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258)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当然!”

“那么如此尊贵的人,不说万众瞩目也差不多了。”赵仁河道:“就说我儿子,现在才周岁,身边跟着贴身伺候的就四个奶娘,每天都能看到最少两个奶娘跟在身边,半拉眼珠子都不错的盯着,哪怕是在我娘那里玩耍,练习走路,都会跟着,孩子小归小,却被照顾的很好,有个奶娘因为自己孩子没了,看我儿子就跟自己孩子一样,每天都要守着孩子才会觉得安心,再说太子殿下,他身边的人,恐怕比我儿子多多了,不过,他身边的人,除了大内侍卫,就是太监宫女儿,姑姑嬷嬷了,是吧?”

“是。”

“那么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他都能失踪,为什么呢?”赵仁河掰开手指头算计:“跟着他的人,是一起失踪的吗?失踪的都是什么人?各种人际关系如何?可有一起被人收买,遮掩太子殿下踪迹的可能?”

“没有。”九殿下摇头:“太子哥哥身边跟着的都是他的人,值得信任。”

能被他这么说,那就是真的值得信任了。

“那么是什么样强大的势力,让这些跟随在太子殿下身边的人,以及太子殿下一起,消失的无影无踪?那里是皇宫,不是外面的菜市场,随便人进出的,何况,皇宫外就是内城,那里住着的都是达官显贵,小老百姓是住在外九城的,平时连卖菜的都不会去内城吆喝,何况九门提督衙门也不会放行。”赵仁河道:“这么多人,一起失踪,那得是个什么样的势力才能办到?还是在皇城里,宫里的门禁之森严,当世第一。”

说的九殿下李钊,都愣了半晌。

“这样的一股势力,在暗中,连太子殿下都能中招,何况是我这样的小人物。”赵仁河道:“我敢说,您要是带我进京,我估计就没法活着回来了。”

“我会保护你。”

“你要是有这个能耐,太子殿下也不会出事。”赵仁河却瘪嘴:“不是我看不起你,能有这么大的势力,绝非简单的人物,不说手眼通天也差不多了,再说,太子殿下走的时候,恐怕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吧?”

“二十八个大内侍卫,六个内侍,八个宫女,两个姑姑,两个嬷嬷。”

“你看,这么多人,一起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就算是这么多只鸡,也是好大一堆,何况是这么多人了。”赵仁河道:“我虽然没有去过京城,但是也听人说起过京中风貌。据说外城尚且可以随意进出,可内城户籍管理极严,生人死人都要报备,便是有外地人入京暂住,也要去衙门登记造册,活人进出或者无碍,何况那些人也不可能被人裹挟,悄无声息的离开内城,内城不同其它,那里住着的都是皇亲国戚,高官显贵,而且紧贴着皇宫,一出皇宫就是内城,所以便是死人出殡,棺材也要留待出城查验之后才能钉死。至于晚上那就更不可能了,宵禁之后,城门关闭,城里各处道路都用栅栏锁死,兵丁看守,到处都有兵丁巡逻,莫说是带着尸体,便是凭白逗留行走都会被扣留。就算这些兵丁个个玩忽职守,到了城门,那也是万万出不去的。”

“所以说,太子殿下还活着?”李钊的眼睛都迸发出了一种耀眼的神采。

只要人还活着!

只要人还活着就行。

“额,我说的是可能,不能完全保证。”赵仁河道:“那么多人,就算是都杀了,也运不出去。”

“你不是说背后的势力很大,制造个假户籍。”

“就算能替这些死人造出完美的户籍、将他们光明正大的运出城外埋了,当然可以。”赵仁河又道:“可是若是如此的话,不知要惊动多少势力,一次两次也就罢了,十次二十个的话,除非经手人都是傻子,否则绝对不会这么干!”

死人无法运出去,那只能活着,活人不好控制。

那么多活人,还有那么多会武的侍卫,能当大内侍卫的人,那伸手肯定差不了,不说以一敌百,以一敌十肯定能达到,能跟在太子殿下身边的,无一不是高手。

“人死不死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对方实力很强,势力很大,在宫里头都能把太子殿下给搞失踪了,太子殿下别的不说,他应该是走到哪儿都是一个耀眼的人,能将一个耀眼的人,弄的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可见对方的行为很是严密,严禁,整个计划应该是天衣无缝,不过看结果,却不是很理想。”

“这还不理想?”

“不是我说啊,我猜测,他们的理想结果,是弄死太子殿下,而不是现在这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比起现在这种悬而未决的状态,弄死太子殿下岂不是更痛快一些,哪怕是夺嫡,没有搞失踪的道理,弄死了才会放心,万一没弄死,就这么失踪了,哪天太子殿下蹦出来,谁能有他更名正言顺?”赵仁河道:“现在无非是有几种可能。”

“几种可能?”这么多?

“第一种可能,太子殿下死了,跟着他的人都死了,被人埋在御花园啊,或者丢进了宫里头的枯井里。”

“御花园我掘地三尺,翻了两遍!”

赵仁河一噎:“您真是个好弟弟。”

这得是多熊的孩子,把自家花园子翻了两遍,亏得成康帝惯着他。

“我父皇不出声,有几个妃嫔不高兴,唧唧歪歪,我说,要么让我找我太子哥哥,要么,就将她们的儿子带来,埋了。”什么贵妃的芍药,德妃的蔷薇,淑妃的百合,贤妃的丁香,反正都给扒了,地皮翻了过来。

“那皇上就没说什么?”赵仁河好奇地问:“就让你翻了两遍地?”

“父皇说,明年种花不用翻地松土了。”九殿下抿嘴,还知道解释一下:“后来那些后宫里的女人们,就不吭声了。”

皇上都发了话,这帮女人还唧唧歪歪什么?

当时的九殿下,就是一个火药桶,皇帝都不管不了的那种。

连活埋皇子这种话,他都说得出口。

“第二种可能,就是太子殿下是换了什么侍卫的衣服,混出了皇宫,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太子殿下突然就失踪了吗?”赵仁河所知道的消息,都是从邸报或者口口相传来的,真正的情况是什么,他还真不是很清楚。

只知道太子殿下失踪了,但是失踪之前在干什么?怎么就突然失踪了?

“我不知道,在北边巡边,赶在中秋节前回了京中,进宫之后刚安歇,就听人说太子殿下失踪了,我去找他,没有找到。”李钊说得简单,他当时在京中闹出来的动静特别大。

连身在千里之外的赵仁河,都有所耳闻。

“你去的时候,太子殿下已经失踪了,是么?”

“嗯。”

“也就是说,你也没亲眼见到太子殿下失踪,只是听人说,听谁说的?”

“我父皇。”

“这就难以验证了,皇帝说太子殿下失踪,是怎么说的?”

“中秋节家宴,太子殿下出现了,第二天早朝,没有出现,东宫说太子殿下没有回来,可家宴过后就各自散去了。”

“也就是家宴过后,到第二日早朝的时候,人就没了,半个晚上的时间,而且在皇宫里头,人就这么无缘无故的消失了,我说的是,可能太子殿下遇到了什么……嗯,危险,然后被侍卫们护着,就算是出宫去避难,能去哪儿呢?”

“不知道。”

他们兄弟俩,皇宫就是他们的家。

“以此类推下去,太子殿下被迫出宫避难,那么为什么不回宫呢?有人拦着他,不让他回宫!”赵仁河打了个响指,越说越觉得是那么回事:“承恩候府呢?”

他说的“承恩候府”,就是当朝元后的娘家,因为开国皇帝的皇后娘家高家是世袭罔替的“承恩公府”,以后的皇后娘家,一概是承恩候府,不得超过祖先。

“去问过了,没人敢隐瞒太子殿下的行踪。”李钊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没有波动,但是掷地有声。

“现在你知道了吧?最好的结果,就是太子殿下离宫避难,流浪在外,无法回宫;最坏的结果,就是被人悄无声息的杀了,埋了起来,不过这个可能性很小。”赵仁河道:“那么多人,就算是丢进枯井里去,也得臭气熏天,太明显了一些;还有一点,他被人活捉,藏在了宫里某处,不被人知道。”

李钊却道:“这更不可能,禁军将整个皇宫,搜了五遍,大内女侍卫们,连各宫娘娘的床榻都搜了,而且用的不是一群人,而是五群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