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224)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我是你叔叔!”赵伦气鼓鼓。

逗得赵仁河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翌日,赵仁河再次去了赵氏祠堂,给族老们送了厚礼,就将赵瘸子以及他两个弟弟家,还有赵伦一家子,都从族谱上划走了。

也不知道九殿下是什么意思,他派了王旭回来,竟然送给了赵仁河一个“族谱”,这族谱用明黄色的封面,证明这个很厚实的本子,是皇帝所赐。

明黄色的绫子上面还留有空白。

但是九殿下提了字,上头写着“赵氏族谱”,字体竟然是大篆,但是笔锋犀利,气势磅礴。

打开之后,第一页上还有一个红色的印章,上面写着“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八个字。

“这是?”赵仁河看到了这个陌生的印章。

“这是皇上的私章。”王旭道:“皇上年号,成康。”

赵仁河一想,可不是么!

成康帝!

现在皇帝的年号,就是“成康”。

“有了这个族谱,任何人,都不敢动你们。”王旭道:“这是九殿下特意找出来,送给你。”

“谢谢。”赵仁河的确是松了口气。

他已经想好远遁他乡,又怕日后有了事情,平南王府跟赵氏一族,纠缠不清。

现在,有了这个东西,谁敢放肆?

赵仁河将东西放好:“希望有一日,能请九殿下来见证,我们赵氏一族的立谱仪式。”

其实就是找个有分量的见证人。

这个见证人,赵仁河不可能找平南王来担任。

整个沿海地区,没有一个人能有平南王的分量。

但是现在他有了一个人选,那就是九皇子李钊。

除了现在的皇帝,将来的皇帝之外,李钊的身份,最高!

“可以。”王旭点头:“我会跟殿下禀告。”

第二天,王旭就带人走了,每次来都神秘兮兮的,赵仁河却从来不问。

而三日之后,就是二月二,龙抬头,开笔的日子。

赵伦就带人去了府城的县衙,办理了过户手续,他将家里三十亩地的上等水田,卖给了三族老家的四儿子。

算起来,赵伦要叫他同族的伯父。

这个人比较公平,给赵伦家的价格也是高估过的高价。

而买了他们家房子的是六族老家的七孙子,用来做新房的,他明年成亲。

家里人口太多住不下,不得已分了家,他没分到房产,只分到了钱和三十亩土地。

所以他马上用钱买房子,准备成亲用。

这两家都是有族老的家庭,买了赵伦的田产和房产,绝对不会有麻烦,赵伦的几个叔叔能欺负他们孤儿寡母,却绝对不敢跟买了田产和房产的族老家对着干。

而且赵伦全家都脱离了族谱,改换了宗籍。

并且全家都离开了原来的宅子。

赵仁河说到做到,果然将赵伦全家都接进了自己家大门。

海夫人听说有人跟她作伴,立刻就高兴了,见到赵伦母亲的时候,大吃一惊。

赵伦本人长的周正,是个青葱一般的小少年。

他的弟弟才七岁,养的很好,胖墩墩的小胖孩儿一个。

母亲本身拉着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儿,怯怯的看着眼前的人。

而赵伦的母亲,有着一张白皙的鹅蛋脸,柳叶眉毛杏核眼,有些紧张的抱着女儿,穿着一身非常朴素的细棉布衣裙,身材有些清瘦,腰肢纤细盈盈一握。

虽然穿着很普通,甚至是寒酸,但是瑕不掩瑜,这的确是个小家碧玉型的少妇。

算一算,十六岁成亲,大儿子才十四岁,她也就三十出头,比海夫人小个十岁左右的样子。

脚下一双简单的绣花鞋,头上的长发,用一根老银扁方盘着一个简单的发髻。

耳朵上一双耳环,手上没有任何饰品。

身后背着个大包袱,赵伦的身上背着的大包袱更大,还有一辆马车,车上堆满了家伙事儿。

“可是翠婶子?”海夫人提前坐过功课,赵伦的母亲,人称翠婶子,名字叫韩翠,嫁入赵家镇十六年,丈夫去世六年,女儿是遗腹子。

怀孕四个月的时候,丈夫出了意外,就守寡至今。

长成这样,怪不得有人打她的主意,长得的确很好,尤其是皮肤白皙,南方的女子皮肤很少有这么白皙的,这个优点,遗传给了她的孩子们。

“是。”翠婶子有些局促的道:“海夫人。”

“唉,叫什么夫人,叫我花娘就好。”海夫人上前摸了摸男孩儿的头:“来人,快,把东西都收拾好,带翠夫人去小院儿安置好,来了就别见外……。”

第225章 新的征程

海夫人热情的招待,让翠婶子受宠若惊。

进来之后,马上就有一个小院子给他们入住,另外,他们的家伙事儿,也都立刻安置好,丫鬟们笑语嫣然,让翠婶子放松了不少。

海夫人更是拿了两身她没穿过的衣服,送给翠婶子,暂时换下那一身寒酸的半新不旧的衣裙,连带的还有一些简单的钗环,等到吃午饭的时候,全家来了个大变样!

本就很好看的翠婶子,穿上了并不华丽但是簇新的衣裙,头也重新梳过了,就连孩子们也换上了合适的衣服,很明显,这是早有准备。

午饭是大家坐在一起吃的,除了高慧,她在养胎。

“都是一家子骨肉,不用这么客气,还都是孩子,长辈们,吃饭,吃饭!”海夫人跟翠婶子还挺投缘,俩人都是普通人家出身,能说到一起去。

今天的饭菜也很接地气,都是普通的家常菜,只不过大家坐在一起,有些热闹,就连赵瘸子都在座。

“我挑个黄道吉日,立族谱,请几个有分量的人来做礼宾。”赵仁河道:“到时候,我们都上族谱,包括妞妞也一样,以后我们赵氏的闺女,都金贵,全都上族谱。”

赵伦乐了:“嗯!”

赵仁河安顿好了家里,才带着赵伦去了府城,将他介绍给所有人认识:“我的伦叔,嗯,族叔,还有你们认识的赵瘸子,我的管家,赵瘸子,这都是我的族人了。”

见到这么多人,赵伦有些惊讶。

等到听说这些人都是举人的时候,更惊讶了。

“哦,伦叔。”几乎所有人都对他行了一礼。

孙应嘉对这个十四岁的孩子很感兴趣,留下赵伦在黄浦私塾里上课,顺便准备今年的考试,起码也要考个秀才回来。

而海家村的孩子们则是要准备考武秀才。

比起文秀才,他们更喜欢武秀才。

郑月也回来了:“还要出海去剿灭海盗。”

“还要去?”赵仁河一听就皱眉了:“去年都大规模剿匪了一次。”

“但是去年失败了啊!”郑月道:“因为一次失败,今年海盗就泛滥成灾了,往来船只损失不小,包括某些勋贵与高官家的商船,听说还截了不少往来承载贡品的船只,这朝廷哪儿忍受得了啊?今年必须一雪前耻。”

“也是,去年损失惨重,不管那是谁家的兵马,在外人看来,那就是平南水军大营的失败。”赵仁河问了一句:“我舅舅呢?”

“早就在大营里待着了,这次他领兵,先锋将军,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个顾念兄弟的人,且每次去都是零伤亡,重伤的兄弟他一个都没丢下过,分的东西还多,主要是人能带出去多少,就带回来多少,又顾念兄弟情分,是个好将领。”郑月道:“这次也让张大林跟张大森去捞一些军功回来,也好升职。”

“那可要当心啊!”赵仁河道:“配好的伤药,带齐全了,还有那些火药,火炮之类的东西。”

“这个您放心,大家心里有数,炸药包没少带,还在船上搭配了小型投石机,只要点燃了炸药包就丢出去,还做了防水处理。”这就是郑月的手段了,在后勤,以管理便利的方式,做出来防水炸药包,搭配投石机,当火炮用。

毕竟,不是每一艘船上都能有火炮,那东西沉不说,成熟的炮手也不多。

小一点的海船都搭载不了火炮,且勉强搭载一两门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还是防水炸药包比较实惠,用个小型投石机就能抛出去,比弓箭的威力大多了。

这是他们今年的杀手锏。

全军都在秘密的进行防水炸药包的制作,以及搜罗一些投石机。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有信心,能用一场大胜,抹去去年的惨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