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404)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赵仁河自己吃了半盘子!

成康帝看他不客气,反倒更高兴了:“那边还有进上来的天香鲍鱼。”

该菜源自明朝皇宫御菜,一般时候,外面吃不到。

“哎!”赵仁河是放开了肚皮吃。、

李钊看在眼里,心里想的却是:怪不得在家连口参汤都不喝,空着肚子就跳上了马车,原来是想进宫吃好的啊。

他们俩在养心殿陪着成康帝大吃二喝,干清宫的人只能干等着,其中最不满的就是庆郡王,其次是敦郡王。

第364章 众人的纷乱聊天

现在宫里头是贤妃娘娘一头独大,贵嫔娘娘稍逊一筹,而德嫔跟她儿子荣郡王一样,低调的一塌煳涂。

淑嫔跟诚郡王都是老实人。

唯有娴嫔,很注意九公主,因为眼看着女儿就要长大了,嫁人了,驸马的人选,万岁爷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虽然和亲是免了,可日子怎么过全看皇帝一人的意思。

神奇的是,生了十皇子的金美人,虽然也很受宠,但是一直是个美人的位份,不高不低的这么吊着。

而且生了皇子之后,金美人还不如娴嫔受宠,更不如同期的徐美人和康美人。

十一皇子不幸夭折,其母也跟着落寞了下去。

现在为止,还没有十二皇子的出生,或者说,这几年,后宫都没有孩子出生了。

也是,成康帝都多大年纪了。

人过五十天过午了,走下坡路了。

所以现在的后宫其实已经很平静了,只要这几个女人不发疯,其他女人也闹不起来。

但是德妃还在禁足当中,贤妃一家独大,这让庆郡王有些上火。

他是德妃的儿子,可贤妃掌权之后,对她儿子敦郡王来说就是一股助力,而自己的母妃禁足等同于无用,在宫里头连自己宫门都出不去。

越看庆郡王越不顺眼,敦郡王也是有脾气的,头上压了一个老五,他觉得非常不舒服。

身边的人小声的劝他:“忍一时,忍一时!德妃在宫里头都闭门不出了,他还能蹦跶几下?小臣听说宫里头现在可是贤妃娘娘代掌凤印,四嫔协理宫务,您说,皇贵妃去了冷宫,皇上是不是会立我们贤妃娘娘为皇贵妃?”

皇贵妃啊,这可不只是名位的问题,还有身份的转变。

别忘了,皇贵妃位同副后,在没有皇后的情况下,代掌凤印更是理所当然,且后宫还有一个潜规则,有皇后,就没有皇贵妃;有皇贵妃,就没有皇后。

如果需要再立皇后的话,皇贵妃是不二人选。

没有之一。

历朝历代极少有皇贵妃跟皇后同时存在的后宫,因为那样的话,争权势不可免,皇帝的后宫不安稳,如何安心处理朝政?

所以,要是当上皇贵妃的话……。

敦郡王顿时就有了底气:“我母妃的封号,就是我母妃的性格,娶妻娶贤,纳妾纳颜。”

所以,他母妃很有可能当上继后。

那他就是嫡子了,而且他排序比李钊年长。

就算他是元后嫡子,可他却是个嫡次子。

自己是继后嫡长子,跟他就能在名份上持平。

一个离开了十二年京城的人,还有什么资格跟他争?

“当然!”那人小声的道:“只是前面还有个庆郡王,看他那猖狂的样子,德妃在宫里头可还禁足呢。”

敦郡王摸了摸下巴,德妃娘娘啊。

那边庆郡王也看敦郡王不顺眼,只是他身边的人却愁眉苦脸:“郡王殿下,今年的年是过去了,可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啊?”

年节好过,日子难过。

自从跟着庆郡王倒腾海盐赔了钱之后,家里最多的东西就是海盐,可这个东西又不是钱,如何能当钱花?

现在他们家佃户腌咸鸭蛋用的盐,都是他这个当主家的卖给他们的,按照现在的盐价卖给他们。

能捞回一点是一点啊!

以前京中海边来的粗盐二十文钱一斤,精盐是五十文钱。

现在的粗盐是十文钱一斤,精盐二十文钱一斤。

以前的粗盐里头有沙硕,现在粗盐跟水晶糖似的干干净净。

精盐更是第一次面市,现在厨子们更爱用精盐炒菜,炖汤。

他们的精盐当年是高价购入,又拖拖拉拉的回到京城,成本很高,一斤十五六文钱的成本,结果海边的精盐走水路大量涌入京城,十五文一斤!

这种“成本价”把他们害苦了!

后来听说要掉价十二文,几个高门豪富同时出手,吃下了大量的便宜精盐,这才将价格维持到了二十文……再低他们就该陪老底儿了。

可是这样拮据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

家里儿女都要成婚嫁娶,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知道了,知道了,你们不会忍一忍吗?”庆郡王自己还头大:“你们损失不少,本王损失的更多。”

比起臣子们,庆郡王才最惨。

他以前有钱,大手大脚惯了,且用钱拉拢人最为快速,不要以为当官的不爱钱,只是给的不多他自然不爱,给的巨多人人都爱。

为此他没少收拢几个大臣,可是现在他没钱了,供应不上奢华的生活不说,连带着自己的大计都要搁浅,呕血的心思都有了。

家里本来被高高供起来的王妃也跟他闹腾,皆因原来那七个妾室跟他有利益关系,他对七个妾室比较宠爱,毕竟这是财源。

对王妃就是面子情而已,七个妾室也不那么尊重王妃,每日也不去立规矩。

结果现在王妃突然就严肃了起来,每日必须要求妾室们去她那里立规矩。

折磨的七个盐商家送来的小妾苦不堪言。

以前娘家有钱的时候,她们过得日子尚且安稳,但也只是安稳而已,毕竟她们只是在宗人府备案的庶妾而已,连妃妾都不是。

能跟王妃叫板的也就是钱财上的事儿,现在没有了钱财傍身,这七个女人可苦了,王爷也埋怨她们娘家坑了自己一把,不理睬她们。

后院不少女人也跟着起哄,闹哄哄的他连过年都没有过好。

加上外面的事情也越来越糟糕,庆郡王的心情可想而知。

他的母妃禁足宫中,得不到宫里的任何消息,偏偏昭王还频频被成康帝亲热的带在身边,以示恩宠。

大朝会上他同意了和亲之事,却让他名声受损,不少人纷纷表示不看好他,以前收下的钱却没给退回来。

别人都说“偷鸡不成蚀把米”,他是“偷鸡不成丢了很多把米”啊!

钱财,名声和实力。

再看一直对他防备和蠢蠢欲动敦郡王,庆郡王就更烦心了。

其他中立的人却觉得不错,尤其是以文渊阁大学士、英武殿大学士等八位大学士为首,他们是比较传统的读书人,拥护的就是嫡传制,同时他们家也都是最重视嫡长子的人家。

最主要的是,他们八位大学士都没有妾室和庶出儿女。

可以说是正派之中的正派人了。

虽然说话文绉绉,但是李钊还是很尊重他们的。

他们也最看好李钊,这个嫡出次子,在皇太子这个嫡长子没有了的情况下,自然,就移情到了李钊的身上。

他们聚到一起,说的可就比庆郡王和敦郡王更广泛。

“听说那五家高门因为纨绔子弟胡乱带匕首去踹昭王的门,被定为行刺未遂,可怜祖上辛辛苦苦得来的爵位,不是降了就是没了。”

“那是他们活该,家里孩子不知道约束,任由他们一群纨绔子弟仗着他们自家的名头胡作非为,普通百姓也就忍了,偏偏撞在了昭王殿下的手上,不惩罚他们一番,还当这世间王法管不到他们呢!”最为正直的英武殿大学士对此嗤之以鼻:“要是老夫来处理此事,非得将爵位一撸到底,让他们也当平民百姓去。”

“不过昭王殿下看来盛宠优渥,可有其他动作?”文渊阁大学士是其中学问最好,也最有文采的人。

且文渊阁大学士是从玄明帝那一朝,一直到成康帝这一朝的两朝元老。

“暂且没有,但是现在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昭王殿下不好惹了。”保和殿大学士笑着道:“且万岁爷几次三番的宣召入宫,父子感情非常好。”

文官里,八位大学士就是支柱,他们看好谁,就有一半的文官看好谁,而且他们虽然从不参与夺嫡之事,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看不上前头几位郡王,目标是有着名正言顺头衔的昭亲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