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249)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李钊吃惊之余,随便打开一本,发现上头汇账、总结、分类一个不差,还有各种节略,上面记载了各处不妥当的地方。

最后算出来,相差九千八百五十万零六百七十八两银子!

赵仁河很满意这样的工作成果:“娘子军们辛苦啦,明天我们去游湖。”

少妇们欢唿一声,一个个收拾了东西,回去自己的房间休息了。

少年们也学会了这种方式的记账法,查起账来方便快捷又有效率。

“日后你们可以在军中推广这种记账法。”赵仁河掐腰,挥斥方遒指点迷津:“甚至是全天下都用这种记账法,肯定能让账目更清晰。”

“恐怕很难。”九殿下这个获益者却摇头:“水至清则无鱼。”

赵仁河就卡壳了。

任何时候,都是如此,后世那么健全的制度,严格的监督,也没让那些贪官不犯错误。

何况,这个时代账房先生一手好的做账本事,乃是一门手艺,就靠这个吃饭呢。

你搞得这么清清楚楚,账房先生还不得失业啊!

还有,但凡是有大账本的地方,无一不是油水丰厚的衙门,或者差事,你搞得清清楚楚,大家都没得油水可捞,还不得恨死你啊?

“可以在商铺里用上。”赵仁河立刻就想到了:“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我名下的铺子就这么干,账目清楚,总比稀里煳涂的强,谁家想学了去,尽管学就是了,日后满天下的账目这么清清楚楚,就某些地方的账目一团乱麻,看他们怎么说?”

“那你努力。”九殿下带着账册子,以及人手,来去如风一般,离开了这里,没留下任何痕迹。

他的人在这里,就连床铺上的一点划痕都没留下,端的是训练有素。

赵仁河也话付前言,带着男士们,给女眷站岗,让她们在湖里头,游玩了一天。

然后又送他们回了新手村,自己才转道回家。

他走的早,特意算过时间,他到家的时候,正好是上午,家里准备做中饭的时候。

他的归来,自然是全家都高兴,加上何大根跟两位武师父也来做客,虽然说守孝不迎客,可人家都不介意来了,他们也只能迎接一下。

海夫人亲自下厨做了干煸鱼鲞,不给儿子吃,给客人吃还是可以的。

吃饭的时候也不见外,都在跟前,一张桌子吃饭。

“儿子啊,你不是要过一个月才会来的吗?孩子那个时候周岁,这回来早了点,该不是,你也听说了吧?”海夫人吃饭的时候,一看都是自己人,根本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想法,直接就在餐桌上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知道什么?”这段时间,为了保密,赵仁河他们根本没有出去过,在绿野山庄里,过得跟隐士一样。

“平南王府分家啦!”海夫人这话,简直是石破天惊。

赵仁河差点被嘴里香香的饭菜给噎着,而何大根已经被噎着了!

李四给他倒了一碗汤:“快点喝下去。”

何大根灌了一碗汤才顺过来。

张三想了半天:“没听说平南王薨逝啊?”

要真是薨逝了的话,九殿下也不会那么安静沉稳的在绿野山庄那里来来回回一个多月,还有心思搞定那些账册子?

而且一路过来,也没见平南府有什么治丧的动作,记得先平南王薨逝那会儿,不说满城缟素,可家家户户也都挂了白灯笼。

其实平南王府在本地的势力还是很大的,只是平时不显而已。

“没死,活的好好的呢。”海夫人道:“不过啊,年纪大了是真的,也不知道哪儿没想开,竟然分家了,听说三房火急火燎的回来,如今正在王府里闹腾呢,分了家,他算个屁啊?一个七品芝麻官,我估计啊,在那边也过得不好。”

“不能吧?”何大根八卦起来也很厉害:“当初为了这个差事,他把小河的婚事都做了筹码,跟京里那家人定了亲的,不然小河至于守妻孝吗?那女的身体不好,要是嫁不出去,就会死在娘家,那多晦气啊?”

古代讲究“独阳不长,孤阴不生”的,如果未婚男女死了,就属于“独阳”跟“孤阴”,是不能埋在祖坟里的,要另外择吉地安葬才行。

如果这样的葬入祖坟,会坏了风水。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冥婚”盛行的原因。

哪儿像现代的人啊,公墓里头埋的骨灰,那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别说什么未婚男女了,宠物死了都有买墓地安葬的事情。

一个出车祸的旁边可能就是一个得癌症的墓地,一个娇俏女子的墓地旁边可能躺了一只宠物狗……这谁说得准啊?

但是何大根他们知道内情,孩子不是赵仁河的,可海夫人不知道啊。

何大根也有所猜测,就是高慧身体不好,急着远嫁是怕死在家里头,那要择地另行安葬,可这年月,别说盗墓贼了,有那孤独的大户人家的坟茔,周围老百姓都去瞧个热闹。

真逼急了没钱,手里紧巴了,去盗墓的不一定是盗墓贼,也有可能是附近村子里的二流子。

在祖坟就没这个隐患了,有守墓人啊。

而且不止一个人,是一大家子一大家子的,就像是郑奶娘,她要给高慧守墓,就一大家子人都去,还有另外陪嫁过来的那八家佃户,守墓还有很多好处的,一个是显得忠心耿耿,一个是种田不用缴纳租子。

只缴纳一点给朝廷的粮食就行了。

“啊?她……算了,别说死人的不是。”海夫人摆了摆手:“我听说啊,平南王上了奏折,想要将王位传给世子,自己跟王妃娘娘去安乐小筑,颐养天年。”

赵仁河还记得安乐小筑:“是年纪挺大了,分家也好,不然那么多人聚在一起过日子,多闹心啊?”

“是挺闹心的,不过,分家的话,除了大房之外,其他的都吃亏啊?”何大根叼着筷子道:“我听田叔说,这次那什么,大营里头可波动不小,后勤一直是赵家人在管,这下子,不好说了啊。”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后勤多少年都被攥在赵家人手里头,是平南王府对平南水军大营仅剩下不多的掌控之力。

只可惜,后勤油水太大了,一二年的他们能做到公平公正,清廉如水。

可当银子流水一般的从手里头过,他们能忍住不贪一两下来?

贪了一两就想多拿一两,贪了二两就想再拿三两,天长日久的贪腐下,银子多少都不够用。

何况,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拿顺手了,又发现没事儿,可不就心安理得的身手拿钱了么。

拿了这么多年,都没事儿发,现在却被九殿下查账,已经查出来不妥的地方了,处罚下来,准没好果子吃。

这其中唯有大房是干干净净的,这一脉都是世子,然后是王爷。

可其他房就惨了,被查出来,罪名肯定不小,这边分了家,虽然还有王府的名头可以用,可王府的名头也没有这么用的啊?

“只要分了家,就算是给我报仇了,哼,当初他们分了我出来,现在也要被人分出来了。”赵仁河却立刻就想到了,“被”分家出来虽然是他的梦想,但是表面上还得装作义愤填膺才行。

“他们分了就分了,不过三房回来,会不会找上门?”海夫人担心的道:“毕竟,我听人说,三房好像在那边过得不好。”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

何况三房的差事,还是赵仁河那正儿八经的岳家,给办理调动。

这亲家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了,可……海夫人知道三太太的尿性,就怕欺上门来。

“过得好不好跟我们没关系。”赵仁河戏谑的道:“娘,你现在可是五品宜人,还是有封号的那种,他们要是敢来,您直接全套行头站出来,他还得给你先见礼才行。”

何况,赵仁河没有说出口的是,“三书”都在他手里掐着呢,他们断的一干二净,敢找上门来,他不介意让人知道他的真实面目。

实际上,平南王府如今的确不太平。

“父王,在九殿下清查账目的时候分家,不太妥当。”二房的赵侯,赵希候不高兴的道:“如果不分家,还有威慑,分了家,我等不就是成了任人鱼肉的无根浮萍吗?”

他当然不想分家出去,在王府里,他是王府的二老爷,在外面他就是个正四品的参军,还是管理后勤的那种,可有可无的存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