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90)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今天要回家去整理东西,换门,换窗台贴边,晚上不知道几点回来,明天的更新有可能延后,但一定会更足三章。

第198章 一团乱糟糟

“你可别煳弄你舅舅,这可是要有真才实学的人,那样的人都喜欢去科举,将来可比在军中出息。”海福龙也知道,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

可他也是真的没办法了。

大营里光是一群大老粗也不行。

随着官职的越来越高,海福龙不止自己学习,也更让手下人学习,无奈的是,他们没有一个好老师。

另外就是一些账册,文书,无人掌管,海福龙这段时间一直在踅摸人选,可没有找到合适的,尤其是这些东西里,某些是见不得人的,属于军事机密的,更是要找一个可靠的人掌管。

实在是没办法了,他才想到外甥,这乡试,恐怕有不少人,落榜了。

希望能找几个合适的人选,进了大营就是自己人了。

“不煳弄您,而且是算术高手。”赵仁河正色道:“还可以教导您的手下那些人,读书识字,还要学算数,免得被人贪污了自己个儿的战利品,都不知道。”

这个时候的军人,就不要指望他们能读书,能认识自己的名字就不错了,知道银子怎么算,就是能人了。

可在赵仁河眼里,差的太远了。

“有这样的好人?”海福龙有点子怀疑:“还能去我那地方?”

想当初,他想找个秀才去给手下教书,不求别的,字儿认全了就行,可依然没有人去。

哪怕那个秀才穷的只有两身好衣服,他也不去赚那份有丰厚束脩的活儿。

可气死他了!

“有,不止有,而且还是自己人。”赵仁河抿嘴一乐:“您放心吧,此事交给我去办。”

赵仁河当天晚上回去,就跟伙伴们说了此事:“谁想去军中?你们都是有举人的功名,可以一入军营就担任官职,虽然品级会低一些,但是在军中可以一展才华。”

“您是想插手平南水军大营?”宋大千消失了半个多月,后来再出现,他就拿了他原本的户籍册子,告诉大家,他现在是老哥一个,无牵无挂。

众人就知道他是了了自己的恩怨。

“也不算是插手,我们都是走的文科路子,但是有变的时候,还是需要武力保护自己的,我也不算是杞人忧天,就我们家那摊子事儿,早晚要被人清算。”赵仁河道:“何况我舅舅在大营里官职越来越高,他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

他更想有一个海军陆战队。

可惜,现在条件不成熟,他也只能先安插人进去,熟悉了军中一切再说。

“那我们兄弟去吧!”第一个响应的竟然是张大林:“我们兄弟俩本来就是在海边长大的,要不是遇到了海寇,我们俩也不至于失去父母亲戚与家园,军中我们也喜欢。”

赵仁河看了看他们兄弟俩:“你俩决定好了?要不,让大森继续考下去?”

“三爷,不用想了。”张大森摇头:“我们哥俩儿能考中举人,多亏了三爷您的鞭策,以及师爷爷的指导,要说进士及第,当官做宰,恐怕是为难我们哥俩儿了,到哪儿都是当官,不如在水军大营里,有舅老爷照顾着,我们俩一定能帮上忙。”

何况,他们哥俩儿这辈子都没想过能科举,能有功名在身,能有机会去水军大营里当官。

赵仁河知道,张大林是一个沉默寡言全能型的人才;他弟弟张大森,则是一个冲锋陷阵,敢打敢拼的战将型人才。

但是他们俩去,合适吗?

谁知道这个时候,一直不怎么冒头的夏月也举起了手:“我也想去。”

“你去了只能当个书记官,甚至是账房。”赵仁河知道,夏月除了识字读书考功名之外,最稀罕的就是算盘了,他随身带着一个金算盘,用金珠子当算珠,那是他的宝贝。

众人在中举之后,也都由孙应嘉举行了成人礼,各自都有了表字。

而夏月的表字,就是金匮。

愿意就是金色的盒子,一般用于存放比较贵重的或具有纪念意义的东西。

他还挺喜欢这个表字的,因为一听就很值钱!

“那也无所谓啊,我只是喜欢打算盘,写账册子,对了,三爷教导的那种借贷记账法,我很想试一试。”夏月,夏金匮道:“军中的账目肯定好玩。”

他们现在的账目太简单了。

“三爷你没有做生意,只是将店铺租赁出去,账面上干干净净,跟狗舔过的一样,没什么挑战性,我还是去大营里看看吧!”夏月的野心很大的样子:“何况,军中肯定有不少做账高手。”

他也想去会一会他们。

“既然如此,我也去帮一下舅老爷的忙,与他做个幕僚总可以吧?”郑月也开了口:“我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那好吧,你们四个去,先在那边摸清情况,然后才有所行动,不要怕花钱,我这里有的是钱,不够了就开口。”赵仁河现在是个有钱人了,因为他解元的身份,不仅有朝廷奖励的三千两银子,还有府中给的一千两银子的赏赐,以及各种礼物,他都收着呢。

“我们也有一点自己的积蓄,不过还请三爷给一千两银子的银票,那种一百两银子一张的,来十张,我们四个人,每个人兜里都揣两张以备不时之需,另外二百两,换成十两一张的小银票子,留着赏人用。”郑月立刻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再给我们一点您不要的各种小礼物,不要昂贵的那种,但是也不能太普通。”

“这个你们自己去库房里头挑吧。”赵仁河一指旁边正在数钱的腊余月:“钱找他要就行。”

外面的活动经费,赵仁河都让腊余月管了。

这里生日最小的他,自己承认没出息,就喜欢数钱!

所以他掌管了赵仁河他们这个“无名联盟”的钱库。

“除了要教导他们读书识字学会算术之外,还要教导那些军卒的德行。”赵仁河正色道:“要知道尊重长官,要知道爱护百姓。”

其实就有点军政委的意思,他好好地跟他们都叮嘱好了,才在第三天,他舅舅又回来的时候,去见了海福龙。

海福龙当然知道他们的底细了,更知道这些都是他那老丈杆子十分喜欢的徒孙。

挨着他的身份,这些孩子们都没认师父,认得师爷爷。

“你们四个说真的啊?”海福龙简直惊喜过头了:“跟我去大营?”

“是的,将军没有看错,我们四个跟你去。”郑月一拱手:“日后就跟着将军遨游四海,升官发财了。”

“好!好!好!”海福龙大喜过望:“好孩子们,有你们在,我可放心了。”

没有人比他们更可靠的了。

这四个人就跟着海福龙进了平南水军大营,因为四个人都是举人,又都是一百名之内的那种高材生,区区一个军的账册子,对他们来说小意思。

郑月成了海福龙的小幕僚,夏月在三个月之后,就将海福龙这一军的后勤全部拿下,包括账册、书籍在内。

而张大林跟张大森哥俩儿,却成了海福龙手下嫡系的总旗。

再说赵仁河,成了解元他也在努力的读书,另外,成为举人之后,他们可以关注到朝廷的一些政策和消息,邸报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官场的通告。

“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四者皆用“报”字,可见它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且《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从上面情况可以得到证实。

西方有不少人认为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在公元前五十九年所创建的《每日纪闻》,这是一种传递紧急军情的官报,但是这种报纸的寿命不长,不久就停办了。

就办报年代而言,我国的《邸报》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汉朝的时候就有了邸报),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

赵仁河才真正接触这个世界的一些政策。

还有朝廷的一些消息。

例如如今的天子,貌似有点子多情,对元后留下的两位嫡子,也不是很喜欢,正应了那句话,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

皇上在元后去世一年之后,就立了一个皇贵妃,倒是没有立继后的意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