有将这个牌匾拿下去,而是依然挂在正堂当中。

还挺显眼的位置!

匾额上的天花图案为二龙戏珠,内檐为龙凤和玺彩画。

室内方砖墁地,殿前有宽广月台。

东西有配殿各三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顶,檐下饰以旋子彩画。配殿南北又各有耳房一座。

后院正殿五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

两侧亦有各建耳房一座。

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三间,亦为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

在院子的西南角有井亭一座,种了一树红梅,亭子上刻有“一枝独秀”的匾额。

景仁宫虽然不是翊坤宫、承干宫那样给皇贵妃居住的宫殿,更不可能跟庄严肃穆的坤宁宫相提并论,但它却是东六宫里,装饰最为考究的一个宫殿,尤其是装饰上,可以说是非常有吉祥寓意。

当初挑选宫殿的时候,贤妃娘娘就喜欢上了景仁宫,别人都嫌弃景仁宫在东六宫,不如西六宫热闹,要知道,咸福宫挨着储秀宫,储秀宫里头都是年轻的秀女们,就连以前的贵妃娘娘,那住着的地方,也是长春宫呢。

曾经的皇贵妃,住着的是翊坤宫,翊坤宫后头就是体和殿,那里是阅看秀女的地方,体和殿后头就是储秀宫。

热闹都在西六宫,东六宫可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

再说了,太子殿下都失踪多久了?

东宫那里早就空旷了。

可贤妃不介意啊!

因为景仁宫前头就是诚肃殿,诚肃殿东边就是东宫!

虽然延禧宫就在东宫后面,但是景仁宫挨着干清宫近啊。

再说了,这里只住了贤妃一个人,但是伺候她的人却不少。

光是贤妃位下的女官,就有两名,贴身照顾她的大宫女,有六位。

做各种活儿的宫女,就有十二名,还有二十名小宫女。

光是女子就有二十个。

景仁宫里的首领太监一名,总管太监两位,副总管太监四位。

内侍太监六位,大太监八位,粗使太监十位,小太监人数不定,但是也有个十几二十个。

太监就有五十几个,加起来七八十号人伺候她一个,还不包括偶尔跑来献殷勤的,要是真的细细算,上百号人都有了。

以至于景仁宫这里热热闹闹的,充满了人气!

当成康帝驾临景仁宫的时候,这里正充满了欢声笑语。

刚跟江湖的老爹说小区侧门没有封,结果晚上就被铁皮围的严严实实,连个缝隙都没有了……这可真是“封闭式小区”啦!人不好进出,车子更不好进出了,今天的小区里突然安静了许多。

第433章 景仁宫贤妃

只见满院子的人,有的在切菜,有的在收晒干了的萝卜干儿,一个宫里的院子搞得跟农家院儿似的,贤妃娘娘正摘了护甲套,往一个小坛子里头塞白菜,那白菜上头抹了一层的辣椒酱,还有人在切一个苹果,一层一层的往白菜里头塞。

也有几个小宫女,将豇豆角往绳子上搭,还扭头问贤妃:“娘娘!娘娘你看这样行吗?”

“行,记得散开了搭!”贤妃娘娘看了一眼,笑的十分自然:“稍稍晒蔫了就拿下来,往酱菜坛子里塞。”

“知道了,娘娘,这个萝卜缨子真的也能吃吗?”另外一个宫女过来,看着手里提着的萝卜缨子:“记得小时候这都是喂猪的啊?”

“那是家里富裕的才拿来喂猪,这东西用盐巴腌了之后,就黑乎乎的,拿出来不用洗,直接放在菜盘子里头,上面铺上煮熟了的五花肉,就跟梅菜扣肉一个样儿!”贤妃娘娘乐了:“我小时候就爱吃这个,还有豇豆角炖咸肉。”

宫女们嘻嘻哈哈,太监们帮忙打下手,贤妃这里热闹的很,气氛也好。

成康帝来的时候,没让人通报,看到了这里,他就出现了。

然后笑声就没了,跪了一地的人。

贤妃娘娘也擦了擦手,笑容不减:“万岁爷,您来了怎么不通报一下?臣妾这里乱糟糟的太失礼了。”

“不失礼,你这是自己做秋菜?”成康帝这辈子吃过的秋菜不少,但是亲眼看到制作秋菜的机会,还是第一次。

哪个御厨能在他面前做秋菜,腌咸菜啊?

“是啊,宫里的这些小丫头们都不太记得,秋菜是什么样儿了,加上臣妾这宫里头也有小厨房,弄一点秋菜放在这里,偶尔煮个粥,吃点小灶,方便。”

成康帝看到旁边还有人在腌咸鸭蛋。

“不错,你这公里的盐鸭蛋,给朕留几个,朕在你这儿吃早膳的时候,也来一枚。”成康帝对早膳的要求很高,认为吃得好,这一天都会顺顺利利,故而他的早膳是重中之重。

能让贤妃的咸鸭蛋出现在自己的早膳桌上,是一种殊荣。

贤妃陪着成康帝进了正堂:“那好,给您啊,留一坛子,臣妾这里一共三坛子,还要给小十留一坛,他早饭就爱吃咸鸭蛋,还得腌制的蛋黄流油才好。”

成康帝在贤妃的景仁宫里用的午膳,下午回到干清宫,心情还挺好。

在养心殿里还批了不少奏折。

贤妃娘娘在成康帝走了之后,就一变脸色,让人将那些秋菜都收拾起来,交给一个真正懂得腌制秋菜的老宫女,好好地腌制起来。

而她身边的女官却告诉她:“娘娘,崔森公公回去了一趟,但是没把那女人怎么样,估计也就是说了一顿,警告了一番。”

“那样的女人,守不住什么秘密的。”贤妃娘娘蹙眉:“派人去试探一下,要是还口无遮拦,就明确的告诉姓崔的,这女人留不得了,他跟本宫这儿装煳涂,本宫可不能因为他,坏了本宫的大事!”

“娘娘,何必跟他那么客气?”女官不懂:“直接命令他结果了那个女人就是。”

“你不懂。”贤妃娘娘对这个女官很是不同:“阿媛,崔森在宫里头的人手很多,本宫还用的上他,等到本宫大事成了,他……也就没用了。”

阿媛女官这才笑道:“那阿媛就等着那一日了。”

“嗯。”贤妃娘娘很满意阿媛的态度。

当初她看上阿媛,也是因为阿媛跟崔森有仇,当年崔森也对阿媛有点意思,不过阿媛不同意,崔森就使坏,差点要了阿媛的命。

阿媛这女子看似温温柔柔的,实际上却最小心眼儿,最是记仇。

同样的,她也很念恩,贤妃当时帮助她,也是看准了这一点。

效果很好,这些年来,阿媛不离不弃,而且很多事情,她不需要明说,阿媛就给她办好了。

手下有这么一个人,很多事情都不用她多操心。

所以阿媛是她身边的第一得意人儿。

等到阿媛走了,另一位女官阿兰就凑了过来:“娘娘,您一直这样纵容阿媛姐姐,恐怕不太好。”

“本宫知道,但是阿媛心里是有本宫的,对本宫也是忠心耿耿,对了,那个侍卫,你查了没有?”贤妃娘娘对谁都是留着三分,藏着一分。

“查过了,那侍卫的确跟阿媛姐姐有些牵连,不过那侍卫曾经成过亲,妻子难产去世,留下了一个八岁大的儿子,六岁的女儿,还有小儿子,三岁了,家里还有一个老娘,现在是他老娘当家,有一栋小宅子,他老娘就他一个儿子,还有两个庶妹也都嫁出去了,基本上不回娘家。”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