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94)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何苦不何苦,那是他的事情了。”海夫人心里舒坦了。

但是此事在平南王妃引起了一阵涟漪。

这买来的功名,终究是不如真才实学来的光彩,本来要庆祝的宴席也悄无声息的撤了下去。

而三太太也不知道跟三老爷说了什么,反正两口子感情竟然好了那么一些,虽然都这么大年纪了,什么娇艳媚骨的三太太也不具备那个条件,但是她却跟三老爷联起手来,夫妻俩将此事给压了下去,然后,三太太要给自己的大儿子,捐个官儿!

平南王府竟然给了一千两银子的费用,就撒手不管了。

“好好地一个孩子,就这么完了。”海夫人听了这事儿,也有些替大爷惋惜:“太太这是亲娘吗?”

“是亲娘。”李奶娘也有些不明白三太太在想些什么了:“这年头,这样的亲娘少见啊。”

“见过坑爹的,没见过这么坑儿子的。”赵仁河也想不明白,三太太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啊?

另外,邸报上传来消息,说朝廷对平南水军,十分不满!

尤其是战败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徐家的庶子,想多得一点战利品。

且随行回来的伤兵们异口同声,说徐家要独占战利品八成,余下两成才让将官们平分,小兵们根本没分到几个铜板。

为什么会被围住呢?

因为他们要搬运各种战利品,那位领兵的庶子,也只是个总旗而已,偏偏他上头没有将官,一群人就听他一个吆喝。

然后瞎指挥之下,不乱套才怪!

再说捐官,这种制度在前朝是很普遍的一个升官制度,为的就是补充国库里不足的银钱。

捐官时对买官的人无任何限制。地主、商贾且不必说,连流氓、盗贼等也无一例外。

按照捐纳制度,士民不仅可以捐官,而且可以捐封典、捐虚衔及穿官服的待遇。

自然没有了限制便意味着买官的人就多了起来,可是这官职是有一定的数量的,毕竟有官职就代表着需要支出俸禄,若是同等级的官职设置的多了,每年需要支出的银子便多了。

可即使如此,卖官对于朝廷的国库来说也是笔只赚不赔的买卖。

比如买一个相当于县丞这个级别的正八品等级的小官需要五千两银子,但其等级的薪俸每年只有六十两俸银而已。

品级更是小的不得了!

除非对方当一百年的这个小官,否则是赚不回这些买官钱的!

往上的话,贫瘠之地的知县,要一万两银子,可从七品的俸银才二百五十两,这得多久能赚回来啊?

且贫瘠之地,哪儿有油水可以捞呢?

虽然贵到离谱,可这世界上永远都不会缺少有钱人,而有钱人的数量,绝对会比这空缺的职位数量要多的多。

因此买了官不一定能立刻就当上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亦或者很长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这批人便如同官员候补一样,无期限的等待当官的机会。

所幸在本朝,这样事情并不是很严重,真正严重的时期是在前朝末年,上千买官人等待几十个职位的空缺,很可能这辈子都补不上去。

本朝开国之后,前朝的官员,自然是不会被承认。

但是这个捐官的制度却被保留了下来,只不过前朝萎靡的官场让本朝的人警醒非常,故而本朝的捐官制度被设定了很高的门槛。

第一要是官宦子弟,不能谁家阿猫阿狗都能拿钱买官。

第二就是身家清白,起码三代之内,不能有犯法之人。

第三要会读书识字,总不能连官文都看不懂的白丁来当官吧?

第四不一定保证能候补得上官职,别想将买官当成投资,前朝就是前车之鉴。

不过这些规矩对于平南王府而言,都不是事儿。

大少爷是个会读书的人,会试的时候,也是考中了一个……咳咳,同进士。

再由三老爷出面运作了一下,花了点银子,连京中都没去候补,直接就进了水军大营。

如今是水军大营,后路大军的文书,官职只有七品,但是很受人尊重。

因为后路大营,说白了就是后勤。

要说这个职位也够有意思的,原来的文书啊,为了出去捞钱,花费重金,从后路大营,挤去了前头,跟着徐家小公子,也就是那个庶子的那一支队伍,去捞金了,结果就死在了外面,没回来!

有了空位之后,三老爷再出面运作一番,就成了。

掌管文书的人,都是能读书识字的,而且他又是同进士,不管怎么说,在一群大老粗待着的兵营里,非常鹤立鸡群。

说是掌管文书,实际上,他手下有二十几个账房,五十几个打算盘算账的师爷,以及一百多给他跑腿的,他只管总领,偶尔会亲自出面,跟一些商家结算账目。

因为他出身好,名头大,谁敢欺负他,就是欺负平南王府。

所以有什么事情他出面,一般都会办的顺顺利利,风风光光。

整个平南王府没出息的爷们儿都是这样的安排,可能没出息的爷们儿多了点,所以……安排的也就多了点。

而且这活儿还是在亲爹的手下当差,三老爷是做总书记官的,后勤的调度归他管理。

大少爷的官职就是这么来的,虽然不太光彩,但是总是官身,吃上了官家的饭。

既然当了官,接下来就是成亲了。

三太太仿佛是再次复活了一样,整日里进进出出,忙活的开心又快乐。

跟二房的愁云惨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太太看三太太的眼神都淬着毒一样。

可惜,三太太得意的很,根本不在乎二太太的感受。

另外,王府的男人们也在一起嘀嘀咕咕,赵仁河因为年纪太小又是个庶子,倒是被排除在外了。

尤其是二老爷,现在他是彻底的蔫儿了,三老爷却解气的很,想当年,这个二哥没少欺负他。放豹锦驱毒+整理。

大哥自持是嫡长子,处处显露自己的大哥哥风度,并不跟弟弟们计较,但是二哥不同。

他顶不过大哥,就跟他们这一群弟弟们较劲。

他跟四弟、五弟没少受气,还找不回场子来。

如今二房倒霉了,四房五房嘴上不说,但是心里是高兴的,这两日没少跟三房亲热,礼尚往来的,那叫一个热闹。

不过二房也不是没有好消息,赵梦怀孕了!

三个月而已,但是也足够让徐家人在愁云惨淡当中,有了那么一丝喜信。

而三房这边,不到一个月,一切手续都办好了,各种走礼也都过了,定了一个艳阳高照的好日子,就把喜事给办了。

婚礼头一日,新娘的嫁妆就送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给三房长脸,这三房的大儿媳妇,带来的嫁妆整整五十六抬,不说都是金银珠宝,可也差不多了。

一般人家嫁闺女,也就四、六、八抬的嫁妆,富豪一点的十二抬到二十四抬的都有。

官宦人家的姑娘,根据品级的不同,从二十四抬到四十八抬不等。

有爵位的人家,也是如此。

但有高官、勋爵高的人家,女孩子的嫁妆就六十四、六十八抬。

嫡女的话,高一等,嫡长女再高一等。

三房的大儿媳妇是嫡长女,所以有了五十六抬嫁妆,其中有三房给过去的聘礼,也都折成了嫁妆,让女儿带回来,这就有一半的分量了。

再加上娘家给准备的嫁妆,就有了这称得上是十里红妆的架势。

正日子的时候,王府中门大开,迎了花轿进来,过二门后进了三房的地方。

拜堂的时候,三太太穿了件鲜艳明媚的石榴红褙子,下着折枝海棠松花色的马面裙,头上戴着金嵌红珊瑚如意钗,鬓边插了红宝石梅花式的珠花,耳朵上缀着一对赤金丁香花坠子,戴着一挂金镶点翠珊瑚坠领,整个人显得喜气洋洋的……终于是娶了大儿媳妇进门!

三房的喜事操办的也不错,王府么,就算是庶子的儿子成亲,那也是轰轰烈烈的,不少人来参加婚礼,门房那里早就换上了赵希伊的几个清客师爷去帮忙了,家里门房认识字有限,不可能记得清谁送了什么来。

等到热闹过后,整个平南王府依然是一片红彤彤,晚上的闹洞房倒是没有多过分,主要是几个堂兄弟起哄,不过被赵清几个红包打发走了,如今年纪最小的是赵仁河,他不去闹,赵清更高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