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457)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只是荣郡王妃给荣郡王生了两个嫡出的儿子,大的都八岁了,小的六岁,还有一个嫡出的女儿,过节前刚抓周。

很得成康帝的喜欢。

而诚郡王嫡出的只有一儿一女,庶出的三个女儿,没儿子。

两个人都有庶出子女,但是这个宫宴,能来参加的就是嫡出子女,庶出子女太小了,没人看着不行,王妃也不会对庶出子女多加照顾,万一出事情,可就糟了!

加上庶出子女都还小,就不带来了。

等到孩子们七八岁了,再带进来不迟,所以两家王府里的妾室们,都有些幽怨,却没有任何办法。

当年他们的父亲是怎么做的,他们就怎么干,孩子生的多多的,却不限制是嫡出,还是庶出,在他们看来,这都是自己的孩子,就行了。

只有李钊,孤孤单单一个人,坐在那里吃喝,有什么意思?

但是成康帝就是喜欢他,赏菜,赏酒,一个都没落下,还有月饼盒子。

等到他们点的菜上来了,果然是现做的,热乎的吃进嘴里,很是舒坦。

成康帝也吃到了那内酯豆腐,凉哇哇酸唧唧,很是开胃,软软的也入味。

散席的时候,成康帝又赐了昭王殿下一个八宝攒盒,里头是各种馅料的月饼。

别人都没有,就他一个得了。

中秋节过后,京城突然降温,冷了起来,到了九月初,就下了霜,成康帝中秋节的时候,突然爱上了吃凉菜,虽然不可能真的暴饮暴食,但是各种凉拌菜成了他的最爱,一直到九月初,他突然拉肚子了!

御医的诊脉后确认,是吃上出了问题。

起先是各种补品,成康帝有些不过了头,整个人都热了起来,然后吃凉菜降温,结果吃的拉肚子了。

原来的御医医术不怎么样,没诊断出来问题,被成康帝直接开除御药房,评价了“庸医”二字。

落魄的离开了京城,回老家种地去了。

这辈子、甚至是自己的后代,顶着“庸医”二字,是不可能再行医卖药了。

而换上了一位年轻的御医,这位御医姓蓝,名蓝星,字子豪。

长得干净利落,一股子书卷气,身上永远带着一丝药香,下手稳准狠,给成康帝在足三里行了针,就让他舒服了很多,故而成了成康帝的御用大夫。

并且这位蓝御医建议成康帝去北边的小汤山行宫泡一泡温泉:“因为这是一种很理想的方式,小臣会一些药物温泉法,比如五福温泉汤,就很适合您调养身体用。”

“哦?”成康帝来了兴趣。

蓝御医给他介绍了一下五福温泉汤,还说了六彩温泉汤,以及药物温泉调养身体的好处。

成康帝果然心动了。

带着这位新晋得宠的御医,以及自己的那套班底,就去了小汤山温泉行宫,几日就舒服了。

就更是待在这里不回去了,反正秋收都过了,税收也都交上来了,还有粮食也都满仓了,还有什么事情呢?没事情了!

他就留在温泉行宫里养病,有什么事情来行宫办理也一样,反正也离着不远。

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一日倒是艳阳高照。

京城周边不乏名山大川,适合登高望远的地方很多,加上这大概是深秋最后一个节日了,不少人家都车马齐备,全家出门秋游去了。

因为很多大户人家都要出行,除却他们自己家的护卫、护院、家丁之外,周围的驻军也要负责巡逻,给这些外出的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出行环境。

故而调动比较频繁,也无人注意。

外出去登高望远的人也没几家注意到这调动的是否频繁。

但是当他们出去容易,回家的时候,却发现京城四门紧闭,九门封锁。

大批的京畿大营的官兵,替代了九门提督的提督府官兵与五城兵马司的人,占据了京城的墙头位置。

同时,荣亲王进了皇宫;而诚郡王则是在前一天,去了北边的小汤山行宫,同样的,诚郡王带走了一半的京畿大营的人。

荣亲王则是带走了另一半,入驻到京城,接管京城城防。

五城兵马司的掌权者直接被他下狱,换上了自己这一系的官员。

同时,五城兵马司的城防兵丁,被他指派去围困了昭亲王府!!

赶巧的是,李钊今日在家!

前两日祭拜过祖先了,而且当年大行皇后就是在重阳节之后去世的,他每年都要缅怀一下自己的母后,但是并不流于表面,什么登高望远的,他家里头有一个三层楼高的秀楼。

不是给家里谁谁谁准备的,而是他从一开始就让人建了这栋秀楼,名字就叫“致雅楼”,这是他母后在娘家的时候,用的秀楼。

大行皇后在娘家的院子叫“知雅苑”,秀楼叫致雅楼。

李钊按照原样建了一栋,就在自己的后院的正中间,这里不仅能看到整个王府的全貌,还能看到远处,承恩候府那栋致雅楼的楼顶。

目前他跟舅舅家都是暗中来往,表面上并没有什么热络的,这也符合他们舅甥俩的关系确定,因为这样一来,成康帝对于大舅哥儿就很看重,自从过年的时候,册封了舅舅为“国舅”之后,逢年过节,赏赐不断,还都是重赏。

所以李钊就不凑上去了,自己在家缅怀一下母后,想一想哥哥,再有就是关注着军队的变化,他不是没想过有“兵变”的可能,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么快!

从七月开始知道他们都在拉拢军中将领,到八月份,各种势力都很清晰了的时候,重阳节就发展成了兵变!

当重月一脸凝重的找了过来的时候,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他们……引入了郊外京畿大营的人?”

“是,我们估错了他们的耐心。”重月建议他:“您如果可能的话,还是藏起来吧。”

“不,不能藏。”李钊立刻就明白了眼前的形式:“不仅不能藏,还得被他们抓到。”

“啊?”重月傻眼了。

他再厉害,也只是一个眼界不那么宽大的人,对于朝政和时局,他的眼光没有李钊那么高。

“你带着你的人先走,这府里头该有的人不能离开,不该有的人,全部消失!”李钊这个时候还很冷静:“我这王府当年修建的就很牢固,也能抵挡一时,但是不能用你们的东西,那是我们的底牌,我就用冷兵器跟他们交战,这次他们匆忙起事,什么都没有准备好,早晚会被平灭掉,别忘了,丰台大营还在呢!”

丰台大营,那里可有火炮,并且一日的路程就能到达京师!

什么样的城门,能扛得住火炮轰炸?

什么样的城墙,能扛得住炮弹攻击?

那两个人啊,真是,脑袋进水了!

重阳节的大太阳,都没能晒干吗?

李钊不由得有些生气,他们倒是不管不顾就动了手,他这边却是被打乱了节奏。

“是!”重月也不客气,赶紧扭身就走,他的那个小院子秘密太多,要马上搬家。

幸好,他早就在内城准备了一个临时避难所。

同样避难搬家走人的还有蓝月,鼎鼎大名的蓝月公子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传给了重月之后,他就下令就地掩埋汇丰钱庄的钱库,汇丰钱庄京城分店的钱库没人知道在哪儿,只有内部的几个管理员知道,其他的外部雇佣人员都不晓得。

汇丰钱庄才开起来不久,花钱的地方多一些,但是更赚钱啊!

主要是汇丰钱庄在南七省那可是通兑!

北六省就只有京城有这么一家。

而且他们钱庄的各种运作都跟别的钱庄不一样。

南方来的客人们,更乐意将钱放在汇丰钱庄里。

所以他们钱庄的钱库必须要保证不会被这动乱波及到,损失不起啊。

另外,蓝月在这里还有一个用来当幌子的所谓的“钱房”,就是每日进出的流水钱,在这里他忍痛放了三千两银子,两万枚铜钱,以及五百两金子。

他们开始忙碌,李钊也没有闲着,他府内就是侍卫多,御林军与禁军有不到五百人,家丁有五十人,内监啊宫女什么的,丫鬟啊婆子管家娘子这种非战斗人员,他都给放假了!

“有家的回家,没有家的就找个地方藏起来,记住了,不要跟人来硬的,让人看到你们就觉得你们是胆小鬼最好。”李钊冷着脸吩咐王府内的人:“等本王平了此次叛逆,你们再回到王府里来,没有本王的命令,一个人都不许回来,更不许跟人起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