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476)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放心吧,他们这两笔钱非常隐蔽,估计连他们的王妃都不知道。”蓝月笑的可财迷的样子:“这可是一大笔钱!他们的那点子财力,都让我忽悠到自家的钱庄里了。”

不为了这点钱,他也不至于潜伏那么长时间,还一连续在老五老六老七的府邸,挨个潜伏,也不容易了。

“你呀!”赵仁河知道蓝月这么做的意思,他们一群都姓蓝,当年都是被重月救出来的孩子,但是同样的,重月跟他们说,是三爷救了他们,你们看着办吧。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要报恩了。

可是三爷什么都不缺,他们就努力的学,除却必须要会的,他们还按照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分门别类的学了很多东西。

这个时候,果然帮得上三爷,不枉费他们吃了那么多的苦,用了那么多时间去学习。

俩人说着说着,李钊他们就出来了。

同时,王旭也跑了过来:“你们都没事吧?”

他倒霉催的啊!

重阳节跟着家里人去了郊区登高望远,而且京城附近的山上都有人了,他们家去的还挺远,九月初七就出门了。

在外面被阻隔的两天两夜,他急的嘴上都起了燎泡。

“我们没事。”李钊看了他一眼:“人都进来了?”

“都进来了,都进来了!”王旭一抹脸,嘴上的燎泡疼的他呲牙瞪眼:“不止我们都进来了,丰台大营的人也进来了。”

“早就知道,他不会作壁上观。”李钊对丰台大营的到来,一点都不惊讶:“叫我们的人撤下来,叫丰台大营的人接管城防,告诉他们,还有叛军在流蹿。”

“是!”

王旭见到李钊平安无事,就回魂了,现在更是精神抖擞,两个郡王叛乱,都完蛋了,就剩下昭王殿下,看皇上还怎么“视若无睹”!

因为四九门都打开了,外面的人能进来,里面的人能出去了,京城仿佛又“活”了过来一样。

不过一般人家还是不敢太放肆,除非是有事情,否则绝对不上街。

而有了兵丁驻守,到底是安定了下来。

李钊带着赵仁河,直接回到了昭亲王府。

大门被破坏了,门口虽然早就有人清理过了,但是血腥气依然在,神奇的是,李钊的那把战刀还在!

“当时是我给王爷捡回来的,那些人都没注意到!”任小旗很是得意。

胡小旗脸都气肿了:“是我捡回来的!”

其实是两个人偷袭了那个“缴械”王爷的人,抢回了战刀。

“派人把守住大门,不许人进出。”李钊一回来就开始指挥人手,仿佛他出去不是被人“捉”走的,而是出去逛了一圈回来了,一点事情都没有的样子:“派人联系出府的人都回来吧,让厨子做午饭。”

“是!”

一条条命令发下去,竟然还有让皇陵的守军满山巡逻,免得有宵小摸进来,惊扰皇族祖先。

赵仁河也在忙,他带来的钱财,有一部分是要入汇丰钱庄的,一部分入昭亲王府,大部分都要给国库,但是现在他只能将钱放在了户部大门外,派人日夜看守。

所幸没人知道里头是啥。

而李钊,趁他出门去看那些东西的时候,对任小旗道:“送诚郡王上路。”

“是!”任小旗转身就带着自己的人走了。

现在外面乱哄哄,赵仁河在京中没有别院,只好将东西放在平南王府,顺便将俘虏也带入了昭亲王府,关在了一处僻静的院落里。

可怜没有什么见识的遐仁,还问负责看守的士兵:“这里就是皇宫吗?”

“不是。”士兵摇头:“这里是昭亲王府。”

遐仁很是吃惊:“一个王府都这么有威严?”

这个院子,比他的宫殿都要豪华,瓦顶琉璃,红漆立柱,雕梁画栋,飞檐陡峭。

士兵站的笔直:“您还是进去吧!”

虽然是俘虏,但是好歹是别国的国王,在大顺朝,只有国王,没有皇帝。

哪怕他在东瀛是“天皇”,在大顺朝的土地上,他就只是“东瀛国主”或者“东瀛国王”而已。

他们自己人叫天王老子都没人管,但是在大顺朝,不行!

所以看守的人虽然对他客气,但是绝对不会允许他出门。

还是在院子里待着吧。

一路走来,他和伴读与随从三个人,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但是京中所有人都知道,天,要变了啊!

战亲王第一个冲进了京城,他家里还有没出门的孩子,因为年纪小,小儿子跟小女儿都没有去,加上家里头虽然是王府之尊,可越是这个时候,这种豪门大户越是第一个遭殃的。

幸好,冲进家门的时候,发现家里大门紧闭,侧门才重新打开,他的乳母,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妇人,护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她的佛堂里。

因为佛堂里的佛龛后头有一个特殊的的地方,那是一条很小的甬道,将两个孩子放进去完全可以,但是大人进不去,因为那个通道很小,只有小孩儿才会爬进去,后头连着地道,可以通向王府后面隔壁一条街的一个面馆,那里有战亲王府世代忠仆,一旦发生巨变,孩子就会被忠仆带走。

看到老母亲跟幼子小女儿都无事,战亲王这才放下提起来的心。

温侯爷将妻子和孩子们带回来之后,就让大儿子看家,二儿子跟三儿子陪着自己出门,到了昭亲王府。

看到府门前的样子,吓得温侯爷都要心脏骤停了:“怎么会这样?”

“父亲,您别自己吓自己,就钊表弟那样的人,肯定没事!”温家二爷道:“我们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俩人扶着亲爹上了台阶,府里头正门被砸破,但是没人走正门,温侯爷走的也是完好的侧门。

一进去就看到了比小蜜蜂采蜜都要忙的田公公。

田公公看到他们爷三个来了,顿时就迎了上来:“国舅爷,二爷,三爷,真是对不住,门房还没回来,也没个人迎接一下。”

“没事,昭王殿下他没事吧?”看到田公公这样,其实温侯爷心里是有点安定了的,要是钊儿有个三长两短,这老奴才恐怕早就哭的不成样子了。

哪儿还能这么活蹦乱跳?

“没有,王爷很好,三位请随老奴来。”田公公是必须要陪着他们三个去外书房的,毕竟是王爷的舅舅,还有表兄。

京城渐渐地安定了下来,左锋提督又快马加鞭的送奏折给小汤山行宫。

小汤山行宫

成康帝的心情很不好。

剩下四个儿子,却死了一对儿!

没错儿,死了俩儿子。

诚郡王是服毒自尽的,他事先在自己的身上藏了毒药,不成功,便成仁。

德妃母子俩结局更惨。

一个被诚郡王杀了,一个被淑妃逼得自尽。

结果淑妃自己却举火自焚,她大概是知道儿子也活不久了,她活着也是遭罪,不如下去陪儿子。

诚郡王家里的人也全都树倒猢狲散,死的死,亡的亡,就连下人都有殉主的,一次叛乱,死了这么多人。

都是他的血脉啊!

“父皇,不要伤心,两位皇兄也……节哀顺变。”十皇子过来了,以往爱穿的绿色的锦缎,都换成了藏蓝色,而且没有任何坠饰在身上。

“唉,他们两个不争气的东西,就给朕惹麻烦,最后还搭上了自己,你可不能学他们,知道吗?”看到小儿子,成康帝放下了手里的奏折。

“儿子知道,父皇,我们回京吗?宫里现在很乱吧?也不知道儿臣的住所有没有被人闯入,儿臣的好多书都在书房里呢,还有先生给找来的几个孤本……。”十皇子絮絮叨叨,充分体现了一个少年的不安。

“不怕,父皇在。”成康帝颇有成就感:“这就让人去准备,明日圣驾回銮。”

十皇子笑了,笑容阳光灿烂,仿佛照耀到心里的阴暗:“好耶!”

“傻孩子!”成康帝也笑了,虽然笑容不怎么大,可好歹不再愁眉苦脸。

魏潇公公送十皇子出了门:“您这几日多陪陪万岁爷,或许万岁爷能多笑一笑。”

“我会的,魏潇公公。”十皇子还是那样的笑容。

魏潇公公不得不感叹,这十皇子跟其他皇子都不同,尤其是跟九皇子,简直是两个极端。

一个冷冰冰,一个阳光灿烂。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魏潇公公总觉得十皇子的阳光灿烂,不如九皇子那冷冰冰看着顺眼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