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375)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是,是!”魏潇的回答有些敷衍。

“你这是什么样子?”成康帝扭头瞪他。

魏潇也不害怕,而是笑着道:“老奴早就安排下去了,只是您心疼九殿下,温汤监的青菜可不多见,宫里头多少主子都盯着呢,您给两捆是不是多了些?”

“两捆青菜而已,不多了,他十年未回来,朕……朕其实还没想好见儿子。”成康帝却有些颓废:“是朕对不起他们兄弟俩。”

“万岁爷别这么说,父子哪儿有隔夜的仇?何况十年过去了,您作为一个父亲,放纵儿子在外面跑了这么久,别说天家了,就是普通人家也不可能,您想开点吧!”魏潇赶紧收敛心神,劝道:“老奴看进贡来的不少东西都不错,要不您赏下去点子,给昭王殿下做个脸面?”

“行,你看着办吧!”成康帝想了想:“对了,给他多送点好皮子过去,让人好好的给他做几箱衣服和帽子,刚从南边儿回来,北边干冷,再给他冻着了。”

“是,还有一些燕窝人参的也送一些吧,那府里头第一次入住,让人送点金桂盆景过去,新贵入住么!图个吉利……。”

主仆二人说了半日的闲话。

当天下午,宫里的赏赐流水一般的进了昭亲王府,从皮子到药材,从青菜到人参燕窝,丰富的很,还有成康帝的口谕,让他们俩多休息几日,腊八入宫一起喝粥。

又有内务府的裁缝上门量体裁衣,赵仁河第一次见到内务府的“精英”人才。

两个老裁缝,带着八个徒弟,先给两位王爷见礼。

叫起了之后,李钊穿着家常衣服,在人跟前走了一圈儿,看的赵仁河莫名其妙,然后两位老裁缝就开始报数:“全臂长三尺、肩宽……。”

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这是李钊的身材数据啊!

报完了之后,眼巴巴的看着赵仁河,赵仁河莫名其妙,于是他就眼巴巴的看着李钊。

“站起来。”李钊抿嘴,拉着他站起来,又扯着手在老裁缝们跟前走了一圈,老裁缝们开始报数了。

是他的身材数据,而且说得非常文雅,就像是在念一首诗似的。

“人才啊!”赵仁河大乐:“原来京中是这么量体裁衣的啊?”

“唯有内务府有这样的经年老裁缝,才有这份眼力见儿,一般人没个二三十年的经验,是练不出来的。”李钊挥了挥手,裁缝们立刻一躬身,就退下去了。

“长见识了。”赵仁河点点头:“对了,皇上说腊八入宫喝粥,那我是不是也腊八进宫?”

“是,不过你先要上一道奏折,请安的奏折,然后是请求入宫的奏折。”李钊道:“我也要写。”

“那就去书房好了。”赵仁河立刻就去拿自己的大氅:“咱俩一起写。”

俩人没有逛自家府邸的时间,倒是先把书房用上了。

王府的书房自然是非常阔气的,而且比起平南王府的书房,还要大,还要华丽,收藏的书却不多。

只因为李钊也是第一次来书房。

俩人摊开奏折开始写,写完了也天黑了,没办法,这必须要用心写,还得仔细斟酌才能呈上去。

吃过晚饭之后,又凑到一起,在寝殿里说点事情,不知道内情的人,只以为他们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商议,故而竟然没人奇怪!

知道内情的人,更是守口如瓶。

“我们还有三天进宫,这三天先把你家熟悉一下。”赵仁河趴在那里奋笔疾书:“给皇帝的礼物都准备好了,我是当天给,还是送去礼部?”

“你应该先去兵部。”李钊道:“觐见皇帝,你是第一次,要先去兵部报到。”

“去兵部干什么?”赵仁河摇头:“不去!我对六部衙门不感兴趣。”

六部什么的,他觉得职权划分太模煳,像他们那无名联盟就很好,后勤部,财务部,安保部,分工明确,是谁负责就是谁负责。

杨月做买卖是一把好手,但是要他去管理账目,就不成了。

而腊余月只管数钱,银子打眼一看就知道成色好坏,价值几何。

这就是他培养起来的势力,大家都聪明,各管一摊还能相互协调。

只恨当年培养的人太少了,要是再多一些就好了。

因为忙不过来啊,这刚到京城,宋大千就开始忙碌了,赵伦都没来得及拜见赵仁河,就被宋大千提熘着出门去办事,赵伦算是他们这一伙人里头,入京最早的了,别看只是一个翰林,但是赵伦私底下可没少发展,他是铁了心的要跟赵仁河他们一条道走到黑。

“但凡是第一次觐见,都要去演礼一番。”李钊伸手给他将头上金冠的流苏顺了顺:“文官去礼部,武将去兵部。你家祖上是武勋封王,所以按照规矩,你要去兵部。”

演礼是礼制名,指的是预习朝见皇帝之礼。

“啊?”赵仁河不高兴了:“不想去,在家学一下不行么?”

“那就让兵部派个人来。”李钊顿时就改口了:“你去兵部点个卯,带人回来就行了,我明天就带你去走一圈。”

“行,明天去兵部,带人回来学习演礼。”赵仁河记下此事,且画了个重点符号,这是大事,觐见皇帝如果御前失了仪态,是很严重的罪名。

“你来了京中,不去承恩公府看看吗?”李钊问赵仁河:“好歹是你名义上的岳家。”

“不去!”赵仁河却一摆手:“我没有岳家,早在高慧去世之后,我就跟承恩公府再也没有关系了。”

“那小虾米呢?”

“他更没关系了。”

“那是他外祖家。”

“我儿子长到十岁,没吃过外祖家一粒米,穿过外祖家一尺布。”赵仁河无所谓的道:“这样的外祖家,不要也罢。”

“好歹是承恩公府……。”

“我是平南王,我们家现在是王府。”赵仁河瘪嘴:“我都听赵伦说了,为了怕我进京登门,承恩公府就差闭门谢客了,我来住你这里,他怕我住进他们家,大冬天的搞什么装修,说是客院房屋漏风,啧啧啧!”

还不是怕他登门拜访?

自己才不那么犯贱呢!

李钊就不再提此事,赵仁河第二天果然被李钊亲自带着,去了兵部。

赵仁河第一次见到古代的“中枢衙门”。

在这个时代,紫禁城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圣地,而在天安门至大清门之间有一条用石板铺成的供皇帝出入的中心御道。

御道两侧建有连檐通嵴长达千步的千步廊,千步廊之外环筑高达六米多的朱红色宫墙。

这围墙外两侧就是宗人府和六部衙门办公地点。

除了刑部在天安门的右侧,其它五部及宗人府都在左侧。

赵仁河看的稀奇,李钊领着他进了兵部的大门,好多人都来行礼问好,实在是这二位身份太高。

谁见到了,都得先给他们行礼。

李钊的冷漠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赵仁河就跟在他身后,一副跟班小弟的模样。

兵部尚书叫关雄,字万孚。

是个武状元出身,一把大刀使得是出神入化,据说是关二爷的后代。

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但是赵仁河看他那一把大黑胡子,还真有关二爷的风采。

两位王爷来了,他带着所有人出迎,然后李钊就说了:“带平南王来兵部点个卯,对了,找人跟我们回去一趟,教平南王演礼。”

“是,是!”关雄这个兵部尚书都答应了,其他人还能说什么?

他安排了一个脾气好,礼仪周到的老吏,去昭亲王府教导平南王陛见的礼仪。

老吏年纪大了,赵仁河尊老啊,不敢对老吏颐指气使,反倒恭恭敬敬的跟人行礼问好,老吏也很客气,教导赵仁河如何进,如何退,如何问对等等。

李钊在一边充当道具人。

折腾了两天,终于折腾完了,田公公准备了厚礼,恭恭敬敬的送走了这位老吏。

赵仁河敲着腰肢:“我的妈呀,这样觐见可真累人。”

“这是表示敬重,忠诚。”李钊给他揉腰:“过了这一关就好了。”

“可不是么,过了明天就好了。”赵仁河深吸一口气:“以后你要当皇帝了,我就不跪拜了,废了跪拜之礼吧?太累了。”

“就为了这个?”李钊哭笑不得。

“当然了,我跟你说,我们那边都不实行跪拜了,都是行礼。”赵仁河累的躺在了床上:“我看挺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