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391)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所以赵仁河他们初一陪着成康帝看了一天的大戏,古代的戏曲赵仁河并不感兴趣,他就看个热闹。

而且宫里的点心,非常好吃。

初一早上,吃过了早饭之后,又跟着成康帝去祭祀天地,祭祀宗庙,一直到晚上,才被成康帝放出宫。

还带了一堆新年的赏赐,其实在赵仁河看来,这就是一大堆古代高级工艺品,在现代,这是古董,在古代,就是用品。

什么紫檀镶金头嵌玛瑙筷子、银龙柄奶茶壶。

这是看赵仁河也喜欢喝奶茶,特意赏赐给他的,壶银质,以锤錾、镌刻等工艺制成。

盖顶饰十二瓣覆莲,上置如意头珠形纽。

窄肩,鼓腹,下敛,足外撇。

弯曲的粗流处雕双角兽首,柄为龙首形。

壶腹下半部錾卷草纹。

这可是非常精巧的银器制作,而且非皇赏不可得。

就连攒盒,都是戗金彩漆勾莲纹的攒盒。

比起当年李钊赏下来的更精美,大气。

攒盒木胎,通体髹红漆为地,内外分别戗金彩漆勾莲纹和勾莲云蝠纹。盒葵花式,内有九个盒,即八个异型盒环绕着中间一圆盒攒在一起,故称攒盒,又称“九子盒”。

不是给赵仁河的,是赏赐给李钊的,跟他的排名一样。

别人出宫的时候,两手空空,最多有个点心盒子就不错了,可是他们俩出宫,大包小裹的跟回娘家似的,光是送东西的车子就好几辆。

看的某些人,羡慕嫉妒恨!

却再次彰显了成康帝对嫡子的看重之意。

可是李钊却并不太高兴,因为早在入宫伊始,他就察觉到了不同,父皇对他太看重了,看重的有些过分,当他是一个隐形人的时候,没人在意他;可是很明显,他一回京,父皇就要把他立为靶子,用以转移诸位皇兄的注意力。

或者,他根本就没表面上,对自己那么慈爱。

俩人回到了昭亲王府,昭亲王府也有准备了晚饭,虽然不如宫里头,但是却是用心准备的,比宫里的那些讲究的饭菜,贴心多了。

有赵仁河爱吃的杀猪烩菜,南边儿来的海参,炒的葱爆海参。

鱼翅燕窝的有,但是更有酸菜猪肉馅的饺子,还有凉拌牛肚丝。

“我们终于回家了啊!”赵仁河去换了一身衣服,出去那身束缚,他感觉自己松快多了:“吃饭,吃饭!”

第354章 承恩候温岳,温志山

正月初二,赵仁河要李钊带他去皇陵。

“为什么去皇陵?”李钊有些莫名其妙,年前刚去过。

“因为正月初二、初三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赵仁河道:“我们无法送大行皇后回娘家看看,但是你一定要去!”

李钊虽然不明所以,还是带着赵仁河来看望大行皇后了。

因为赵仁河跟他抱怨,贵为皇后,还不如普通的妇人,可以有事回娘家,嫁给皇帝,哪怕是当大老婆,也是吃亏的。

而李钊也想到了,自从母亲嫁入皇宫,也就一年回家一次,有的时候,根本回不去。

只能宣召娘家人进宫觐见,还只有外祖母可以,男丁一般不觐见。

李钊坐在大行皇后灵位前,跟赵仁河说:“所以如今是舅舅当家的承恩候府,跟我并不亲。”

赵仁河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这就是活的“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样本啊。

“放屁!”偏偏这个时候,有个人走了进来。

赵仁河眨了眨眼睛:“承恩候?”

这个人看年纪五六十岁吧,但是有一种老而弥坚的气质,与李钊只有三分像,但是气质上却有六分像,还是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穿着素净的华服,带着两个家仆,家仆挑着担子,里头是一些祭祀用品。

祭祀皇后,自然跟平时祭祀不一样。

皇家的祭祀是有一定的规格的,别的不说,光是祭祀用的膳品,就有十八盘碗之多。

熟牛肉一方;熟羊肉一盘;烧羊胸一盘;鲜鱼一盘;烧野鸡一盘;蕨茶一盘;魤鱼一盘;蘑菇一盘。

饭一碗;粉汤一碗。

野鸡肉丝汤一碗;羊肉丝汤一碗;酸奶子一碗;芥末菜一碗;老咸茶一碟;咸青瓜一碟;酱稍瓜一碟;清酱一碟……。

大三牲的头(即牛头、猪头、羊头);三禽的整鸡、整鸭、整鹅。

金镂空的山,银子打造的大海。

这就是金山银海的来历,一般人家不敢用真金白银,除非是真正尊贵的人,且古代“视死如视生”,给的是真的金银。

一旦进入坟墓,那就成了陪葬品。

李钊看到这些东西,冷冷的道:“我母后又不是没有钱花。”

“我妹子有钱花,那也要有金山银海做陪葬!”温侯爷气哼哼的道:“你回来了怎么不去温侯府看看我?告诉你,爹亲伯大,娘亲舅大,懂不懂规矩?”

李钊不吭声。

“你一走就是十几年,三十好几了才回来,你得到了什么?日后不管谁登基称帝你都有危险,你知道不知道?”温侯爷对着这个唯一的大外甥气唿唿的道:“你在外面就没拉拢到什么军中的力量?不用起兵造反那么极端,起码能保住你的小命啊!”

赵仁河在一边举起手:“我有一个疑问!”

“说!”温侯爷扭头看向他。

“昭王殿下一直以为您不关心他呢!”赵仁河在旁边像个口无遮拦之辈:“他自己在外漂泊十数载,为的是寻找太子殿下的踪迹,同时也是为了拉拢军心,说实话,温侯爷,刀枪剑戟里面才有权,没有兵就没有势,没有势何谈权?我大顺朝的鸿基大帝,可是造反起家,没有兵权光靠瞎嚷嚷能成个球的事儿!”

他说话匪里匪气的不说,还吊儿郎当的,一点没有平南王的样子。

“不要学小痞子说话。”李钊拍了拍他不断抖动的大腿:“好好坐着,你是平南王。”

“平个屁的王啊?”赵仁河爆了一下粗口:“我这平南王怎么来的你不知道啊?要不是看在小虾米的份上,万岁爷能知道我是谁?”

温侯爷有些惊讶于平南王表里不一的样子,更惊讶于自己的小外甥对此竟然习以为常。

“我没有不关心他,为了他,我带着刀剑入宫,跟皇帝大打了一架,后来就没有继后的事情,朝臣们更是提都没有人提了,因为成康帝他知道错了,对不起我妹子。”温侯爷道:“后来你大哥失踪,你又离家出走,我更是带了棍子进宫,揍了你父皇一顿!他啥话都没说,我知道他那个人,善良,心软,同时又多疑,还伪善!哼,当年要不是你母亲,他早就被人夺嫡到底了,还登基称帝,做梦呢。”

当年的风风雨雨,李钊当时还有些记忆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母后的能生,以及那些妃子们的能生,一熘儿男孩儿,对于只有不到五个儿子的玄明帝而言,是多大的喜讯啊。

每次入宫拜年的时候,太子府的这一群孩子都是一个亮点。

可是其他皇子的儿子就有些不够看了,第一是数量上不占优势,第二就是质量上也不好。

想他的太子哥哥,当年是聪慧早熟,皇爷爷亲封的皇太孙。

一连三代都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江山稳固,天下承平。

他还记得,这是皇爷爷最终的心愿。

可是他的父皇做了什么?坐看那些庶出皇子,对他太子哥哥围追堵截,穷追勐打,最后让太子哥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他外出寻访天下,追踪太子的痕迹,何尝不是躲开京中的阴谋诡计?

一直不见温侯府的人出面,他就觉得,外祖家也不过如此。

“不关心?我一共就这么一个妹妹,你大哥无影无踪,我就剩下你这么一个外甥了,你外在跑那么多年,你当你那个父皇心里没点逼数吗?要不是我在京里头杵着,你当他会不闻不问这么多年?你那王府连个女主人都没有,京中多少人盯着呢,你就当你能耐,克妻克的满天下都知道,没人惦记你正妃、侧妃、庶妃甚至是妃妾的位置了?我知道你那家里头怎么回事儿,翠红院,起的这什么破名字?跟个青楼楚馆似的,里头那些女人没剩下几个了吧?”温侯爷气嘟嘟的道:“都是谁给你善后?那些女人虽然没什么名堂,可你把人关起来不让见人不说,连你都见不到,都给关死了!好歹也是良家女子出身。”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