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261)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不然唿延家也不会投桃报李,归顺鸿基大帝。

西北大将军府,就是唿延家几代人居住的地方。

如果不是御林军的话,来了这里是要经过唿延家点头的,因为这里的一切军事活动,都必须要经过唿延家的手。

他们家将西北这里经营的风雨不透,但是对外族,这个家族是狠下心,黑的下手。

但是御林军来了一百多人,一个总旗的数量,然后直扑……一个小县城,马曹县!

这个地方,专门盛产马草料,县令是个……嗯?

唿延家的人一想,就不做声了。

估计平南水军大营的事情,东窗事发啦!

这年头,军伍上的人,谁不知道军需是个肥差啊?

平南水军大营的后勤一直是赵家人在把持,很是让唿延家看不过去,同为武侯功勋起来的家族,就算子孙后代不适合舞刀弄棒,那学个武功经略之类的总可以吧?只要不出武将序列,早晚会找回祖上的荣光。

唿延家曾经一度失去了兵权,那是老将军病亡,大将军战死,少将军十岁的孩子啊,不得已,西北大营让朝廷的人来带领,无法主动出击,只能被动防御,少将军的身体不好,只能读书识字而不能练武强身,后来迎娶了一位妻子,生了健康的儿子之后,将家传武学,从旁支那里继承回来,等到儿子长大了,上了战场几次,又把祖上的荣光,给赚了回来。

镇北大营的兵权也是如此,镇北王杨家,一度跟祖上一样,只剩下一门寡妇一个男丁,男丁才会吃奶而已,女将上阵很少,且女子毕竟不如男人有力气,打起来吃亏,但是两代人之后,杨家又兴旺了起来,十几个男丁一起努力,最后还不是拿回了镇北大营。

武勋家庭就是如此,可平南王府的做法,就让武勋世家不怎么看得上眼了,子孙后代没本事,光知道读书,你倒是读一读兵书也好啊!

失去了兵权就在后勤上抓挠。

钻进孔方兄的钱眼里,算怎么回事儿啊?

安东王府虽然也不怎么样,但起码没有平南王府那么龌龊。

不过安东王府上一任家主的嫡女,是嫁去了平南王府来着。

西北大将军府不吭声,装作没看到御林军在自家地盘上抓人,其他人更是不敢多管闲事了。

于是,很不幸的,赵希伊就被囚车压着回了平南府地界,都没有给他见外人的机会,堵上嘴巴捆着手脚,乘坐的囚车外面,用大黑色的布罩罩着,就进了平南水军大营临时设立的牢房营。

而且还是单独的牢房,一人一个帐篷,人呢,被铁链子锁在中间的立柱上,有铁环相连,可以在里头走动,但是只能像是拉磨子的驴一样,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转圈圈,而不可能摸到帐篷里其他的任何一样东西,有本事,你就“力拔山兮气盖世”,拔了这柱子逃跑。

只可惜啊,这些人摇笔杆子行,一点武力都没有。

被关起来之后,四周静悄悄,什么动静都没有,即没人审问,也没人动刑,更没人来看过他们,一日三餐,清清淡淡,便桶一日一换,来送饭的人,不管他们用什么说辞,对方都是一言不发,不管他们许诺什么,一概没有任何回应。

赵希伊甚至许给送饭的兵丁,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对方都不开口说一句话。

所有被抓的人,都心里有鬼,知道自己在任上亏了多少,现在被抓进来,没人搭理自己,估计是在盘账?

这是他们唯一剩下的时间了,一定要想出办法来!

他们这些囚徒急的够呛,外面九殿下李钊已经见到了前来求情的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大人们。

包括平南王在内。

此刻的平南王赵安,衰老的厉害:“老臣教子无方,膝下出了这两个败类。”

“王爷您客气了。”九殿下端坐在那里,气势十足,一声不吭。

王旭就自己开了口:“虽然是您的儿子,但是他们都当祖父了,这教子一责,您只有一点而已。”

换句话说,对方连家都分了,还有什么责任?

平南王选在这个时候分家,也算是一种阴晦的表态。

不然这次他们就不是去各个府邸、任上抓人,而是去平南王府抓人了。

那时候,才精彩呢。

“老臣汗颜啊!”尽管接话的不是九殿下,可平南王赵安,还是倚老卖老,对着年纪轻轻的李钊道:“让他们不知道感念祖宗遗德,顾念万岁天恩,竟然为了一点子金银钱财,就黑了心肝,您千万别看在老臣的面子上,对他们重拿轻放,一定要严惩,以儆效尤!”

这几句话说的那叫一个有料啊!

嘴上说着要严惩,实际上又是老臣,又是祖宗的,鸿基大帝当年平定海患的时候,赵氏一族几乎是倾族出战,战损过半,回来的人全部负伤。

后来又因为伤势,死亡了很多,最后勉强留下一点香火。

平南王这个时候提起这些陈年往事,只不过是想卖卖惨,希望九殿下不要让平南王府太难做人。

丝毫忘了曾经在自己的府邸,女眷动手差点将九殿下传染上水痘的事情。

水痘这个东西,小孩子得了可以有希望痊愈,但是大孩子得了却更凶勐。

九殿下李钊可比当时的赵仁河大!

如果感染了水痘,更危险。

九殿下听到他这么说,只回了一个字,且掷地有声:“好!”

平南王府赵安:“……?”

好?

好什么好?

他不是那个意思!

正要说什么的时候,九殿下已经起身走了出去,他直接就要跟上,但是王旭拦住了他:“王爷,王爷不要动怒,虽然您两个儿子不争气,但是您的嫡长子还是很好的嘛!”

第254章 为亡妇提照

提起嫡长子,果然,赵安停下了脚步,脸上的凄惨表情也不见了,恢复了老狐狸一般的样子:“王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听说世子爷出门游历……哦,打猎,还是出门散心?不小心去了海边,路过一个渔村,却发现那里是个隐藏起来的海盗窝点,据说被世子爷带人给屠戮殆尽,大获全胜啊!”

“那又如何?”

“报功的奏折上去了吧?这不大不小吧,也是个喜讯,你说,要是朝廷将功抵过……世子爷这不是白折腾了吗?”王旭笑的还是那么温文尔雅:“这平南王府出了二老爷三老爷这样的子孙,那别的姓赵的要是都这样,我们九殿下这一年没干别的,光顾着剿灭海盗,查账清贪了,一年两百万两的军饷啊!朝廷供给五大营的费用,每年一千万两银子是固定的,可皇宫一年才花费五百万两银子而已,国库每年的结余也才三五百万两银子,就这,还怕今日发大水了,明日闹旱灾了,宫里动不动就减膳一等,节省开支,太子殿下一年才三万两银子度日,您二儿子一个人,就贪污了三五百万两银子,啧啧啧!九殿下一年的花销也才一万两,您三儿子却贪污八九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不包括各种战利品在内,啧啧啧!”

他这话说的不紧不慢,但是夹在里头的意思,却让平南王皱眉。

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

当年他们也没有多少钱财,孩子们就更没有了,二十年前,他们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

虽然有母妃偷偷贴补,可母妃也不是开金矿的,补贴的少,其实,平南王府没分家那会儿,基本上都是花销的媳妇儿的嫁妆多一些,所以正室的身份高。

三儿子后来跟媳妇儿不好了,日子有一段时间过得紧巴巴,可他偏偏搞了一个良妾回来,不贪点采买上的油水怎么过?

当时他觉得三儿子情有可原,后来发现二儿子还找了三儿子麻烦,俩儿子闹的有点不可开交了,他亲自出手收拾了他们一顿,这才好了很多。

当时没觉得,现在发现,这俩人根本没有和解的意思,而是在另一方面比拼,就是谁“攒的”钱多!

二儿子因为职位高的关系,“攒的”最多。

三儿子不服气,使劲儿的拼,也“攒了”不少。

一个个都不让他省心。

可二儿子跟三儿子,加在一起,都比不过大儿子重要啊,大儿子是世子,世子不能有任何闪失,这是所有勋贵世家的共识。

因为世子就跟太子一样,是继承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