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304)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赵仁河帮他打理好穿戴,问他:“什么时候来的东北啊?”

看样子不像是刚来的,因为就在刚才,王旭都穿着棉甲的样子,很合身,王旭要是再军中,就是比较偏文弱的那种,穿着的棉甲都很合身,可见是量身定做的棉甲,要不然,棉甲肥大,在东北可是要灌进去冷风的,他肯定受不了。

“护送车架一起过来,我去了辽阳大营。”九殿下解除了身上的束缚,就大马金刀的坐在了桌子上,看着酸菜锅咕嘟咕嘟。

“哦,怪不得呢!”怪不得那些人在他家住了半个月就去了大营,看来是早就知道九殿下在大营里了。

赵仁河将一大块肉骨头放进了锅里头,又放了五花肉,酸菜,肉肠等等。

九殿下看着肉肠,有些纠结。

无他,这肉肠是赵仁河让人用猪大肠灌的,用的都是好肉,放的调味料非常多,好吃的很,丁大力要是每天晚上不来这么一锅酸菜烩肉肠,他都吃不下饭。

就连海夫人都是隔三差五的点个酸菜锅子,炖上这肉肠,美美的吃上一顿。

锅子很快就烧开了,咕嘟咕嘟的小动静,特别悦耳。

“来,尝尝这自家灌得肉肠,我亲自盯着人处理的,放心,最是干净不过了。”赵仁河也不知道九殿下能不能吃内脏,他要是不吃的话,他就打算给他换一锅了。

谁知道,九殿下虽然皱眉了,却夹起肉肠,沾了沾调味料,这碟子里的调味料,是蒜泥跟酱油,因为是酸菜锅子,没有放醋的必要。

吃力一口之后,眉间舒展开来。

“呐,还有猪肝,苦肠跟别的菜,你有喜欢的东西尽管往里投放,这就是个小型的烩菜锅子。”赵仁河摸不准这个男人的口味,只能尽量介绍,然后看他喜欢吃什么?

结果九殿下就把锅里头已经炖的快要骨肉分离的大骨棒给捞出来了,容纳后又往里头放了两个大骨棒,他自己拿着大骨棒,用一把小刀子,削肉吃,还用一个小锤子,一用力,就把筒骨敲碎,吸食里面的骨髓。

真正的“敲髓吸骨”。

赵仁河没想到他竟然喜欢吃骨髓!

“有从骨头里敲出来的骨髓,让他们上一盘来?”赵仁河试探的问他:“好不好?”

“那就不好吃了。”单独的骨髓,炖在锅里头的他吃过,不是那个味儿。

身为九皇子,他什么没吃过?

伺候他的田公公,发现他爱吃之后,早就试验过了。

俩人吃饭的时候,王旭也在跟赵瘸子吃饭,别看俩人身份相差很大,但是王旭却虚怀若谷,跟赵瘸子打成了一片。

“不知道我们殿下,在这里可有住处?”王旭比较关心这一点,以前去西北都没这么冷过,东北是真冷啊!

他们没来过东北这边。

倒是去过塞北,但那时在夏天。

只知道塞北很凉快,那年夏天他都没起湿疹,出汗的次数都少。

“有,当然有了,别人没有,殿下能没有嘛!”赵瘸子这种八面玲珑的人,岂能考虑不到这个,当时九殿下是跟着他们一起过来的,不过没有明着走,他是暗中来的东北,但是作为管家,赵瘸子在搬家的这一路上,没少张罗事儿,察觉到一点蛛丝马迹,也是有的,所以他来了新家之后,特意将最好的一座院子,留给了九殿下居住。

大概是没什么见识,赵瘸子给留下的院落,按照一般大户人家的规矩,那是给主母住的院落,紧挨着前院,在后院跟前院之间,宽敞明亮,正房五间,装修的好,屋里还有地龙,火墙,火炕,洗手间,冲水马桶……除了是在古代之外,跟现代的古风宾馆没什么两样。

赵瘸子当时就定下了,这个院落不给别人住,就预备着给九殿下了。

这可是贵客,必须好好招待。

这个院落不仅有独立的茶房,烧水的灶台,还有两边的厢房都是很好的装修,到时候,请九殿下身边的禁军们住进来即可。

王旭没见过赵府的平面图,只知道吃饱喝足之后,被瘸子管家带着去看了看九殿下安寝的地方,羡慕得很,他住在东厢房,同样很舒适,不由得对赵府满意的不得了:“不亏殿下一路护送过来。”

“您就放心吧,这是我们府里头最好的三所院落之一,第一好的是太夫人的安信居,那里是后院正房不说,还要养着小少爷呢,第二好的就是这里了,叫安心居。”赵瘸子笑着道:“第三好的就是三爷的书房了,外书房,那里有三爷的住处,内书房这里准备给少爷启蒙用。”

等到赵仁河跟李钊吃饱喝足了,那边王旭连自己的被褥都放入了东厢房,这次他们来,田公公没跟来,但是田公公的小徒弟跟来了,内侍小公公早就吃过了饭,然后将九殿下的铺盖卷带进了正房卧室里,铺上了火炕不说,还用熏香在屋里熏了一圈儿。

屋内没有薰炉,但是有地龙跟火墙,加上火炕,这一点都不冷。

看着就暖和,屋里还有一盘浅水养着的,早开的水仙花。

而赵仁河跟九殿下吃饱喝足了,就移去了书房。

新的书房是赵仁河自己布置的,九殿下一进来,就见室内正中央,正堂之上,挂着一副孔圣人的画像,画像下设着一张大案,大案上立着一只香炉,香炉里袅袅的青烟飘起;旁边乃是一个小鼎,小鼎边是一个斗大的汝窑花囊,囊里空空如也,没有插花。

另一头放着一紫檀架,架子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的大佛手。

空气中隐隐有佛手瓜的清香味儿。

这是赵仁河的温泉庄子送来的宝贝儿。

西边的套间便是书房,套间打通,外间是一个会客室,南北都有软塌与小桌,中间铺设着艳丽的波斯地毯。

而在角落里,则是两盆半人高的地柏。

里间则是一大书案,北面墙上是一人多高的书架,上头放满了各种书籍,一股淡淡的墨香味道。

南边则是空白,可以开窗通风,同时因为不摆放任何东西,光线也好上许多。

书案南边还有一个画缸,里头放了几个画轴。

书案上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还有镇纸、笔架等书房用具,另外还有一小巧玲珑的文竹盆景,增添了一抹绿色。

一个很大的太师椅,摆在书案后面,太师椅大的坐两个人都绰绰有余。

这就是赵仁河的书房了。

书房里最显眼的还是对面的卧室,那里有一半都是火炕,赵仁河是按照记忆里干清宫火炕的样式做的,感觉很有格调呢。

第288章 新年新气象

九殿下扫了一眼赵仁河的书房,觉得简洁明了,尤其是窗户,他看了一眼就道:“你这窗户很有意思。”

赵仁河设计的窗户,这个时代玻璃还是昂贵的东西,虽然说朝廷有建造玻璃厂,但是烧出来的玻璃透明度有限,总有气泡不说,还很昂贵,大片的少,多数都是小片。

就这,还很贵呢!

赵仁河花了大价钱,买了上百个巴掌大的玻璃片儿,他把窗户设计成民国时期的样式,就是四周都是窗户纸煳的严严实实,不透风的那种,中间留着镶嵌上玻璃,这样的话,就能从这个玻璃看到外面的情况,虽然也不是很清楚,但是起码能看到,加上有这么一块玻璃,透光好,冬日里阳光照射进来一点,温暖啊!

晚上拉上窗帘子,保证更不透风。

所有的房间都是这样的窗户,不少人都稀奇的很。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我更想都换上玻璃窗。”赵仁河一摊手:“但是没有那么大片的玻璃,我跟你说啊,其实大片的玻璃才好,隔音,防潮,挡风,尤其是农业大棚,我那庄子上最值钱的就是那个大棚了,全都是玻璃铺设的,阳光好的时候,就把玻璃上的草帘子都卷起来,让里头的蔬菜晒一晒阳光,明儿就给你做点好吃的青菜!”

“嗯。”九殿下坐在了一旁的太师椅上:“那边年后动手,你搬家走人的消息,没有传开。”

“那就好。”赵仁河无所谓的点点头,说实话,平南王府如何如何,他并不是特别关心。

但是随后,这位冷静的九殿下,就石破天惊的来了一句:“二房的人死了。”

赵仁河正在想个什么办法,能让这个男人多说点话,但是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没反应过来:“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