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65)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唐寅唐伯虎?”赵仁河眼睛瞪大了:“那个点秋香的?”

脑海里不自觉地就想起了周大神的着名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来了。

“什么点秋香?”孙应嘉一愣:“你说说,什么故事,让你将唐伯虎,跟什么秋香凑到了一起?”

其他人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赵仁河咽了咽口水,他眨了眨眼睛:“那什么,听说当年唐伯虎……。”

当然,他是修饰过的故事,唐伯虎点秋香,最经典的就是“三笑”定姻缘。

要真按照周大神那种诙谐的作风讲述这个故事,这帮人还不得笑死啊?就这,一个个都笑得不行了。

《唐伯虎点秋香》又名《三笑姻缘》,说的是华太师的夫人,与其贴身美婢春香、夏香、秋香、冬香四香在船头观赏西湖美景,谈笑风生,吸引了正在苏州游玩的才子唐伯虎,唐伯虎对秋香一见钟情,痴迷不已。

为接近秋香而卖身进华府当书童……。

赵仁河平时说书讲故事都习惯了,这下子说的更是幽默,点缀一下之后,又是才子,又是高门华府,又是美婢的,不少来登高的人竟然也听了个入神,等他讲完之后,才发现好多人都在听呢,笑声大的差点掀翻了这观音阁的房盖。

尤其是其中那对子,对的无比巧妙,众人摇头晃脑了半天,品了又品,果然是绝对!

不由得议论了起来。

本来就是同一个府城里的学子们,加上赵仁河又认识几个同窗,一说,都是各个私塾和书院的,那就更好了,大家都是读书人。

谈论起来更起劲儿,他们并不知道何大根他们都是什么出身,不过因为府城很大,几个私塾他们也不可能都去过,只知道是读书人,自然就生了亲近之心。

一番谈论下来,倒是建立了初步的友谊。

这一日过得非常愉快,上去的时候累得要死,但是下来的时候就轻松了。

吃的喝的全都进了肚子,空酒坛子才多重?加上下山可比上山容易多了!

只是他不知道,王府里也有了变化。

本以为是好事儿,可在赵梦提出要见一见海夫人的时候,三太太的脸顿时就僵住了!

就像是红果果的站在人群里一样,众女的眼光看的三太太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连赵珠都忍不住低下了头,脸色惨白,手里的帕子都要被她撕碎。

这一屋子的夫人太太小姐们,竟然当着面就提起来海夫人,要见海夫人!

而不是见三房的太太,三房的嫡出女儿?

“怎么?三婶,我见不到海夫人吗?”赵梦不太高兴了:“本以为很贱的事情,要不,我去寒露居?”

二太太一甩帕子:“不用,叫人去请海夫人来就好,不过女儿啊,你找海夫人做什么?”

嘴上尊重的叫一声“海夫人”,但是心里还是当那打渔的是个妾室,这样的场面,根本没人想到寒露居那一位。

没看来的人,都是正室太太,嫡出的小姐们。

“当然是有些事情,想跟海夫人聊一聊,女儿在家的时候,都没跟海夫人多打交道,母亲,您可要帮我啊!”赵梦的话说的很明白,有正事要说,让三房的三婶识相一点,快把人叫过来。

只是三太太心里不高兴,这脸上的表情也僵硬了很多:“海夫人最近身体不太舒服,恐怕来不了。”

二太太不高兴了:“我怎么没听说海夫人身体不好?前天还看到李奶娘,说海夫人的娘家在八月十五送来了不少秋刀鱼,各个房都送了一些呢!”

“一点子秋刀鱼,二嫂就跟人这么好了啊?”三太太忍不住刺了一句。

“一点子秋刀鱼不算什么,可人家好歹送了,总比某些人,连个鱼刺我都没见到。”二太太如今儿子争气,女儿嫁得好,底气十足啊:“不过那秋刀鱼也挺好吃,还有鱼籽呢。”

其他人只顾着赔笑,并不掺和这样的事情。

四房跟五房的太太只是来看热闹的,剩下的女孩子们,也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赵珠看母亲吃亏,想开口说点什么,被身后的奶娘扯了扯衣摆,闭上了嘴巴。

奶娘满意了。

回头就教导她:“姑娘啊,你还未出阁,这种事情,少掺和,即便是三太太吃亏了,那不是二太太,还得求着咱们三房的人么?海夫人也是三房的人,是滕妾,越不过太太去!”

但是现在,她只能选择闭嘴。

这就是差距啊!

第179章 有个小事儿

寒露居

海夫人不用早起去请安问好,所以懒床了一会儿,起来之后,梳洗打扮起来,拿起一支碧玺珍珠花型银簪簪在头上,花心垂下的流苏尾端是三颗圆润的珍珠,衬得她的脸色越发好看。

以前她可没有这么好的东西,现在,她的亲哥哥是将军了,儿子也出息了,又不受府里太太的牵制,自己也有了身份,这日子才有了奔头:“你说,日后给小河找个什么样的媳妇儿?”

“当然是知书达理的了,少爷读书的人,找个武将家的闺女不合适。”李奶娘给她挑了一对跟着碧玺珍珠花型银簪相配的珍珠耳坠子,戴在耳朵上:“早饭吃点什么?小厨房那里有熬得鱼片粥,还有一些鱼酱,都腌制好了,没放多少盐巴,不咸,不然下次少爷回来又该吃的齁住啦!”

“他们就是好日子过得,我们那儿一坛子鱼酱,吃一年呢!”海夫人乐了:“那就吃鱼片粥,来点小菜吧,鱼酱就不吃了。”

“行,我让人去端来早饭。”李奶娘也没吃呢,这俩人处的姐妹一般,坐在一起吃早饭。

早饭当然不止鱼片朱跟两碟小菜,还有海鲜包子、凉拌的海蜇丝、泡椒海带根等等。

俩老姐妹别的没说,就在讨论儿媳妇的事情了。

吃罢了早饭,又在院子里熘熘食儿,看看太平缸里的鱼,缸里的碗莲,又瞅了瞅花房送来的金秋菊花。

“这天气冷了起来,花儿也少了。”海夫人看一朵花儿看的好看,用剪子剪了下来,随手插在了一个叫喜柯的丫鬟头上:“嗯,这个好看,你也好看。”

喜柯脆脆的道了一声谢,美滋滋的摸着头上的花儿,跟同伴们炫耀去了。

寒露居的规矩,只要干好了自己的活儿,其他的时间可以歇着,也可以跟小伙伴们玩。

女孩子能有什么玩的呢?

踢毽子啊,玩口袋的,再有就是一起做个绣活儿什么的,可以拿出去换点子脂粉钱,海夫人这里有一些不用的布头啊,或者剩下来的绣线,大家都可以捡来用,海夫人并不阻止。

只要不浪费,干什么都行!

倒是喜梅,从外面跑进来,告诉海夫人:“外面好热闹啊,二房的梦小姐回来探亲,还有姑爷跟着呢!”

“哦,那是他们的事情,我们不管。”李奶娘道:“中午吃什么?我看厨房那边有鲤鱼,要不做个红烧鲤鱼吧?”

这里是内陆出海口,有淡水鱼也有海水鱼,最不缺的就是鱼类了。

“行,再来一个熘豆腐泡儿!”海夫人想了想:“再汆个鱼丸汤。”

“好,再来个蔬菜饼子吧?”李奶娘道:“或者做个萝卜饼子?”

“蔬菜饼子吧,萝卜饼子吃完不雅。”海夫人小声的道:“晚上吃,就没事了。”

在被窝里就自己,放屁就放屁吧。

李奶娘被她逗笑了:“你呀!”

海夫人在李奶娘吩咐完午饭之后,叹了口气:“如今这日子,过得才叫舒坦,前些年那都是什么日子啊?看来还是有个娘家好。”

“是啊,你再看看太太,娘家倒了,如今连个年礼都不像样子,听说去年年底的时候,太太一式三份,送了三个哥哥家,一人一份年礼,千八百两银子的东西,结果过了年,那边的回礼只有不到二百两的价格,京中的一些时兴花样的布匹,还是细棉布的那种,以及一些北边的腊羊肉,牛肉干之类的东西。”李奶娘瘪嘴:“跟普通百姓家的也没什么区别了。”

“不能吧?”海夫人吃惊不小:“那可是京中大户人家!”

“什么大户人家啊?这都守孝呢,还以为是当官儿那会,能有点子钱捞?冰敬碳敬可没有他们的份儿,三节两寿也没人去的,日子可不过的清苦么。”李奶娘道:“何况这走礼也需要人手,还要准备好礼物,他们都在守孝期间,两重孝压下来,五六年呢,起复的话,不得花钱打点一二啊?岂能随便乱花钱,光顾着面子好看了,以后可怎么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