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479)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成康帝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也没有再提这个茬儿。

“平南王都喜欢什么啊?”成康帝比较好奇。

“他也没什么喜欢的……哦,对了,他比较喜欢钱。”李钊淡定的道:“开了个汇丰钱庄,不过只在南边有分店,京城还是为了方便您兑换银票,才开了一家汇丰钱庄。”

“哦,他们在北边没有势力,所以不好开钱庄。”成康帝想了想:“算了,那是钱庄,不要动的好。”

李钊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心里却松了口气。

汇丰钱庄太重要了,他们不可能让成康帝插手,只能以进为退。

一个钱庄而已,对于成康帝来说,就是提钱的地方。

再说了,要他帮忙的话,难免会察觉到汇丰钱庄的重要性。

所以不看重,才是好事儿。

“那他就是看重他母亲跟儿子了,儿子在跟着传奇狂生学习,在他门下学什么都好;母亲的话,您也说了,给一个超品太妃的身份。”李钊想了想:“还真不缺什么。”

“那就不好办了。”成康帝有些为难:“赏赐一些美人?”

“您确定?”李钊一脸黑线。

“就算不能传宗接代,看着养养眼也挺好。”成康帝还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我劝您别这么干了。”李钊道:“万一活不过三天,您也尴尬。”

成康帝:“……那算了吧。”

爷俩儿一直商量到中午,李钊被留下用膳。

宫中九月份的时令蔬菜有芥菜、莲藕、小白菜、冬瓜、萝卜等。

按照时令蔬菜,御厨做了一顿丰盛的午膳,又有小汤山菜棚子提供的反季节蔬菜,明明是深秋时节,却吃的跟夏日一样丰盛。

肉类菜类都很多。

吃完了御膳,父子俩又商量了一下关于京城防务的问题,不过李钊不太热衷,他比较关心的是自己管辖的皇陵那里。

据说虽然没有人敢去挖掘盗墓皇陵,但是有一些胆大包天的歹徒,也是对皇陵蠢蠢欲动,想要强抢皇陵护卫的家,幸好那些家眷们也不是善茬儿,平日就有锻炼,这个时候结成防御阵型,看起来还是很能唬人的,加上京中很快就平定了,那些歹徒也被人抓起来,扭送到了衙门里。

不然的话,皇陵都会有乱子!

成康帝听得直冒冷汗,不管儿子们怎么闹,他都能看热闹,最后收拾残局。

但是如果皇陵出了问题,他真的是愧对列祖列宗了。

他们在养心殿里谈事情,后宫之中,贤妃娘娘派人去干清宫打听了好几次:“就不能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不能,请贤妃娘娘切勿惊讶,毕竟能在养心殿伺候的都是万岁爷的心腹,奴才们不敢太过靠近,加上那是前宫,打听一下万岁爷何时休息?何时用膳倒是可以,可打听他们商量的事情,就……。”跪在地上的一个中年太监慢声拉语的道:“再说,现在宫里也是人心惶惶,咸福宫被烧成了一片焦土,所有的人,都死了!”

宫里头的人都吓坏了!

淑妃娘娘杀了德妃娘娘,然后淑妃娘娘自己也死了。

说是举火自焚,那些奴才全都殉葬了。

这是什么意思?

奴才也是人,他们也怕死。

没人信,所以他们更害怕。

宫里头人心浮动。

“好了,不要再说了。”贤妃娘娘知道自己的事情,故而态度也不是很好:“再派人去打听,那里的宫女太监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母妃,何必呢?”十皇子在一边开了口:“不如我去看看?我今日不用去读书。”

宫里头还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气氛之中,而且德妃娘娘的棺椁,还停在西华门外的享殿那里。

也没个说法。

伺候德妃娘娘的人,也都不见了踪迹。

“不许去,你现在是吓着了,要在母妃这里休息,晚上回你的皇子所那里过夜,晚上要一碗安神汤。”贤妃娘娘早就安排好了:“另外,你这几日好好地看一看《孝经》。”

“母妃,您觉得现在看《孝经》合适吗?”十皇子却不太赞同:“父皇不会在意这些的,不如看看父皇那里有什么事情,需要儿臣帮忙的?”

“本宫说了,不许去!”贤妃娘娘板着脸,声音冷硬:“好了,你下去吧!”

那中年太监,谢恩退出去了。

心里想的却是,没想到贤妃娘娘私底下是这样的一个女人。

十皇子可怜啊。

而在昭王府里头,赵仁河见到了重月:“都挺好的吧?”

“都很好。”重月告诉他:“事情我们调查清楚了。”

“先不要说,等昭王殿下回来了,一起说!”赵仁河正在那里算账:“他回来了我们一起听。”

“好。”重月就过去,安置自己的东西和人手。

一直到晚上,宫里下钥之前,李钊才回来,赵仁河都打哈欠了。

“吃过了吧?”

“嗯。”

“那去洗洗睡吧。”

“没事了?”

“有事情,明天再说也不迟。”

这都多晚了?还谈事情,这几日都没睡好,要是还连夜开会,人都受不了。

“好。”

李钊从善如流,去洗漱了一下,就躺在了炕上,赵仁河迷迷煳煳之中,就滚到了他那边,李钊已经掀开了自己的被子,赵仁河麻利的闭着眼睛就滚进了他怀里,抱着他,闻着他身上清爽的薄荷气息,就沉入了梦乡。

李钊抱着他,虽然也闭着眼睛睡觉,但是心里还是惦记着事情。

索性听着小河的小唿噜,他最后还是安睡了大半夜。

第二天,天都没亮,他们就起来了,洗漱过后就去膳厅吃早膳,用过之后,就去了书房。

重月他们早已经等在那里了。

他们也是吃过了饭,田公公叫人送了热茶和点心水果进去,然后将人都赶出去,他老人家搬了一把摇摇椅,守在书房门口,摇摇晃晃的晒太阳。

府里的大管家、二管家和三管家都回来了,他又过上了退休的悠闲生活。

后院有两个徒弟在管,前头有三个管家,他统筹全局。

“王爷,三爷,已经查清楚了。”重月作为这里的情报头头儿,一刻都没有放松,查探此次事件的原因。

“荣郡王起兵很是仓促。”李钊问:“什么原因?”

第423章 几股势力?

“有人逼他,不得不仓促起兵造反。”重月道:“逼他的人,有我们一份,但是我们不是最主要的,有另一伙人,好像掌握了他聚众敛财、结党营私的证据,要在大朝会上弹劾他,他着急了,又有我们给他在耳边吹风,他就决定起兵谋反。”

“想得出来。”李钊连冷笑都没有:“他就不是那块材料,还不如诚郡王。”

“是,诚郡王也在暗中推动此事,并且他与荣郡王竟然临时结盟,他去了小汤山行宫,但是您是知道的,那里被三爷设计的非常坚固,他带人刚靠近小汤山行宫,就被发觉了,而且那里有外防御区,与高高的围墙,又因为万岁圣驾在此,御林军把手的非常严格,内有禁军在保护陛下,故而他的人到了那里之后,虽然有火绳枪,可那又不是火炮,想要靠枪支打穿城墙,是不可能的,而且小汤山行宫里不缺水源,不缺食材,想要围困他们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又怕京城这里让荣郡王真的掌握了,所以他发现攻打不进去的时候,转身就回到了京城。”

“从北门杀入,又从宣武门进入内城,直扑您的王府。”重月爆料了一个秘密:“他当时拿着的圣旨,其实是空白的内容。”

“哦?”李钊眉毛一扬:“这么秘密的事情,你们都能查到。”

“如果不是他们行事太匆忙,我们能提早三天知道。”重月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还是不太满意:“下次不会了。”

“我们刚来京城,经营成这样就不错了。”赵仁河赶紧安慰他两句:“你说那个圣旨是假的?”

“不是假的,是空白的内容,没有盖玉玺,没有写字的圣旨。”重月道:“是他在内务府的人,偷出来的残次品,众所周知,圣旨这东西,内务府专供,哪怕是残次品,也不允许出现在外面,都是找个夜黑风高的日子,在专门的焚纸炉子里,烧毁掉,他收买了那里的人,一共八个人,都收买了,才给他留下一张残次品,瑕疵就在卷轴上,那上头有一块黑色的印记,不过如果转进内圈一点的话,就看不出来了,但是圣旨不管是颁发给谁,都是要拿去供奉的,起码也会细细的观看,好好地收藏,所以一点瑕疵都不能有,不然有损天家威严,天子尊严何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