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334)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他们为什么提前将家里人送走?

还不是知道,不管事情成败,这里的人估计都不会放过他们的家人。

所以他们就先把家里人送走了。

既然他们重视的是家里人,那找到家里人就是了。

就不信撬不开他们的嘴。

“同时招惹两个王府,合适吗?”赵仁河怕李钊一个人,得罪两个当地的地头蛇,怕他被两面夹击。

这里可不是南边,没有平南水军大营的人给他们撑腰。

反倒是镇北大营,跟安东大营,都是人家的兵马,这些年来,这两家一直没有撒手兵权。

不像赵家的平南王府,就是个废物点心。

“不是招惹两个王府。”李钊却道:“而是要告诉两个王府,他们家有人惦记上了。”

“嗯?”

“此事背后另有他人在主使,我们破了他们的计策,总该有人出来继续深究。”而这个人,不可能是他昭亲王,赵仁河更不可能,只能是两家王府。

安东王张家。

镇北王杨家。

这些年在边陲之地,不声不响的,势力却经营的不错,尤其是镇北王杨家,跟西北的唿延家那是通家之好。

两家联姻,互通有无。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要不造反,富贵荣华,肯定少不了,何必冒险去干那杀头的买卖呢?

“是你的哪个兄弟?或者是两个兄弟?”赵仁河却犀利的指出了李钊的顾忌。

李钊咽下嘴里的菜:“是敏郡王跟宁郡王。”

“老三跟老四?”赵仁河立刻就对号入座。

“敏郡王就是我三皇兄,我以前跟你说过的,他有两位出身江南盐商嫡女的小妾,每年都有银子拿,走的就是东北这个口子,你当辽阳府为什么成为三不管地带?就因为辽阳府这里方便走私货物,不论是盐巴,还是铁锭,甚至是各类皮草、药材以及北珠等等,高丽国别看现在蹦跶的欢实,实际上一直是边关铁锭的供应者,他们自己国家的铁锭都不够用,还要拿出来换别的东西,久而久之,他们自己的装备就落伍了,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铁锭修补。”

“那我是不是也该换点子铁锭回来?”

“你不用,这种以物易物的买卖,只有军中的人才可以跟他们换铁锭,别人换了都是要杀头的,你当辽阳大营以前那日子是怎么过得?就是这么过的,你的那辣白菜,早叫他们拿去换铁锭了,你没发现么?这二年武器没有多少折损。”

“我又不关心那个。”赵仁河道:“盐巴是敏郡王的,铁锭就是宁郡王的,是吧?”

“是。”李钊点头:“两个人,本来布局挺好,被你给破了。”

要说赵仁河是故意的,李钊认为不是,赵仁河只是想要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但是他只是一个小动作,就打乱了敏郡王跟宁郡王费心的布局,布置了几年,眼看着要成功了,马上就要见到回头钱了,结果半路杀出来个赵仁河。

他还不是故意的,人家就是老实巴交的做生意,结果做的就是比他们好。

一想起这事儿,李钊就心情好好。

二皇子废了之后,成了春郡王,这辈子是没指望了。

三皇子敏郡王却蠢蠢欲动,因为没了太子,没了二皇子,他最大。

加上他母亲也是贵妃了,在宫中的势力不小,不然也不会让三皇子这么嚣张,还给他笼络了两个江南的盐商,给他提供银子。

皆因贵妃家里乃是文臣,讲究的是清廉如水,哪怕家里男人贪污的满世界都知道,但是只要这层窗户纸没有捅破,自家在吃穿用度上就要有个规矩,不可能放开了大鱼大肉的吃。

当然,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支援自家的皇子外孙钱财。

但是可以给他牵线搭桥,江南盐商,富甲天下,有这么两个小妾在,娶了正妃之后,等正妃开怀生了嫡长子,再让两个小妾生个孩子,一定要是女孩儿,不可是男孩儿,这样的话,这一辈子,都不缺钱花了。

如今三皇子敏郡王在京中是一帆丰顺,都是他外家在帮他。

四皇子宁郡王,别看不怎么出头露面,那也是个狠角色。

早早地伸手在铁锭上抓挠,这可不是个好现象,谁会费心的寻找铁锭呢?

只能是手里头有兵的人。

不管是私兵,还是交好领兵的武将,这都是犯忌讳的事情。

他不管背后唆使人抓他的是谁,只管将此事禀报上去,看他那英明神武的父皇,要怎么处理他最爱的两个儿子。

赵仁河听懂了他的意思:“哦,好,那就听你的,你说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牵连到京中的势力,他还是不要参与的好。

赵仁河一摊手:“我这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他还真是无心的,谁让这边的盐巴的确卖得很贵,他的酱菜作坊要想打开销路,就得有拿得出手的好货,何况他收购百姓们的白菜,也没少让百姓们获利啊。

“嗯。”李钊低头吃饭:“今天晚上去你家过夜。”

今天是除夕,虽然没有了海夫人她们一群女眷在,但是他还是要去赵家过年。

“嗯,来吧,早就准备好了。”赵仁河笑的开心:“还有八个人,抓住那八个家伙,我们就能安心过年了。”

“好。”李钊点头。

在赵仁河回去之后,李钊这边也有了进展,大概是真的怕过年的时候,还有人出来捣乱,不管是士兵还是百姓,都拿出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到底把最后剩下的八个人给找到了。

六个人是一起的,躲在了一个废弃的破庙里头,没吃没喝,冻得哆哆嗦嗦,很容易就被抓到了。

还有俩人是爬墙想要逃跑,结果失足跌了下来,摔死了。

最后八个名额也找到了,所有人都欢唿起来,这回可以安心的回家过年了。

不过出于谨慎小心,城门要明天才能开启。

李钊安排好了事情之后,将王旭留下坐镇,自己带着禁卫军去了赵府。

赵仁河家的厨子没有跟着老弱妇孺一起出去躲藏,而是派了自己的闺女跟着太夫人他们走了,自己两口子留下,照顾全家的饭食,现在正好,自己掌勺,媳妇儿包饺子,做面点。

虽然条件简陋,但是赵府的饭食依然准备的非常丰富

年夜饭的桌子上,不缺绿色,果仁菠菜竟然也有,醋椒小白菜,韭菜炒八爪鱼。

“怎么还有绿色的菜叶子?”李钊就吃惊了。

这城门都没开,哪儿来的绿叶子菜?

“这是我娘的小菜棚子产出的。”赵仁河乐了:“吓一跳吧?只有这么一点子菜,都做出来了。”

原来是海夫人的小菜棚子,本来是个小花房的,但是海夫人没有那个闲情逸致搞什么花儿朵儿的,她直接种上了菜。

去年自己家吃了点,今年她去温泉山庄过冬,家里的这些还是厨娘负责照顾的,只有一点子收成,但是足够他们吃两顿的了。

赵仁河还让人给王旭也送了点,其他的人他就照顾不过来了,统统都是酸菜炖大鹅、辣白菜炖五花肉这种搭配。

好歹吃着不腻啊!

年夜饭跟他们俩一桌子吃的还有两位武师父,丁大力提前吃完了,带着人巡逻去了,这几日他最忙了。

四个人坐在一起吃饭,还是第一次。

以前要么是一大群人坐在一起,要么就是分开用餐,虽然说是一起吃饭,但是没有这么近,这么单独的坐在一起,何况吃的还是年夜饭。

厨子用有限的食材,做了十二道菜,两道汤品,四样主食。

这几日,两位武师父也累坏了,他们要负责保护赵仁河的个人安危,在赵仁河看不到的地方,已经为他解决了好几次偷袭。

李四觉得张三更累一些,所以在经过了祭祀啊,放鞭炮烟花之后,吃年夜饭的时候,他就毫不客气的给张三夹菜:“你多吃点。”

“嗯。”张三享受的心安理得。

李四还给他挑鱼刺,旁若无人的秀恩爱。

反正都是自己人,何况,他们并不在意昭亲王怎么看,俩人同甘共苦一辈子了,还有什么可顾忌的?

赵仁河是真的忘了两位武师父的关系,因为他也习以为常了。

他还给两位武师父夹菜:“这是人参鸡汤,多喝点,这几日两位武师父累坏了。”

“可不是么,没想到那些人的骨头还是挺硬的,砍的我的大刀片子都卷刃了。”张三故意这么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