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37)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两个青年都及冠赐字了,一个赵仁清,一个赵仁泽。

偏偏因为连年守孝,国孝家孝的混着来,蹉跎了青春年华不说,考试也没考好,亲事上更是磕磕绊绊。

母亲不知道科举的艰难,竟然要他们俩会试的时候,去京城北围,顺便相亲。

他们俩就算是去北围,万一也榜上无名,亲事岂能好了?

万一榜上有名也不安稳,要是后头同进士了,还不如名落孙山。

三年之后再战会试。

但是亲事就……。

正满腹牢骚呢,这就被亲爹抓了个正着,真要在书院里住了,日子可怎么过?

偏偏亲爹还一直戳痛脚,真心是水深火热。

可惜,赵希伊是什么人讷?说一不二,两个嫡子不出息,难道日后他要指着庶出的小儿子过日子吗?

可怜见的小儿子,才多大点子?第一次来府城,对哥哥们敬仰期盼无比,却见到了这么一个场面,心里失望之极还要给两个不争气的哥哥求情。

一时之间,对小儿子怜惜的不得了:“你也别劝我了,他们不争气,就得好好地修理,你乖,吃饭吧,吃完了,再去看看宅子收拾的怎么样了?”

赵仁河见事情已经差不多了,俩哥哥起不来,被下人搀扶着起来去收拾东西,预备着去书院里“苦读”了。

早饭很丰盛,赵仁河吃的饱饱,便跟着渣爹,去了前头的平南县书院。

两个哥哥早已经是在平南府书院里,“寄宿读书”了,跟赵仁河不是一个书院。

但是书院里,有不少跟赵仁河差不多大的赵氏子弟在求学,倒是能照顾一下赵仁河。

网页订阅啊!

第157章 京中来的讣告

平南县的书院,不大,三进的套院,以及后面的住宿区,加在一起也不到百亩地大,但是里头的学生很小。

从八岁到三十岁都有,超过三十岁,书院就不收了。

因为那就没有读书取士的可能,还不如在家好好过日子,或者教导儿孙努力。

书院的东边是小书斋,只给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启蒙,走读,因为这里没有照顾小孩子的精力。

西边的大书斋,则是给十二岁及以上年纪,尚未有功名的白袍书生授课,这是准备科举入仕的人,才会在这里读书,每日研读的东西很多。

中间的院落,第一进是接待访客的,第二进乃是一个很大的庭院,可以站下所有的学生,是山长(即校长)发布消息,训话的地方。

三进则是挨着学生们的斋房,这里所说的“斋房”不是说寺院那等出家人之地,而是书斋的“斋”,就是学生们自习的地方,交流一下学习心得,自习室的意思。

过了这排斋房,后头就是寝室了。

寝室东边是伙房和饭厅,西边是洗漱的水池,水池后头则是沐浴间。

公共卫生上很讲究,另外还有专门洗衣服的地方,当然,要想不自己动手,就得请这里的洗衣婆子们帮忙,是要花钱的!

赵希伊带着赵仁河过来,山长亲自接待。

山长虽然不姓赵,但是山长的亲娘姓赵,媳妇儿也是姓赵的!

“徐泾山长,乃是你族姑母的儿子,我也要叫一声表兄,你要叫表叔才是。”赵希伊牵着小儿子的手,跟徐泾山长道:“泾表兄,这是我的第三个儿子,赵河。”

“哦,是小河啊,听优表弟提过,这次进来是想攻读一番?”徐泾虽然是“表兄”,但是徐泾年纪可比赵希伊大多了,且头发花白,胡须雪白,一副老学究的样子。

穿着非常朴素的山长长衫,头戴璞帽,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

“是,不过他还小,才十二岁,我在外面的宅子,让他住,加上海将军的荡寇将军府也在外面,平时放假了可以去那里看看,就不麻烦书院了。”赵希伊说的很委婉:“但走读也要有规矩,有常随跟小厮陪他上下学,出去玩耍不读书可不行,得您多多关照。”

“看你说的,自家孩子,我不看着点,能行吗?”徐泾摸摸胡子:“来,带你们看看书院。”

“书院有所改动吗?”赵希伊道:“当年我可是在这里上过学的。”

“你上学那会儿都什么时候了?”徐泾笑道:“现在书斋那边啊,又加了不少新的书籍,还有几个孤本,不少学子抄书抄的都入迷了,还有后头的伙房那里,新增了两个小灶,学生们要是实在馋了,还可以花点小钱,去小灶那里买两道炒菜,肉的,或者炖一锅鱼也成。”

其实改建的也就那么两处,还有就是宿舍重新装修了。

显得焕然一新,里头的衣柜、床榻和书桌都是新的!

不过虽然是新装修的,家具也都是新的,但是在赵仁河看来,果然不如家里稍微有点头脸的大丫鬟,住的地方好。

或许是男女有别的关系,男人住的地方,简洁宽敞即可。

丫鬟们的住处,不说熏香,锦被棉裘,绣花枕头,样样都精致。

这里的床榻就是普通的样子,就连褥子,也是两层薄薄的褥子,再有就是上面铺了干净的床单,床单是土布的料子,上头再是一层凉席,一个凉枕,一层同样是土布的夏被而已。

王府里头的粗使健仆才用这些东西,稍微有点脸面的丫鬟都不用,细皮嫩肉的丫鬟们,床单都是细棉布的,而非土布。

土布粗,耐磨,价格便宜,细棉布的柔软,细腻,贴肤,又透气,价格中等。

但是很干净,赵希伊甚至带儿子去了一趟茅厕!

没有赵仁河印象里的那样肮脏,茅厕更像是九十年代的卫生间,一条粪坑,但是自带流水冲走脏污,很不错,赵仁河很满意。

王府里的主子们,专用的茅房就是不太起眼的角落里的抱厦,用的马桶每次用完都会有人在你看不见发现不了的时候,给你换个新的,屋子里的角落堆满干花,味道清新自然。

赵仁河意识到,这又是穿越前辈的杰作,没搞出来冲水马桶,搞出来冲水公共卫生间了。

看过之后,又看了看书院读书的地方,他应该算是大班的学生,但是年纪小,这里分三个班,一个是初级的,就赵仁河这样的学生。

中级的班,是一个真正的学习班。

高级的班,那就是冲刺班了。

为了考秀才而准备!

秀才试每年都有,年年不间断。

观察了半天,中午在书院里吃的饭,大锅饭。

乱炖海杂鱼,土豆炖豆角,小鸡炖粉条,山东大拌菜,一道菠菜鸡蛋汤。

主食就是粗粮蒸饭。

玉米豆子掺的大米饭,蒸熟的大锅饭。

这样的家常菜,别人吃的很香,但是出自王府的人,却吃的有些食不下咽。

赵仁河终于知道,为什么渣爹不喜欢吃鱼了。

这沿海地区啊,海鱼最不值钱,他感觉去哪儿,只要有大锅饭,就有这道乱炖海杂鱼!

而且这海杂鱼没有什么别的味道,就一个字,咸!

其他的菜也没什么好滋味,勉强吃完,将就着吃饱了肚子,跟徐泾告辞。

出了书院,他们回了大少爷住着的地方。

兄弟俩已经走了,带着行李,一个下人都没带……也没下人给他们带。

赵希伊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叹气不已:“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被惯成了这样?”

以前在家的时候,两个孩子学习的确很好,德行也十分君子。

怎么出来才多久?

在外面求学,不说艰苦朴素,可也不至于,一个调戏美婢,一个召了粉头取乐。

简直枉读圣贤书。

“父亲,两位哥哥也许只是年少风流而已,您别生气了,他们都是秀才了,日后难免有些时候,需要应酬,我听舅舅说,他也不喜欢那些打扮的妖精一样的女子,但是没办法,要应酬嘛!”赵仁河笑呵呵的道:“以后小河也会要应酬。”

“你敢!”赵希伊气坏了:“小小年纪,想什么呢?”

“没有啊,到时候我就不应酬,他们喝酒我吃菜,他们取乐我只看着,君子动口不动手。”赵仁河乱七八糟一解释,倒是把赵希伊逗乐了:“好,你以后不应酬。”

父子俩在这里没什么事情,又去东市看了看。

东市比西市更繁华,买卖东西更好更多更贵。

第二天才打道回府,傍晚到了王府,赵仁河即回到自己的院子里换衣服,然后去见海姨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