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368)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李钊刚来那会儿倒是有些起湿疹,但是他本人都不在意,田公公他们也没能发现,因为李钊早就不需要他们给他穿衣服了好么,他自力更生的特别利索,以至于田公公他们一直不知道,李钊到了梅雨季节就有些起湿疹,不过是起在大腿窝儿那里,不为人知罢了。

再说,不疼不痒的他就忍了。

第一次被人这么贴身的照顾着:“我去年就发现了,你不吭不声的忍什么?你又不是忍者神龟,以后不舒服了要说,不要仗着自己年轻,就硬挺,将来老了都是麻烦……。”

赵仁河唠唠叨叨的厉害,但是李钊却觉得温暖。

哪怕让他心烦的雨声,都变得优美动听了起来。

既然回来了就是在家好,虽然吃的是素食,当然,他们吃的素,跟来的御林军禁军什么的吃的都是大鱼大肉,他们不在此例。

其实李钊不必吃素,这是他尊重赵仁河的举动,按理来说,尊不下卑。

跟他的身份比起来,已经亡故了的赵希伊,就是卑,哪怕是平南王,那也是卑,是人家的臣子,异姓王。

何况平南王是郡王,李钊是亲王。

但是赵希伊到底是赵仁河的父亲,李钊尽一份心意,算是对得起他了。

俩人收拾妥当,海太妃让人送来了素一品山珍锅子给他们俩,有点类似火锅,有些麻辣口味,祛湿驱寒正好。

还有几个小菜,俩人就着这点小菜跟一口热锅子,锅子里还有些素丸子。

“这次回来休息两个月。”赵仁河给他捞了一些蘑菇放在碗里头:“你看看你那边,缺多少钱?”

“钱?”

“钱庄建起来了,钱也有了富裕,争天下我们走的路子不一样,所以你走你的,我办我的,你缺钱,就跟我说,我这里有的是!”赵仁河说完还哈哈大笑了一下:“我包养你!”

李钊定定的看着他:“包养?”

“嗯呐!”赵仁河掐腰:“以后我包养你了。”

“好。”李钊低头吃饭:“能给我多少钱?”

“你想要多少啊?”赵仁河赶紧坐好,给自己盛了一碗汤。

“十万两。”

“小意思!”

“黄金!”

“没问题!”

“这么大方?”

“本王有钱。”赵仁河一拍胸脯:“有的是钱。”

区区十万两黄金而已,赵仁河立刻就给李钊一摞金票子,一百张,每一张都金灿灿的,“汇丰钱庄”的字样都是烫金的那种。

李钊看着金票有些像是做梦:“这么多钱?”

“当然,既然要争天下,那就要有雄厚的资本。”赵仁河道:“以后每年给你这些金子,另外还有上百万两白银。”

他们现在搭上了海外的关系,买卖盐巴给那些番邦属国,黄金大大的有啊,另外,关外的那些部族也有皮草跟北珠、鹿茸、人参等等宝贝。

两边捞钱,再做一下南北货的生意,财源滚滚来啊。

赵仁河又给他一个小匣子,里头一大摞银票:“放心花吧,这都是咱们的钱。”

“好。”李钊摸着这些钱,他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没有钱。

现在有了,他就可以放开手脚做了。

赵仁河也有事情要做,他有了这么雄厚的资本之后,立刻选择了一个地方,盖起了一个超大的……技校。

第337章 皇家海军学院

同时,赵仁河写了一封长长的奏折,希望皇帝准许他建造一座“皇家海军学院”。

奏折他第一次写,但是他有好多的“枪手”帮他润色,最后成品,写的那叫一个花团锦簇啊!

“怎么想到要建立什么学院?”李钊看到他的奏折的时候,差点崩裂脸上的表情好么。

“这你就不明白了吧?”赵仁河得意地道:“这叫人才储备,这个时代,什么最贵?人才最贵!”

袁宫保三千保定生安北洋天下,蒋校长一门黄埔逐鹿中原!

李、白二人凭桂系讲武堂与中央分庭抗礼。

前辈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才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可是现在那些“前辈”,在赵仁河这里都是“后辈”啦。

他自己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所以他从小就培养了自己人,现在他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该起个学校了,不,应该叫学院才对。

分门别类,天文地理,化学、机械、数学甚至是武器研究……,当然,少不了军事。

但是一开始不可能目标太明显,所以他申请建立一个“皇家海军学院”,专门培养海军人才。

既不会让皇帝觉得危险,又不会让人觉得他想造反。

毕竟这个学院的前头冠名的是“皇家”二字。

“到时候,你要当这个学院的院长,懂么?”赵仁河安利李钊:“你是第一任院长,日后这里不管出去的是谁,都是你的学生。”

古代“天地君亲师”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比起现代流水线一样的师生关系,这个时代的“师生关系”是非常牢靠的,天生的盟友之一。

“好。”李钊不是很明白,但是他知道赵仁河的一些奇思妙想,都是为了他好,当个校长而已。

“到时候,给你发工资!”赵仁河拍着胸脯保证:“十万两黄金,百万两白银,就是你的工钱啦!”

李钊有些想笑:“这么高的工钱啊?”

“是啊!”赵仁河呲牙:“就给你这么高的工钱。”

这封奏折需要通过李钊送入京中,不然走正常程序的话,他怕这封奏折就石沉大海了。

“好。”李钊抿嘴:“给我吧。”

赵仁河就递给了他:“千万要送上去啊。”

“是。”奏折写了这么厚,真不容易。

奏折后来在八月份就入京了,是昭王殿下派人捷报的同时,带着昭王殿下的奏折、平南大将军的奏折以及这封奏折,一起随着捷报的红翎一起进京的,这没人敢拦着。

成康帝选了一个云淡风轻的好日子,一个人看了这封奏折,身边只有魏潇陪着他。

“平南王这是要兵权吗?”成康帝看着上头的内容皱眉:“可一个军校能有什么权利?流水的学生,先生就那么几个,或者该说是教头。”

魏潇一边磨墨一边摇头:“老奴不知道。”

“平南王是想要点兵权,重回武官序列吗?”成康帝又道:“还是他想给那孩子争取一点自保的能力?起码丁忧上来说,就方便许多。”

掌兵武将丁忧跟文官不同,文官极少有“夺情起复”一说,基本上都是该丁忧的时候就丁忧,就连贵为一品大员都不能除外。

所以一般超过二品的大员,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样的人,上头基本上没有任何需要他们丁忧的长辈了。

但是武将就不一样了。

因为是武官,有的还是镇守一方的大将,所以武官的丁忧是只给假,不去官,更不能去职。

这也是为什么平南王府很想拿回兵权的关系。

要是只有郡王的爵位,一旦家里有人去世,全家都得跟着“守孝”;但如果有兵权的话,就比较便宜行事了。

所以别看武将危险,但是武将行事方便啊。

“老奴不知道。”魏潇还是那句话。

“那你还能知道个什么?”成康帝很不满意魏潇的回答。

魏潇太知道这位皇帝的脾性了,顿时就笑了:“老奴一个内监,哪儿知道哪些军国大事啊?再说了,这又是上学,又是学院的,得多少银子往里头填呐?刚挣一点钱,就知道胡乱糟蹋,也不知道将来,小世子能继承多少家底,不过啊,要是有个学院也好,这小世子就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旁边也没个兄弟姐妹帮衬着,那几个族人,有还不如没有呢,也就只能指望自己父亲留下来的那点人脉关系,学院么,学生们学成出去了,日后出息了,不回报一二啊?”

“唉,说到底,还是为了孩子啊!”成康帝这下子满意了,一脸忧郁的让人蛋疼的表情:“儿女都是债啊。”

“这您可别在老奴跟前儿抱怨。”魏潇知道他心情好,就口气硬了些:“老奴一个没后代的人,可不知道这种愁绪,就知道,老奴的九殿下啊,在天下各地关隘找人,蹿来蹿去的看着恓惶的很,如今几位小主子多少都有了点势力,就他没有,老奴心里担忧的很,大行皇后临走的时候,可是下过懿旨给老奴,要好好地照顾两位小主子,老奴没用,没照顾好其中一个,剩下的这个,怎么说,也得照顾好不是?不然日后怎么跟大行皇后交差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