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59)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王妃娘娘知道这个事儿,可珠大小姐也不是她的亲孙女儿,她才懒得管这等小事。

王爷更不用提了,谁会跟他说后院里的那些事情?

世子妃娘娘也不会管,她自己没女儿,小妾生的女儿还在学走路呢。

“幸好我生的不是闺女,不然非得急死不可。”海夫人道:“可怜两位姨娘了。”

两个庶出女孩儿,只比赵仁河小了一岁而已。

如今也是十三岁的小姑娘了。

赵仁河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在书院里上课,下午就跟徐泾山长请了假。

徐泾算是知道平南王府的人,他摸了摸自己的脑门儿:“你们家这也真是……你也辛苦了,给你三天假,回去之后还得回来读书,你已经十四岁了,明年就要科举,起码一个秀才是要考一下的,中举的话更好,到时候你十七八岁,中举了也好说亲。”

“您想的太长远了。”赵仁河哭笑不得:“我的嫡母现在卧病在床,就算不用我这庶子侍疾,也得回去看看,我父亲也很伤心。”

徐泾放了人,赵仁河就去跟舅舅家说了一声,孙应嘉也给他放了三天假,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着人,唿唿啦啦的跑回了平南王府。

平南王府还是一如既往,但是回到三房的时候,气氛就不对了。

第174章 悲哀的三房

赵希伊看到三个儿子前后脚的回来,知道他们兄弟三个是没有相互通气,心里很不高兴,一点团结的意思都没有,不是说“兄友弟恭”么?

可是他在儿子们的身上,从来没有看到过“兄友弟恭”的场景,甚至是他们在一起的时候都很少,除了逢年过节之外。

他跟儿子们身边的人都有问过,兄弟三个人,从来没有在城里,聚到一起的时候。

大儿子,跟二儿子,偶尔聚在一起,也是喝个花酒,或者聚在一起,跟一群人开个诗会,做个对子。

从来没有带过三儿子!

“父亲。”赵仁河看到赵希伊的时候,吃了一惊,赵希伊憔悴了不少,头上都见了白发了!

“都回来了?去看看你们的母亲。”赵希伊道:“她很伤心。”

这次是真的伤心了。

他能体会到,多年夫妻,他知道妻子最大的靠山,就是京中的娘家。

只是现在,京中的娘家是她大哥说了算,是她大嫂掌中馈,她跟大哥大嫂的感情,从节礼上就能看出来,不那么好。

兄弟当家,跟父母当家,是不同的,赵希伊只是联想到了自己,物伤其类罢了。

“是。”哥三个难得一起去了秋院。

海夫人也在,虽然说三太太没点名要她来侍疾,但是海夫人不能不有所表示。

她来了,还带了五盏燕窝,八条干海参。

不用侍疾,也得送点补品给三太太,以示自己这个滕妾,当的非常安稳且没有野心。

不然该有人敲打她了。

但是见到儿子是意外。

她还不知道儿子回来了呢。

赵仁河也没来得及跟她说。

一回来在七号院安顿好,就去见了渣爹,又被渣爹打发来秋院看嫡母。

“我们来看看太太。”赵仁河看了一眼嫡母:“太太节哀。”

马静本来是一个美丽的少妇,赵仁河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这位嫡母的时候,她真的很好看,比自家亲娘可要漂亮多了,人家有嫁妆,气度和打扮上,就比海夫人好。

可是现在,马静穿着一袭秋香色的不带任何绣花与珠饰,素色的衣裙,头上勒着个白色的抹额,神情疲惫,毫无精气神儿。

床边坐着的是珠大小姐,旁边立着的是两个庶女,旁边的秀墩子上,坐着海夫人,海夫人身后站着俩小妾。

加上他们三个,一家人差不多聚齐了。

三太太心情不好,脸色蜡黄蜡黄的,看着济济一堂的人,勉强笑了笑:“都是大人了,很不必为我担心,这父母之恩重,一朝离去,我这心也跟着撕裂了一般,可惜山高路远,无法成行,不然真的要回家奔丧,看父母最后一眼……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

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哭的赵珠也眼泪直流:“母亲……。”

看着眼前青春靓丽的大女儿,三太太这心啊,油煎一般,女儿都十六七了,还没个婆家,摊上守孝,难道要十八九才能定亲嫁出去?

现在这年纪,找婆家都不好挑了,再过一年,可怎么办啊?

按照大顺律规定,这女孩子过了十八岁要不定亲的话,可就不好听了,过了二十岁要还没成亲,那就要强行婚配了,不然要缴纳罚金。

虽然平南王府不差这点钱,但是名声可就全毁了!

“我苦命的儿啊!”三太太抱着女儿一顿痛哭。

两个小妾也悲悲切切,大小姐的亲事都难,她们俩所出的女儿,又能好到哪里去?

唯有海夫人淡定自若的拉着儿子,让儿子站在她身边。

看着儿子仿佛没有多瘦,穿戴上素净的很,倒也没什么要说的,何况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

哭了半晌,才消停下来,自然有人伺候这群女人洗漱,重新梳好头发,正好赵希伊也过来了,看到满屋子的人很满意:“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你们哥三个也看到了,太太心情不好,你们也别杵在跟前儿闹腾她了,都回去吧,明儿就回去书院上课,今年考试是不行了,明年吧!”

这就几句话,打发了三个儿子回去,另外,海夫人也走了。

两个小妾如今敢当着赵希伊的面,也跟着海夫人走了,都没给三太太一个留恋的眼神。

三太太想要计较,又碍于丈夫就在跟前呢,忍下了:“珠儿,带着你两个妹妹回去夏院吧,母亲这里无事了。”

“是。”赵珠哭了一通,也不舒服呢,她已经长大及笄了,却连个亲事都没定下。

心里有事情,脸色也不好看,恹恹的跟父亲母亲告辞,带着两个庶出的妹妹回了夏院。

留下夫妻俩不知道说了什么。

海夫人倒是一出门就欢喜了很多:“你回来,今天晚上来娘这里用膳,我让人给你做点好的补一补。”

“知道了,娘,我去洗漱一下,就来您这里用饭!”赵仁河也高兴:“舅舅说三月就要出去剿匪,二月在家没事可做,就跟着大表弟一起被孙先生收拾,可惨了,学的还不如大表弟快!”

“少笑话你舅舅,他一个将军,认识点子字就行了,还真的要去考个举人是怎么着?”海夫人乐了一下:“回去吧,让大根回家跟他娘亲近亲近,你们这俩臭小子一跑出去就没影。”

“知道了,娘!”赵仁河赶紧回一趟七号院,他那里也要管一管,虽然有亲娘照顾,但是他回来住一夜,那些留守的人们,一个个上赶着巴结,希望可以跟三爷去府城伺候,而不是守着这么一个空屋子。

只可惜,赵仁河不是不愿意带他们,而是不能带他们去,他那里的秘密太多了。

孙应嘉那么聪明的一个奇人异士,都不问他什么,但是却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尤其是他教导自己那群人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起听课呢,也不知道谁是师父。

何大根回到家里也很高兴,虽然离开母亲没有多少天,但是能见面自然是高兴的了。

李奶娘给他在伙房那里借了个灶台,做了点好菜回来,炕桌上摆着四道菜一道汤。

一大盆米饭,娘俩儿对着坐好,何大根抱着饭碗吃的满嘴流油。

李奶娘照顾他吃饭,自己没吃多少,吃完了饭,又给儿子拿了一壶果茶来:“你在那里怎么样啊?三爷的学业如何?”

“好,好着呢!”何大根不在乎的道:“先生都说三爷学得好,估计十五岁就该科举了。”

“那就是明年?”李奶娘一愣:“急了点吧?这才学了多久?”

正儿八经的上书院攻读也才二年多而已,上小学堂的时候都十岁了。

“可以了,三爷的学问没问题,您是不知道,我听先生说,三爷要是考试的话,案首都有可能拿到呢,只不过三爷觉得自己还小,出那个风头不好,就想着晚一年再考试,正好,这不来了孝么!”何大根可能是因为面对着亲娘,就放松了一些:“再说了,大爷跟二爷虽然是秀才了,可连个廪生都不是,三爷要是考个小三元回来,家里那位还不得红眼病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