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267)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不是带不起金的,而是朝廷就是这么规定的,可不能戴纯金的,那就是僭越!

在古代,僭越这罪名很大。

但是,为什么要穿着五品宜人的衣服,跟她见面?

海夫人很不优雅的翻了个白眼儿:“当然是给你一个下马威了,见了本宜人,为什么不见礼?”

这是李奶娘教她的,现在她有这个优势。

三太太的七品孺人已经没有了,因为三老爷的县令官职都被撸了,相对应的,她的七品孺人也就烟消云散。

现在的三太太,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妇人。

尽管还是穿金戴银,但是却没有正规的朝廷给与的品级。

她已经不在外命妇的序列里了。

哪怕是最低级的孺人,七品孺人都不是了。

就算她还是七品孺人,可她比海夫人矮了两级!

不管她是,或者不是,都要给海夫人行礼问安,海夫人说起,免礼,她才能直起腰来,不然的话,就得一直弓着腰回话,海夫人要是再狠一点,让她跪着回话都是没问题的!

三太太的眼睛都瞪大了!

见礼?

她一直是给自己见礼的,自己给一个曾经的良妾见礼?

凭什么?

“凭什么?”三太太说完就后悔了,当然是因为人家有品级,她没有了啊。

海夫人嗤笑一声,没回答,李奶娘却毫不客气的站在那里,对着三太太一顿冷嘲热讽。

早就知道李奶娘是个厉害人物,但是今天却是让海夫人以及其他女眷开了眼界。

为什么呢?

因为李奶娘一个脏字都没有的整整说了一个时辰,将三太太气的脸色青了白,白了青,差点气吐血。

当年,三太太的人,可没少给李奶娘下绊子。

如今人家李奶娘是良籍的妇人,那些婆子还都是贱籍呢,她们不敢明目张胆的在这里跟李奶娘顶嘴,因为贱不能冒犯良家。

再说了,在这个地方,谁敢啊?

就海夫人这摆出来的架势,还真是给三太太一个下马威。

这下马威给的也太狠了,直接从马上摔下来了。

董瑞家的心里最是不舒服,早知道就不跟来了。

这丢人现眼的……啧啧啧,看来太太还真是不行了啊。

最后,三太太终于心不甘情不愿的,屈膝,给海夫人见、礼!

可海夫人没说起,更没说免礼。

她就那么看着三太太,三太太身后跟来的人,都跪下了,跪了一地。

这些人,她有的认识,董瑞家的,很熟悉,这个女人曾经一来后罩房,她就害怕,很害怕,怕她来抱走自己的儿子。

另外那个婆子也认识,每次来后罩房说话,趾高气昂。

还有对李奶娘指桑骂槐,这都是常事,后来她立起来了,才好一些,等出了府,她以为这一辈子都见不到她们了呢。

儿子果然没有忽悠她,这就可以出气了!

三太太屈膝,卑躬屈膝的样子,其他人都是下跪磕头。

但是上头没喊起,也没说免礼,她就只能保持这个姿势,抿着嘴,眼中凶光闪烁。

“怎么,连问安都不会了?”李奶娘还要狠狠地踩一脚:“不会说话吗?这位乃是五品宜人,万岁圣旨亲封,安信夫人。”

还有封号?

三太太这会儿如同三九天燃烧的火焰,被浇上了一盆冰水。

这种话不能乱说,她知道对方受封五品宜人,但是,没听说还有封号啊!

其实是来打听的人也不太懂这些,何况后院的情况,怎么能让外人知道是什么情况呢。

“我们都叫太夫人,毕竟我们家里头还有一位夫人。”哪怕是死了,那夫人的位置也是占得牢牢的:“问安吧。”

三太太张了张嘴,憋得满脸通红,却说不出一个字。

最后她可能是实在受不了这个了,比起海夫人第一次去给她请安问好,被收拾了一顿,跪在地上半天没人搭理的情况而言,她觉得这是羞辱,一甩手里的帕子,转身就走。

李奶娘还要拦着她,海夫人却摇头:“以后想好了再来啊!”

气的三太太脚下一个跟呛,差点儿摔倒,身边的人爬起来去追她,还被她就近打了一个大耳刮子!

恰巧是马静这次带回来的大丫鬟,这大丫鬟长得也只是清秀,她怕找了太美丽的丫鬟,再让老爷看上了。

如今老爷身边的通房大丫鬟,就是以前自己身边的,长得美艳,就被老爷收用了。

到现在,她身边的丫鬟,已经不需要找美丽的过来,给她固宠了。

儿子都娶儿媳妇了,孙女儿都有了,还要什么“固宠”啊?赶紧让儿媳妇给她生个孙子,比什么都重要。

本来趾高气昂的来,想着没什么难度,结果却是被人如此这般的对待,马静觉得再在这里待下去,每一刻都在承受着羞辱,所以她要离开这里,等老爷出来,等老爷官复原职,等老爷当上三品大员,她再来这里,看谁给谁请安问好!

看着马静狼狈的带着人滚出了自己家,海夫人却仿佛松了一口气,李奶娘不太明白了:“为什么不收拾她?”

“一次收拾了有什么趣儿?今日她看到这些好东西,我不信她回去不心动,听说那个人贪污了不少,九殿下要往回找的话,需要钱,很多钱……。”海夫人看了一眼自己周围:“你们还不赶紧收拾了,我吓得都不敢动弹了!”

别人以为她威风凛凛,实际上,她只是不敢动弹而已,怕这一身行头再动弹坏了,还有周围,摆的那么多贵重物品,打碎一个都是大损失啊!

翠婶子跟李奶娘赶紧上前,将她扶了下来,一件件的给她卸妆。

等都倒腾完了,都过了饭点儿了,她们是一大早来的,中午吃的晚了点儿。

海夫人又去看了看大孙子,这孩子睡觉呢,听说吃饱喝足没什么事儿,四个奶娘给他照顾的很好,这才去休息。

起早就折腾了,昨晚就知道三太太要来,海夫人这口气出了,觉得高兴的很。

但是她觉得,三太太不会这么就算了的,今天她露富,也是勾引她惦记上,再来,她再出口气!

一点点来,当初害得儿子起水痘,她就心里意难平。

她当个妾,真的没有野心,也不跟她们争风吃醋,为什么还不放过她?

太太,你也有今天?

当年她第一次去请安问好,跪了一下午,说是要让她知道一下规矩,回来后,膝盖都青了。

后来更是百般折腾,一直到她怀孕,这才好一些,儿子出生之后,就更好了。

那个男人,那个男人……终究是救了自己一把。

海夫人在夕阳余晖里,看着庭前的花草树木,想着,儿子现在在干什么呢?

赵仁河在干什么呢?

他也在欣赏夕阳余晖。

顺便,跟侯大宝侃大山,因为侯大宝说他寻到了一种好玩的东西,叫“发烛”。

“发烛?”

“对,发烛。”他滔滔不绝地往下说,“史书上载,昔日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这不就是发烛是什么?”

这一段话,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辍耕录》。

安全火柴,这里是指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分别涂着氯酸钾硫磺和红磷,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分开,而且红磷没有白磷或是黄磷的毒性,所以比较“安全”。

那么发烛就是不安全的火柴而已!

赵仁河一脸黑线的告诉他,改革后的才叫“发烛”,改革前的那叫“不安全发烛”。

“是吗?”侯大宝赶紧记下来。

“以后就叫安全火柴吧,别发烛了,听着别扭。”赵仁河一脸正色的告诉他:“这个东西要制作的话,大概需要很多违禁品,可不能随便制作。”

火柴的成分,都是易燃物,也是制作各类炸药的成分,必须要考虑好再说。

“好吧,我会回去说明白的。”侯大宝收起了自己的记录本。

他们一行人到了一个叫济平县的地方,这里是个交通要道,属于山东境内,泰安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再往西北走,过了泰安就是东昌府,然后就是济南府了。

另外,济南府是与北直隶的河间府挨着的。

只是他们一行人走在官道上,路过一片树林子的时候,里头冲出来一个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