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233)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他理想中的男人,应该是温柔的,细致入微的,而不是这种一看就是很强势的那种人。

太强势了就会显得他很弱,本来他就很弱,而且皇子,又是嫡出皇子,以目前朝廷上的这些乱七八糟的各种事情来看,夺嫡是百分百了。

皇太子都能在宫里头无缘无故的失踪,宫里头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发生?

这人其实现在很危险,嫡子失踪了一个,还差一个,就是他。

所以赵仁河他们在南边可以对他抱大腿,但是要跟他有别的牵扯,赵仁河却不想,这人出身高贵,不是他能“觊觎”的啊。

送走了九殿下,跟他的那些人,赵仁河继续“治丧”,然后他就发现,古代这封建制度真的是太烦人了。

以前在王府里的时候,因为有人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只管到时候,干嚎两声就行了,现在分出来了,什么事情都要他来拿主意,做决定,赵瘸子也是忙的飞起,还有李奶娘,自己的娘是不成了,李奶娘管起了后院,翠婶子管起了厨房,不然赵仁河会更乱。

好不容易,快刀斩乱麻,熬过了出殡。

出殡,就是从死者死亡的地方,去到外面停靠棺材的地方,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三日,多则一个月,主要由奔丧者而定。

古代多停棺三个月而葬,至多达七个月,主要是道路难走,而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

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

奔丧者均要丧服,以表示哀悼之意。

关键是高慧不要通知京里头的娘家,这还是她的遗愿,另外,高慧也不要回到北方安葬,而赵仁河呢,又立了族谱,被踢出了家门,没有祖坟。

怎么办?

“买一个地方,当祖坟吧!”赵仁河一抹脸:“我去看看地图。”

他们早就有本地详细的地图了,打开看了看,选中了一座叫“朝阳山”的地方,那里远离嘈杂的人群城镇,跟海边又隔了几道山,附近没有村屯农田,是个比较偏僻的荒山。

赵仁河匆忙的买下了朝阳山,然后请小伙伴们去看了看,说风水不错,等到半个月后,该来吊唁的人都来了,就下葬了。

送葬的时候,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

可他们家的“孝子”连满月都没到,怎么送葬?只好由郑奶娘代劳,赵仁河身为丈夫,一同扶妻子的棺木去了朝阳山。

到了地方他才发现,这里还挺幽静,宋大千他们早已经帮他在山脚下快速的搭建了几栋供大家暂时落脚的木屋,山前有一道小溪流过,取水没问题,来的人就几个,除了高慧自己陪嫁的十个大力健仆,抬着她的棺木,还有奶妈一家子都来了之外,其他人就是赵仁河,以及他的小伙伴们。

海夫人在家,守着她的心肝大孙子。

说起来,高慧是晚辈,海夫人不用来送也可以,何况高慧“走”在海夫人这个长辈之前,按照时下的言论来说,属于“不孝”。

所以海夫人没来,也是没办法,这大热天的,海夫人又心情不好,人都蔫儿了,每日绿豆汤喝着,生怕她中暑。

“这里偏僻是偏僻了,就是没人守墓。”宋大千看了看这附近:“荒郊野外的,一旦没人看守,被人盗墓了就不美了。”

“她带来的那八家庄户,迁来这里,给她守墓,这里往南走有一片田地,还有一条官道通向赵家镇,那片田地是平南王府分给我的,给那八家庄户种植,不收任何东西,一切收入都归他们自己所有。”赵仁河道:“日后我要是搬走了,祖坟,也还放在这里吧。”

“行。”宋大千他们没少帮忙,可以说,这丧礼有一大半是他们给办下来的,也让赵仁河轻松不少。

第二日,选了一个风水宝地,挖坑,下葬。

“再美的棺材,也是要埋进土里的啊。”赵仁河看着这个墓穴散发着思维。

这个墓坑,挖的很深,内里用墓砖搭了一个小房子,一面是空的,一面放了棺材下去,另有各种“制式”的陪葬品,虽然不名贵,但是痒痒都很齐全。

除此之外,封土之后,赵仁河亲自立碑,并且烧了不少香烛冥纸,纸扎的人马车等等祭品。

又在山下住了一夜,第二天才返回,不过,他们走后不久,宋大千就联系了人手,来这里盖房子。

好给守墓人家居住。

葬礼以后,又做了断七、百日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赵仁河将家里的一个小院落暂时改建成了祠堂,供奉高慧的灵位,郑奶娘自请全家给小姐守坟:“求三爷成全。”

“好吧,送你们全家过去,那里就交给郑奶娘你了。”有郑奶娘在,赵仁河对那边的祖坟终于放心了。

祖坟那里有五顷田地,赵仁河都买了下来,立为祭田。

给十户人家免费种植,而且朝廷规定,族田、祭田这样的田地,除非是阖族获罪,否则,是不会被缴获没收的,只要他这个“赵氏一族”还有人在,族田跟祭田就不会被没收走。

第232章 低调的满月宴

哪怕他们阖族都不够一百人。

一般来说,族田的产出,会平分给族里每一户人家,赵仁河的赵氏一族一共才五家,雇佣人种植五顷族田,一家能有一顷族田的收入,不过去掉族田的各种人工费用,一家也就能收下个二十几两银子。

这点钱,赵仁河给了,族田的产出都给佃户们。

另外,祭田,顾名思义,就是祭祀祖先用的东西,祭田的产出,都是用来供奉祖先的,赵家没有祖先,只有一个刚死了的夫人。

所产出来的东西,换来祭品,祭祀高慧。

剩余的可以佃户们平分,赵仁河不要那点可怜巴巴的产出,给他们这么多惠好,只需要他们尽心竭力的保证祖坟的安宁。

或许日后那里会形成一个守陵村。

谁知道呢?

一切忙活过去之后,海夫人到前院去找赵仁河:“孩子满月了,你看要不要办个满月宴?你媳妇儿虽然去了,但是我孙子是无辜的,他这辈子就一个满月。”

“办。”赵仁河就一个字回复他娘。

他还记得自己没有办满月宴,亲娘非常不服气。

说的也是,一辈子,就这么一个满月的日子。

海夫人心神都放在孙子身上,现在更是看孩子跟眼珠子似的,这小小的幼儿,却有三五个妇人看着,海夫人、李奶娘、丁香嬷嬷、翠婶子以及四个奶娘等等。

没娘的孩子,总会让人更心疼一些,虽然这个孩子还没有满月。

满月宴办了起来,满月宴上,不仅平南王府派了人送了厚礼,赵家镇上更是家家户户都送来了礼物,贫穷者就送了一篮子红皮鸡蛋,富贵者送的东西那就多了去了。

光是整套的长命锁、银手镯、银脚镯这样的小儿饰品,就上百套。

更有九皇子殿下,平南水军大营的暂时管理者,摆明车马,亲自来庆贺,还送了一整套的金质长命锁、手镯与脚镯,不仅如此,上面还阴刻了龙凤纹不说,还镶嵌了各色宝石。

这一套东西,一看就是出自宫廷里的大匠之手!

不过鉴于赵仁河妻子新丧,并没有大操大办。

只在自家接待相熟的亲友,且没有给平南王府发什么请帖,自然是不当他们是“亲戚”了的意思。

可人家都送了厚礼,赵仁河却没有收,而是给返了回去,这让来送礼的沈云一脸的尴尬。

“请回吧。”这是赵瘸子的原话,赵仁河都没出面,可见是真的想跟平南王府撇清了。

这次因为女主人去世的关系,虽然热孝里,但是满月宴上的菜肴,就是粗八大碗了。

而且都是素菜!

炒素虾仁、烩五香素鸡丝、全炖蛋羹素蟹黄、素海参丸子、素肉、清汤素鸡、拆烩素鹅、家常烧素鲤。

跟洗三的时候,用的细八大碗不同,这次全素不说,就连酒,都只是米酒。

也热闹不起来了。

沉默的吃完了饭,就散了。

索性这次来的都是真的自己人,也,没人介意。

其实要不是九殿下光明正大的上门来,赵家连满月宴也不会请太多人来,毕竟死了媳妇儿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