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31)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差一个色号呢。

就这样,赵仁河去找渣爹,赵希伊看到三儿子已经穿戴妥当,就摸摸他头上的发:“一晃眼,你都这么大了。”

“父亲,什么事儿啊?要叫我来陪客人?大哥二哥不在家,也轮不到我来吧?”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小爷有好多事儿要办呢。

“是个京中来的信使,乃是两位勇武的侍卫大人。”赵希伊道:“你不是惦记九殿下吗?他们都来自京城,天子脚下,御林军中的好手,应该是在宫中执勤过的,会有那么一点子消息。”

“是吗?”赵仁河心里不信,但是面上不能表露出来,不过他更好奇的是:“他们是御前侍卫吗?御前带刀侍卫?”

“你还知道这个?”赵希伊没想到小儿子连这个都知道。

“听九殿下提过,哦,还有看戏文里头也有哦,很威风的,还有那个包公案里头,那个展大侠……。”赵仁河把一个十二岁孩子对古代陌生的侍卫们的好奇,展现的淋淋尽致。

“小孩子样儿!”赵希伊带着他出了书房,徒步去隔壁的饭堂:“这两位乃是大内侍卫营里出来的,在御林军中挂职小旗,专门递送重要文书,机密之人,乃是勇武过人之辈,你可不能怠慢,不许没大没小……。”

正说着呢,父子二人进了屋,刚坐下来,两个穿着禁军服饰的侍卫,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二人长相俊朗,身材修长,衣服也很特别,赵仁河没见过,倒是这一身衣服,显得人更英武一些。

齐齐抱拳,行的是军中礼仪,叫的也是军中的称唿:“总计大人。”

赵希伊是军中总书记官,正五品官职,大家都u习惯称为“总计大人”。

因为总书记官不只是记录军中往来信函、军令等等,战时这军功也是最终统计上来,他给整理上报的,所以一般军中人都喊“总计”。

“两位来了,请坐,请!”赵希伊乐呵呵的道:“这是我小儿子赵河,因为没见过侍卫大人,就磨着我非要跟来看看,两位别见怪。”

赵仁河虽然心里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但是对“禁军”啊,“大内侍卫”什么的还是很好奇的,眨巴这一对大眼睛,小脸儿微红的看着这俩人:“你们是大内侍卫吗?跟展昭一样?”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乐了:“不是,我们是禁军侍卫,负责传递重要公文,信函以及各种贵重物品,此次是上头的命令,走正常驿站的话,到平南王府这里都得三月之后了,若是专门递送,则一个月就可以。”

所以他们是专门跑腿的啊!

赵仁河笑嘻嘻的扯了扯渣爹的胳膊:“父亲,用膳吧,正好,今日大厨房那边有好吃的多宝鱼进上来!”

“好,两位请坐。”赵希伊介绍道:“这位是徐尧徐小旗,这位是林远林小旗。”

“两位大哥好。”赵仁河倒是不客气,他十二岁了,也是一个小大人了,且这两位看着极年轻英俊,跟自家的渣爹不是一个年代的人。

倒是看着比自家大哥也没大多少。

“三爷客气了,我们来也是有公务在身。”俩人不客气的坐了下来。

外面的人流水一般的上菜。

都是本地特色菜,沿海嘛,他们来了就得上海鲜,鉴于运输条件有限,内地吃到海物的时候不多。

所以这里吃的都是一些新鲜的海产。

上了一桌子海鲜,以及五个笼屉的海鲜包子。

听着很多,其实海鲜包子一笼屉就五个,五个也才二十五个,对面坐着的俩人是真不客气,吃起饭来简直是“风卷残云如卷席”啊!

赵仁河给俩人分别盛了一碗海鲜蘑菇汤,人家用喝酒的姿态干掉了,一口酒没喝,光顾着吃了!

又因为食不言寝不语,没得说话机会。

赵仁河最小,却是他在照顾三个大男人。

本来他就不怎么饿,再说生在这里,靠海近一些又是王府,什么海味没吃过?

从打能吃饭开始,他也吃了十年之久,也吃够了。

只自己吃了点东西,又忙着给俩不太会吃海鲜的人说怎么吃,又要照顾自己的渣爹,奇怪的是,平日里吃饭,七八个人伺候,这次吃饭,一个人没有!

就连渣爹都是如此,倒是门口站着的都是婆子,没有年轻的媳妇子,更没有貌美的丫鬟们。

没办法,这里他最小,只好发挥餐桌精神,照顾好三个大男人。

赵希伊倒也想照顾儿子,但最多是给儿子夹点菜,再夹个海鲜包子,就算完事了。

其他的时候都是儿子在照顾他!

这让赵希伊非常享受,小儿子长大了,都知道照顾他这个当爹的了。

吃饱喝足了之后,三大一小转移去了旁边的小花厅里,有仆妇上了姜茶与红糖糕。

“喝一点姜茶,吃一些红糖糕,不要以为这是女眷们的东西,海鲜性凉,你们内陆来的吃不太习惯,当心晚上闹肚子。”赵希伊让两个人不要嫌弃:“纵使我们这海边长居住的,也偶尔吃一顿姜丝肉,来一些鲜姜饮。”

俩人本来不想喝这个女气十足的东西,但是听总计大人这么说,立刻就明白,这是为了他们好。

话题打开,就是聊一聊本地特产,自然是海里的东西。

他们没见过啊,也好奇呢!

赵仁河没去过京中,也好奇,京中都有什么?

聊着聊着,气氛好了,赵希伊才开口问起此次请封的事情,两个人八成也知道会被询问,早已准备好了。

“其实这事儿在宫里也不是秘密,我们的总旗当时就在场,据说前来平南王府的人回去,将那风铃给了九殿下,正哀伤不休的九殿下终于安静了,也肯吃东西,这孩子骤然没了亲娘,狠狠的哭闹过后,又开始吃不下东西,幸好府里有送去的各种紫菜,做了浓汤给殿下,可怜的,也是让人心疼,皇上劝了好久,他只是不吃饭,哭的眼睛都流不出来眼泪了,太子殿下也悲伤过度……病倒了,后来看了三爷给的劝慰信,这才不再钻牛角尖,只是那风铃,被九殿下亲自放在了皇后的地宫里,挂在皇后地宫宫室的通风口那里,每日都有风吹过,他才不再悲伤。”

赵仁河听的目瞪口呆,他是没想到,还有这一出?

他当时选择那个风铃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那东西比较别致,又很适合。

谁知道会对九殿下有那么重的影响啊?

事后皇帝亲自询问了方女官,知道平南王府的女眷们对大行皇后很尊重爱戴,又顾念大行皇后的音容笑貌,不由得感叹万分。

正好看到了平南王府的折子,其中就有三房的谢恩折子,以及两道请封折子。

谢恩折子他看了,请封折子,只看了请封滕妾的,想着海姨娘,应该就是方女官说的那个,不幸的良家女子,又有人提起靖海的时候,海福龙的表现不错,皇帝就真的给批了!

还写了十六个字的评语,因为这个,三太太的请封也很快就通过了。

然后一起发还回来,还怕时间晚了,平南王府等得着急,派专门人送来的,正好,他们领了这个美差,来南边吃海鲜。

原来是这样!

爷俩儿心里都明白,这就是个赶巧的事儿。

聊完了天,已经是晚饭时间,又吃了一顿晚饭,这次依然是海鲜,只不过换了一桌而已。

两个人吃的非常开心,不过还是没有喝酒。

等送走了两个人,赵希伊就立刻让赵仁河回去:“父亲还有事情要忙,你去吧。”

“好的,父亲不要熬太晚,对身体不好。”赵仁河关心了一下渣爹,然后就回去了。

已经晚了,他不太方便去后院看海姨娘,就在七号院里跟大家开了个小会,说了此事的来龙去脉。

“我们海姨娘跟三爷就是老天眷顾!”

这事儿赶巧的很,众人都觉得挺好。

“此事没什么,就算是完结了,还有一事,三老爷给我住的那个小院子啊,不能有外人,那一家子是他的人,我们有个什么事情,他就能立刻知道,何况那家人我们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儿?”赵仁河道:“品行好不好,又不是我们自己人,得想个法子,清理一下那院子。”

“清理院子简单,但我们这么多人过去,住的挤挤巴巴,哪儿有地方锻炼呢?”这是丁大力跟何大根的想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