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308)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当然,不赚钱我干嘛倒卖鱼干啊?”赵仁河乐了,难得抬起手,拍了拍九殿下的胳膊,他没敢拍肩膀:“放心吧。”

九殿下低头,看了看自己被拍的地方:“好。”

等到九殿下带着王旭,来去如风一般的走了之后,赵仁河才轻舒一口气,抬起刚才拍人家的那只手,闻了闻:“竟然是梅花的香气,好冷冽哦。”

瘪瘪嘴,他回头就给宋大千他们写了信:我发现我心动了!

虽然心动了,但是日子还要过下去,第三天他还是在自己的酒楼里,宴请了八位老板,这八个人是城里头贩卖盐巴的人,甭管是官盐,还是私盐,赵仁河觉得都差不多。

前世他就没怎么在意盐巴,除了闹辐射的时候,盐涨了价,后来也就那么一天,又回落了。

所以他对官盐啊,私盐什么的都没什么太深的印象,所以跟他们八个人说话办事都没有什么架子。

一直到他说提供海鱼干,批发,五文钱一斤的时候:“零售可以买到十文钱,你们也可以批发八文钱,很划算的,且合理合法。”

最后的四个字,简直像是一把箭,欻的一下子射中了红心!

能合理合法的赚钱,谁乐意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啊?

而且这个时代的风气就是一人犯法全家都受牵连,甚至是整个村子,整个宗族。

尤其是倒卖私盐这种“挖朝廷墙角”的事情,更是难以容忍。

那些官面上的盐商后代,都不允许出仕呢,就怕被金钱腐蚀了官员系统。

但是赵仁河堂堂举人,还是解元公,跟他们在一起谈论买卖,反倒是最自然的一个,他们在佩服之余,又有些担心,这人该不是个表里不一的笑面虎吧?

可是赵仁河提出来的条件太诱人了,当场就有两个人表示,要进货!

他们俩一个在府城有三间杂货铺子,另外一个在四个县城也各有一间杂货铺子,这盐巴是百姓生活必需品,现在就已经有不少百姓,来府城这里,在赵仁河的海货行里,有两家海货铺子,一个只零售,一个做批发,买卖做的风生水起,百八十斤的批发咸鱼干,然后运到县城去倒卖,甚至还有货郎专门卖海鱼干,这样的货郎去的是乡下村子。

这贩卖海鱼干,可比贩卖私盐安全多了。

赚的都差不多,主要是安全,不犯法啊。

有四位表示考虑一下。

但是有两位表示……不感兴趣!

不知道为什么,这两个人虽然明显是动了心,但是愣是没敢点头,就是不感兴趣的样子。

而且说话都很少,不太爱交流。

人各有志,赵仁河也没憋着非得要给人推销他的海鱼干。

此次请客吃饭之后的第三天,那四个考虑一下的老板也跟赵仁河的海货行下了订单,但是那两位表示不感兴趣的老板,还是没有动静。

赵仁河也不理他,地里要除草了,为了不让野草争夺庄稼的营养,这边的人,在秧苗出来一掌长的时候,就要除草,等到秧苗长到半臂长的时候,再锄一遍草,这叫铲二遍地。

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伺候田地里的庄稼,更重要的事情了。

赵仁河的蔬菜也在成长当中,当第一次锄草完事之后,赵仁河的早蔬菜也成长了起来。

像是菠菜啊,空心菜之类的青菜,长得快,不稀奇。

但是新鲜的辣椒、茄子、豆角等等果实类的蔬菜,就少见了。

所以一开始,赵仁河的菜店就比别人家的菜店早了半个月的时间上了新菜,卖的不算太贵,但是绝对让大户人家趋之若鹜。

吃了一冬天的各种白菜萝卜土豆子,或者是干菜,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别提多舒坦了。

就连军营里头,赵仁河别的没有多送,他送了一百斤的菠菜,一百斤的青椒。

九殿下接到东西之后,就让人将菠菜打了汤,全大营的人都分到了一碗菠菜鸡蛋汤。

而晚上的时候,火头军将青椒切碎,打了青椒肉沫的卤子,全营吃了一顿过水面条。

卤子里不仅有青椒肉沫,还有大葱香菜碎,味道超级好。

赵仁河在家,同样也吃了一顿尖椒肉丝卤子的面条,海夫人对青菜没有那么新奇,毕竟这一冬天都没有断了青菜。

“听管家说,外面咱家的菜店,卖菜都卖飞了,真的吗?”海夫人看着大孙子拿着半截黄瓜在啃,就问儿子:“一个青菜而已。”

“娘,你在这里第一年不知道,这里的青菜少,你想啊,那么冷的冬天,上哪儿搞青菜去?就咱家有个温泉庄子,青菜才会不断的送进来,但是那样的青菜,也就你我能吃一些,家里人最多用菠菜打个汤,出门还跟人吹牛说家里生活多好,其实这里冬天就几样菜,酸菜、白菜、土豆跟萝卜,最多就有个豆腐,干豆腐,豆芽菜而已。”赵仁河笑道:“咱家的青菜比比人家的早了半个月,卖上价格是应该的。”

何况,半个月后,所有的青菜都可以吃了,这个价格就降下来了,而那个时候,赵仁河早就把出产丰盛的青菜,低价处理给了军营。

南边儿的宋大千他们在不久之后,就让人押送五万条咸鱼干、两万斤海带干和一万斤的虾米干来了东北交接货物,除此之外,还有单独给赵仁河的狼鲞啊,鳗鲞之类的特殊鱼干,这就是单独给赵仁河的东西,不在货物之内。

随着这些特殊鲞们的到来,还有一封给他的回信,就一句话:你看上了谁?

第291章 忙碌的解元公

还能有谁?

赵仁河给回信,什么都没写,只有一个阿拉伯数字“9”的符号。

小伙伴们给他的回信就是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这个数字代表了谁,众人都心知肚明啊!

赵仁河不管他们什么反应,他反正是心动了。

但是心动了之后也没什么办法把人扒拉过来,因为九殿下带着人外出拉练去了,去的地方很特别,是一些土匪的山寨!

甭管是大顺人的土匪,还是关外那几个部族之人的山寨,只要是打家劫舍的团伙,都让他给挑了。

这种清扫剿匪的活动,他在南边儿的平南水军大营里三四年,都是这么干的,不过这些土匪胡子的太穷了,战利品不如在平南水军大营里那么丰厚,但是蚊子腿儿再小也是肉啊。

军功分润一下,一个兵丁也能拿到三五两银子。

小旗大概是十两左右,总旗就是二十两,小将多一些,五十两。

辽阳将军得了二百两银子。

另有一些战利品,不换成钱,直接分给了兵丁们,比如花布的尺头啊,一口锅子之类的,反正都能用的上。

等到他回来的时候,赵仁河正在组织人手起蒜。

在粮庄上忙活了半个月,蒜起出来了,立刻就种植下白菜,北方一年只能种植一次粮食,但是如果是种蔬菜的话,勉强能种植两茬,但是第一茬一定要是大蒜。

因为大蒜在开春种下去之后,一百天就能长大成熟收拾好,再种上白菜这种长得快的蔬菜,等到深秋就能收割白菜了,一百多亩的菜地,都被赵仁河利用的淋漓尽致。

白菜爱生虫子,但是种了大蒜的田地就跟消了毒一般,是没有虫子的,故而早种大蒜晚种白菜,划算的很。

去年买的白菜腌制的酸菜,还有窖存的大白菜,都没剩下,这次赵仁河打算自己种了。

另外,他想试一试辣白菜。

这东西现在还没有出现,高丽那边更没有什么特色美食。

辣白菜是一种佐餐菜,在高丽半岛很受欢迎,当然,前世的时候,也很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而“辣白菜”最初出现在《闺合丛书》和《是仪全书》中,当时的白菜质量不好,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良,直到高丽王朝末期才有了现在这样的白菜。

据说《闺合丛书》是高丽李氏王朝时期宣祖统治的第九年才写成的,也就是说,现在没辣白菜。

另一本《是仪全书》也是差不多那个时代的产物。

赵仁河是看到有不少来卖皮子的少数民族的猎人,成捆的往回买咸鱼干,才知道,比起大顺朝的百姓,吃高价盐,他们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吃到的都是劣质盐巴,用一块好皮子,只能换一罐二斤装的盐巴,里头还有沙子。

可以说,他们恨死了那些奸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