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401)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是!”早在李钊开口说话的时候,那五个人就傻眼了。

刚要喊冤,已经被眼疾手快的侍卫,用一边擦桌子的抹布给堵住了嘴巴,有侍卫是随身带着绳索的,全都给捆了,然后押走。

大理寺,官署名,不是什么寺院啊!

最高的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它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是全国最高的法律机构。

赵仁河问李钊:“出事了不得先报五城兵马司,或者顺天府的吗?”

顺天府是首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所以府尹地位特别显赫,品级为正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级,由尚书、侍郎级大臣兼管。

正三品衙门用铜印,惟顺天府用银印,位同封疆大吏的总督、巡抚。

顺天府所领二十四县虽在直隶总督辖区内,但府尹和总督不存在隶属关系。

北京城内城之外的地区由直隶总督衙门和顺天府衙门“双重领导”,大的举措要会衙办理。

但是北京城之内,也就是内城的范围,直隶总督无权过问。

而五城兵马司,即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为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门。

地位相当于现代的北京市辖区公安局及北京市辖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需要注意的是,五城兵马司不是一个衙门,而是五个衙门的合称。

势力庞大,管的也多,凡京城内外,各画境而分领之,境内有游民、奸民则逮治。

若车驾亲郊,则率夫里供事。

是个有点大杂烩的衙门,事情多且杂。

不管从哪儿说,也得先报这两个衙门吧?

“他们管的都是小事儿,我这是大事!”李钊却道:“我是亲王,你是郡王,在堂堂京师重地,天子脚下,遭到了五个人明目张胆的欺上门来,行刺都是轻的,狠一点,我自己受点伤,你再受点惊吓,他们全族都得被斩立决!”

“你是在立威!”赵仁河顿时就察觉到了李钊的意图:“五家高门华府,给你立威用。”

“不错。”李钊点头:“我回京也一个多月了,也该让人知道知道,我回来了。”

这会子,掌柜的早就不哀嚎了,站起来一瘸一拐的指挥伙计们上羊汤,再每桌都放一大盘子酱牛肉,还都是好的牛腱子肉。

切得很厚实,吃一口很实在。

等他们吃饱喝足了,自然有田公公去会账,还特意多给了二十两银子:“我们主子赏你的,可怜见的,没什么事情吧?要不还是去医馆看看,有好的跌打损伤的大夫,给揉揉什么的。”

“小的无事,只是担心贵客受到了侵扰。”掌柜的拿了钱,呲了呲牙:“都是我无能。”

“没关系,我们主子不怪你,你都这样了。”田公公又给了他两片金叶子:“这是赔偿那两扇门的钱,咱家看得出来,那门做工不错,想必花费不少。”

“多谢您老赏!”掌柜的点头哈腰:“也多谢主子爷赏,唉,今天真是,回头小的就去买两贴膏药来,贴一贴。”

掌柜的很客气,一瘸一拐的还将他们一伙人送出了大门口,等人走了他才哎呦一声,让两个伙计扶他进了屋。

“掌柜的,您怎么不问他们的名号啊?”其中一个大伙计道:“我们日后也好有个说法,不然老爷太太问起来,我们答不上来,可怎么办?”

“你懂什么?”那掌柜的道:“人家既然没有说是哪一家,那就是不想留下名号来,你我这样的身份,何必惹贵人不高兴?就当是一寻常事儿,但是记住了啊,日后有人来问,就说那五个人先动的手,而且是故意找茬儿,其实他们也真的是故意找茬的,不就是因为我们鼎城侯府跟景田侯府不对付么?来人找事儿,也不看看地方!”

“就是,还是掌柜的说的在理。”另一个扶着他的大伙计道:“我看那几位,恐怕不会善了了,我们到时候就说对方是带着刀剑来的,对了,他们几个是带了匕首!”

“带了匕首的?”掌柜的看了看那个大伙计:“你看到了?”

“看到了啊!”大伙计比划了一下:“大概是用来割肉的那种匕首,不大但是非常锋利,匕首鞘上还镶嵌了宝石呢,就是不太大而已。”

第362章 立威成功

赵仁河他们离开了饼店,又逛了会子花灯,因为好玩儿,赵仁河愣是给所有人都猜了一盏花灯,一群大老爷们儿,各个手里头一盏花灯,惹得很多出来玩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频频侧目。

李钊不置可否,赵仁河得意洋洋。

玩到了半夜才回到王府,洗了个热水澡,等到头发干爽了,都后半夜了,困得赵仁河,几乎是沾着枕头就睡着了。

但是第二天早上,李钊跟赵仁河天亮了才起来,早饭吃了一半,就有人到了昭亲王府,成康帝宣召自己的九儿子入宫觐见。

同时还有平南王赵仁河。

“哦,那我们能吃完早饭再去吗?”赵仁河当时叼着半个水煎包道:“我们这吃了一半,不上不下的难受。”

来人是赵仁河见过一面的内侍贾璐,贾公公。

而且来传的是口谕,也没有说要立刻入宫觐见。

“当然,当然!”贾公公非常好说话:“万岁爷也没说要您二位立刻就动身,您二位慢慢用早膳,吃饱喝足穿暖了,再进宫不迟。”

这段时间以来,昭王殿下可是盛宠,平南王更是盛宠不衰。

俩人的早膳吃了一半,就算给俩人一个面子,等一下又不会掉块肉。

倒是田公公,因为跟他都是内侍,且早就认识,就一边伺候两位王爷用早膳,一边跟贾公公聊天:“不知道万岁爷宣召两位王爷,是有什么大事情吗?这大新正月的,都在乐呵呢!看我们府里的早膳,都是四喜蒸饺,八大碗的菜。”

其实一大早上的,赵仁河也不想吃的太油腻,无奈这是真正的亲王府邸,早膳再简单,也只能精简成这样,因为是过年,主食都是饺子,这几日翻来覆去的做饺子,都做出花样来了。

今天是蒸饺,昨天是煎饺,前天是煮的水饺,大前天是灌汤水饺。

菜却是固定的,八大碗是最省心的菜肴,只是除却这八个大碗的菜色之外,还有几个小菜,几个咸菜,以及清口的芹菜炝花生米、蔬菜汤等。

他们俩吃不了的就会赏下去。

赵仁河这才不反对,不然他觉得太浪费了。

“您二位是吃得下了,可怜万岁爷,早膳吃的不多,却被气着了,昨晚的事情,万岁爷知道了,已经大怒,下令让御林军围了那五家,那五家的侯爷啊,伯爷啊,都入宫觐见去了,在万岁爷跟前喊冤,万岁爷是想请您二位苦主,入宫跟他们对峙,让他们知道知道,他们的人都干了什么!”贾公公真是什么话都敢说:“还喊冤?要是真的时时刻刻约束自家子弟,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吗?不管是不是行刺,带着刀剑匕首,直闯二位王爷用膳的院子,是想要干什么?打砸抢啊?万岁爷生了大气,这会儿正在养心殿里头骂那五位爷们儿呢。”

贾公公用一种幸灾乐祸的口吻说话,李钊跟赵仁河就明白成康帝的态度了。

估计成康帝也是看那五家高门府邸不顺眼了。

何况这是亲儿子,那是五家臣子,还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而且成康帝也的确是让人去查了,五家的子弟的确是带着匕首,去找自己九儿子跟平南王的麻烦。

至于是什么匕首?

他又不会想到那么详细的地方,当时就下旨,让大理寺卿“好好审”,务必要“水落石出”。

大理寺的刑具虽然不是最出名的,但是绝对是传承最久的,谁让大理寺存在的时间那么长呢!

自从在秦汉为廷尉后,最终在北齐时,就叫大理寺了,历代都这样称唿,唐代为九寺之一,一直延续到如今。

要知道,大理寺这种地方,那是凡狱讼之事,随官司决劾,本寺不复听讯,但掌断天下奏狱,送审刑院详汔,同署以上于朝。

基本上它判定了的大案要案,结果都是直接上报,不走什么程序的,也是天下案件的最终判决地。

别的不说,那些刑具就比旁的地方更讲究。

三木之下,敢不说的没几个。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