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63)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是,明年或者后年,大军动一次不容易,三年两次剿匪,时间不定,五年之内务必有一场大围剿,荡平周围上万里海面,靖海之后,战利品也最多。”海福龙道:“平时叫剿匪,大行动就叫靖海。”

他们也不是每一年都要集体出动,战利品也有的时候多,有的时候少,全看海盗们是否肥硕。

有的海盗抢劫远道而来的商船,上面的活物全部宰了,值钱的货物会被留下来,要么他们转手销赃,要么就自己消化。

有的海盗只喜欢吃的喝的,这是基本的生存需求。

他们囤积的也都是粮食,鱼干,以及柴碳,海上可以烧火的东西,最多的就是船,都是木头制作的嘛,但真正的柴碳可不多见。

除此之外,就是一些衣服,海上也有冷的时候。

海盗们又不会做衣服,更不会缝缝补补。

东西多少,名贵与否,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大家要公平公正,还要公开。

不然如何服众?

海福龙是草根出身,对于同样是苦孩子的草根阶层,天生就有一种亲和力,加上他为人大大咧咧却豪爽的性格,加上这“三正”的规矩,所以才能平衡两万多人。

换了那徐家的少将军,真的可以吗?

“你这两年都不要出海了。”孙应嘉道:“固守大营,或者在海边设伏,打杀那些偷偷登陆的匪人,出海就不要去了。”

“这……?”他没怎么明白。

“舅舅,你现在不大不小也是个南中郎将了,带着两万多号人,无法做到不损失一个的地步,而且上头对你恐怕有点子想法,你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你不出头,自然有人高兴,与你行个方便,你固守大营也是一份军功,战利品横竖少不了你的,该分润的军功也会摊在大家的头上,不然就会引起众怒,让那帮人去吧,等他们被海盗打垮,甚至是损失惨重的时候,就知道这点钱不是谁都能伸手拿的!”赵仁河虽然没当过兵,打过仗,但他逛了好几年的铁血论坛,军事论坛以及各种机械论坛。

嘴皮子上的功夫,没人说得过他。

他也只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可是这个时候,谁知道他光会动嘴皮子?

就连孙应嘉都看了他好几眼:“你这前瞻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赵仁河呲牙:“我也就眼光好而已。”

谦虚了一句,没人搭理他。

八月十五的时候,赵仁河回了一趟平南王府,王府自然还是那样的富丽堂皇,三房就有些沉寂了,也是,接连守孝都耽误了孩子们的婚事。

尤其是八月十六的时候,已经出嫁了的梦大小姐、哦,结了婚就该叫梦大姑奶奶了,派人来了消息,重阳节的时候,跟丈夫回娘家看看。

赵仁河知道,这不仅是回来看看的意思。

因为她不止通知了娘家,还特意跟三房单独的打了招唿。

搞得赵希伊莫名其妙:“这是什么意思?”

他跟二房的二哥感情还没有跟四房五房的弟弟好,因为三房、四房和五房都是庶出,大房跟二房是嫡出。

从小到大,都是什么好东西都是大房的,大房不要或者要不了那么多的就给二房,等到再有剩下的,才是他们三、四、五房平分。

偶尔父亲有个偏颇,也会给三房多一些。

小的时候,兄弟们比读书,比才学;大了之后,兄弟们比的是宠爱,比的个人妻子的家世,身份地位;年过而立,比的就是儿子们了,女儿的容貌,才情,亲家的身份高低……他岳家是倒霉了,可他便宜大舅子却扶摇直上,成了南中郎将,比他的品级都高了半级之多,且他手下就那五十几个账房和一百多个打下手的辅兵,便宜大舅哥那手下两万多人!

这才让三房没有落于下风。

在兄弟面前,他才能挺直腰板。

但是二房的儿子跟他可不熟,何况是二房的女孩儿了。

赵梦见到他,规规矩矩的叫一声“三叔”都是好的了。

一年到头见面得次数,一双手都数的过来,跟三太太的关系也不多好,人家有爹娘,又是嫡出的女孩儿,根本没多大关系。

出嫁的时候,也只是按照惯例,添了妆而已,没多名贵的东西,回门的时候也没说特意关注三房。

这次怎么了?

不由得,让赵希伊想不明白,就带着疑问,去了秋院,跟三太太难得的犯嘀咕了:“到底什么事儿啊?还要特意跟我说?”

虽然没表示什么,指定什么,但是那意思就很明显了,想要跟三房商量点子什么事情。

“该不会,是咱们珠儿的亲事?”三太太想的就可远了:“珠儿翻过年就十八了,过了年赶紧找一个合适的吧,她二房大堂姐嫁的就挺好,再给珠儿也找一门这样的婚事,岂不好?”

“给珠儿说亲事?”赵希伊想了想:“是么?”

“不然呢?就是清儿跟泽儿。”三太太道:“家里就这三个没说亲了,四房跟五房的都还小,不够说亲的年龄,咱们家老三还是个白身呢。”

赵仁河她看不上,平时是提都不提一句的,但是现在,她不介意说一说庶子。

“也好。”

关键时刻,还是利益至上。

赵希伊更是如此,他本就没什么主见,这会儿跟妻子气氛正好,三太太也不傻,抓紧这个机会,跟丈夫好说好商量的,破裂的感情缓和了一些。

两口子现在也不说什么感情了,嘴里一概都是孩子们,

大儿子二儿子大女儿,这都是事儿啊!

至于赵仁河?

赵希伊还是下意识的觉得,庶子就是庶子,正事上找不到他,所以八月十七就让他回城里读书去了,家里的事情用不到他来操心。

赵仁河也不滞留在家,而是痛快的走人了,他走了,赵仁清跟赵仁泽都很满意他的知情识趣。

赵仁河回到府城就继续自己的求学生涯,因为前年渣爹给他打了一副“铁手腕”,他一直带着在墙上悬腕练字,后来所有人都这么干,他就一口气给每一位小伙伴在内,都给打了一副铁手腕,要不是他出身平南王府,这么多铁手腕,人家铁匠还不一定给打呢。

这年头,茶叶、盐巴和铁器都是朝廷管控的东西。

茶叶跟盐巴还好,只是不许走私给外族,尤其是北地关外,严禁走私。

铁器就更是如此了,火器民间就不会做!

赵仁河在府城,重阳日是去舅舅家过的,孙应嘉带着所有人一起去爬了府城外最高的那座观音山。

此山外表酷似观音像,是周围山峰里最高的一座,且山路陡峭难行,山顶却是平坦一片,有几位文人雅士,曾经出资在山顶修建了观音阁。

是一座占地只有一顷左右的阁楼,三层,八面,可以观赏周围的风景,乃是不少人重阳登高的去处,只是仅限年轻人。

老年人是上不去的,那地方太陡,有的拐角处,只有四人并行的狭窄栈道,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开辟出来的,女子妇人就更别提了,小孩子也不行。

一伙人里,赵仁河也背了一兜子的水果,其他人不是背着新鲜的茱萸和盛开的菊花,就是背着各种酒水、食物以及蒲团、矮桌和桌布。

“这可真是遭罪啊!我没事儿提什么野餐?”赵仁河恨不得抽自己一嘴巴子。

“而且你还点菜了。”何大根自己背了一篓子的猕猴桃。

“对,我还点菜了!”赵仁河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我的妈呀,我也太不自量力了。”

“你还要求有酒喝,后头那俩一人一坛子的菊花酒!”何大根指了指后头张家兄弟俩,张大林跟张大森,一人背了一个小架子,架子上用绳子固定了一坛子酒,起码二十斤。

换成别人早累趴下了,他们哥俩儿却嘛事儿没有。

都是这二年来,孙应嘉让他们不止外练筋骨皮,还内练一口气的结果。

可怜赵仁河,因为不适合练武,他也就只能内练一口气了。

但是终究体弱了一些,不如其他人练得好,何况他白天没时间,晚上除了教学之外,还要学习,他有一张密密麻麻的课程表,一天十二时辰,他规定有五个时辰是自己休息的,其他七个时辰,真的没有一天是浪费掉,全都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考取举人功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