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413)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人家为什么要攀龙附凤?

不就是为了有一个可以遮阴纳凉的大树依靠吗?

你这都不给人家,人家凭什么要跟在你屁股后头呐喊助威啊?

就算是庆郡王当年,纳了七房小妾,那也是人家带财进府,他给人充当挡箭牌,跟一些个官员打了招唿的,不然你当那七家盐商的私盐,能那么顺利的卖遍全天下啊?

层层叠叠的关卡就能卡的你赔掉内裤啊!

但是如果层层叠叠的关卡都不收税的话,那就是肥的流油的买卖了。

“那我不管,他们自己乐意,又不是我强迫他们的?”赵仁河耍起无赖嘴脸:“不管是奔你来的还是奔我来的,都这么处理,时间长了,才能看到真正一心投靠我们的人都是谁,那些过度浮华的人家不要,想要沾光的更不要,朝秦暮楚的不要,最后大浪淘沙,剩下的金子才是我们需要的!”

“都随你。”李钊被他忽悠的有点晕,干脆让赵仁河处理外面那些人,他自己还是去办自己的事情吧。

赵仁河这一招一开始的确是引起了轰动,但是随后他收钱不办事的事情也曝光了出来,而他在第一时间将收到的所有钱,都以昭亲王李钊的名义,捐献给了养济院!

此时已经过了二月二,吃完了猪头肉,赵仁河写信给老娘,说他暂时回不去,请老娘跟儿子好好在家里,该上学的上学,想出去游玩就出去游玩。

而老娘的回信也很有意思。

赵仁河看了才知道,过年的时候,老娘没在家,带着他儿子去了舅舅家过年,正月里还回了海家村。

另外,小伙伴们也都在忙。

一切进行得很顺利,赵仁河看了也就放心了。

然后他就开始招募人手,甚至亲自去了小汤山,勘察地形。

小汤山曾是燕山平原地区唯一有天然温泉的地区,有九处天然温泉出露于大、小汤山山麓,最高泉水温度五十二度。

但是如今小汤山还没有那样,只是山上淅淅沥沥的植被,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看着就更凄惨了。

周围的村庄也不富裕,连个像样的镇子都没有。

赵仁河已经买下了这里,几个村子都已经开始准备好搬家的事情,他们搬去的是一个镇子,几个村子捏在一起,成为了汤山镇。

镇子上的房子也需要盖,这些村民们的土地很少,除了种地就是出门去打工,索性这里离京城近,他们打工也能勉强煳口。

但是赵仁河一来他们就开心了,这里不论是盖房子还是扣大棚,哪儿都需要人手,而且赵仁河有钱啊!

他就给开高工资,一人一个月一两银子的工钱,让这些村民们连地都不种了,让家里老弱妇孺去种就行,反正也不多。

而青壮男子则去平南王那里上工,一个月一两银子呢!

且提供吃食,就是住宿没办法了,现在新定的汤山镇,还没什么人。

又有东北来的那一伙施工队,被打散,老人带新人,让他们知道怎么干活,领头的人轻车熟路的跟平南王讨论图纸的问题。

按照赵仁河的要求:“我们盖的房子,不能跟现在的宫殿啊,豪宅一样。”

“为何如此说?”作为一个盖房子盖熟手了的人,包工头有着非同一般的胆量,以及旺盛的好奇心。

这个三十而立的汉子,就叫包工头,以前叫包老大,后来赵仁河老这么喊人,他就干脆改名叫包工头了。

这人没什么文化,但是勉强认识字,从十二岁开始就跟着人四处打工盖房子,二十二岁的时候被赵仁河发现,成了包工队的头儿,后来就成了包工头。

因为头脑灵活,很快就学会了看图纸这个功能,很是佩服赵仁河的各种设计理念,在东北的时候,这个队伍就是拿赵府练手的,还有就是跟当地的施工队伍偷偷地学了点实践知识。

后来就自己独立了起来,温泉山庄就是他们盖起来的,包括大棚在内。

又跟着去南边,将平南王府改造了一番,现在平南王府也有下水道了……现在他们从南边过来,继续给皇帝盖行宫。

“现在这样的宫殿什么的,万岁爷在宫里头都看够了,我们要盖得行宫,必须要异于传统宫殿,但是还要保证配得上万岁爷的身份。”赵仁河指着他根据记忆,画出来的图纸:“所以我们要盖的新颖别致又舒服才行。”

这张图纸,是他根据前世记忆画出来的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图纸。

这个酒店当年在他们那个市是非常出名的,因为那是全市唯一一个五星级的酒店,连城大酒店。

里头走廊里铺设的地毯都是厚的,他有一次因为去接一个同学,在那里住过一晚,五星级的酒店不仅有非常好的设施,还有非常浓郁的文化底蕴。

他们酒店的设计图就在“陈列室”里摆放着,说是陈列室,其实就跟个微型博物馆似的,设计的跟凯撒皇宫似的,到处都是精致的雕塑,精美的鲜花,还都是真的鲜花,不是假花。

金碧辉煌,绝对的金碧辉煌!

他就是要让这里成为一个奢华的地方,因为他还要开发小汤山别墅区呢,盖一圈儿豪华别院,卖高价,没有一万两黄金休想买到手。

所以他要好好地抱住成康帝的大腿,这个皇帝虽然不地道,但是他们现在得罪不起人家,还得讨好了他,他对朝政上的事情,可能帮不上李钊,但是在讨好人上,金钱上面的绝对能帮他摆平一切。

为了自己的男人,赵仁河也是拼了!

顾不得隐藏什么,他现在就是玩了命的在帮李钊讨好成康帝。

这一点,从时不时地他就亲自带着点东西入宫觐见成康帝,跟他汇报一下行宫进度,奉上有趣的小东西,然后跟着侃侃大山来看,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起码成康帝对李钊越来越好。

虽然这种“好”很流于表面。

他让李钊接管了三千皇陵的守卫军!

“这是什么意思?”赵仁河听了之后,风一般的跑回了昭亲王府,当然,理由是他回昭亲王府拿一个很重要的东西,要用在行宫里的东西。

“看似荣宠而已。”李钊倒是波澜不惊:“无非是看我有没有那个争夺龙椅的心。”

“这要怎么看?三千皇陵守卫军?”赵仁河其实更想说,这个能干什么?

皇陵的守卫军,说白了屁事儿没有。

皇陵打扫卫生有做粗活的太监们,细致的洗衣做饭之类的有宫娥们,谁没事会跑去那里搞破坏?

守卫军说是守卫军,其实跟老百姓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守卫军的家属就住在皇陵附近,他们在周边劳作,不管干什么都是不需要交税的,而且物产越是丰富,越能得到上面的青睐,因为那代表着老祖宗们的庇佑。

如果能增产个什么的,甚至皇家会给他们奖励,在古代这帮人叫守卫军,在现代有个神秘的称唿:守陵人!

据说干陵下头的契家庄,就是当年契苾何力家族守护干陵的一支族人。

祖辈以看守干陵为己任,更朝换代多年仍坚守不弃。

民风朴实剽悍,蒙元入侵时,干州民众为护干陵不失,乡里汇集两千民夫于土城同蒙元大军周旋近一年,广元新闻,杀敌万余。

蒙元兵力不继,随城下盟誓不取干陵杯土,只求过境。

此后干州民声大震,朝代更迭,更替战乱时均未波及干州。

但是历朝历代,唯有这么一个守陵家族,流传千古,大顺朝的皇陵守卫军可不是契苾家族。

说是“军”,更像是民兵。

三千人听着挺多的,实际上能打仗的最多一半,剩下的另一半,不是上了年纪的就是十四五的半大少年。

听的赵仁河目瞪口呆:“合着是这么一个三千人马啊?”

“嗯。”李钊却自嘲一笑:“不过是光明正大得来的人马,那些人不知道怎么酸呢。”

“也是,这京畿重地,能让你领兵就是对你的信任了,哪怕你领着的是一群老弱病残的民兵。”赵仁河挠了挠头:“那就接着吧,皇陵也是你们家的祖坟了。”

就在这个时候,重月进来了:“有件事情,需要王爷跟三爷拿个主意。”

重月跟来,主要是情报方面的事情,他一直都是跟侯大宝、宋大千他们搭伙,这方面的事情赵仁河从来不操心,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