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王府凭男记(116)

作者:初吻江湖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关键字:平南王府凭男记,初吻江湖,赵仁河,李钊,宅斗,官斗,宫斗,争天 别人穿越,他也穿越,别人不是嫡子有为就是庶子崛起,他呢?是嫡子庶子的庶子……孙子!王府很大,五世同堂,作为一个连炮灰都不够资格的小透明,一个现代写手的古代穿越之旅,究竟是将人都宰了自己当王爷好?还是分府出去另立门户?这是个难题……另外,为什么要他养个包子啊?还有包子他爹也贴了上来。点击展开

说的三太太顿时脸色就变了。

“你也说了,你儿子都十八九,眼看着就及冠了,你还跟她们计较什么?”

“我不甘心!”三太太深吸一口气:“我是马家的嫡女!”

“那你当时不该嫁进来啊?”王妃娘娘都被气笑了:“出嫁从夫,这四个字你到底知道不知道什么意思?”

“我!”马静张了张嘴。

“别再折腾了,你们的事情我本来不想管的,这都眼看要做婆婆的人了,可你也别太作,别忘了,你怎么对待庶子,我就可以怎么对待你男人,莫要惹恼了本宫,惹恼了本宫,我就找个跟你差不多的女孩儿,赐婚给你大儿子,到时候那女孩儿是什么出身,可就由不得你了。”王妃娘娘不爱跟她多废话:“你对付那个庶子之前,想一想你男人的出身,别以后没脑子的瞎乱转,你这名声,谁乐意将女儿许配给清儿?有你这么一个婆婆在,儿媳妇不知道要受多少磋磨。”

马静傻眼了。

“还有,以后说话嘴上有个把门儿的,也不要被下人给忽悠了,你当陈三儿家的是个好人,殊不知当年王太妃是想将她赐予老三当妾室的,只不过老三自己在外找了个良妾回来,王太妃一气之下就将此事给免了,曲如柳当年那也是风姿绰约,一个副小姐的架势,后来无奈之下,年纪大了,这才嫁给了陈三儿,但是她跟你一样,不想认命,却不得不认命,当年海姨娘坐月子,她没机会去送赏赐,后来你家的小三儿满月,她就趁机去了一趟,穿着大红的衣服,啧啧啧!是示威呢?还是显摆?别人惦记你男人十几年,你还当她是个宝贝?”

马静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好了,多说无益,你要是还想闭门思过我也不拦着,明儿就派人去给你教导礼仪,你在秋院待着吧。”王妃娘娘挥了挥手,自有婆子上前来,扶着三太太,想让她跪安退下去吧。

谁知道马静一下子就自己站起来了:“闭门思过就不必了,儿媳妇自己回去想清楚,不麻烦王妃娘娘了。”

说的还挺硬气,实际上,她已经服软了。

同样是为娘之人,自然知道王妃娘娘所说的事情,完全有可能,为了儿子着想,她不得不服软。

王妃娘娘也不在意她的态度。

打发走了之后就算完事了。

反倒是跟金嬷嬷道:“你去选四匹缎子,找两根精致一点的钗,送去海姨娘那里,就说我赏她的,另外,告诉大厨房那边,给海姨娘每日多增加一只鸡,或者一只鹅的荤菜,鸭子也可以,这些小家禽,或者大雁、鹅雁之类的野味,不要为难他们娘俩儿。”

“王妃娘娘您真是慈悲心肠。”金嬷嬷乐了:“海姨娘其实也挺苦的,听说当年是因为她哥哥去应征了,她一个人在家过不下去,又被一个纨绔给缠上了,不得不远走他乡,结果在县城里被那纨绔派人纠缠,慌不择路之下,撞上了三老爷的马车,这众目睽睽之下,滚到了一起,不得不给人当个妾室。”

“这件事情知道的人少,你怎么听说了?”王妃娘娘好奇了。

“嗨!还能是谁?三太太么,这不是那个海将军找上了门来了,海姨娘有了儿子,又有了靠山,三太太坐不住了,就把当年的事情又翻了出来,意思是说,海姨娘有赖上三老爷的嫌疑。”说白了就是败坏海姨娘的名声而已。

“她啊,也不想一想,海姨娘一个妾室,能有什么名声好败坏的?她乃正室夫人,名声不比海姨娘重要?再说了,这正在给孩子们相看的时候,她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孩子们想一想啊!这都多大了?连一门亲事都没定下来,整天不知道在想什么。”王妃娘娘抱怨连连:“这马上就开始准备给海儿成亲了,可不能闹出乱子来。”

主仆二人说了一阵子话,金嬷嬷是在海姨娘用晚餐之前,将赏赐给海姨娘送了过去。

海姨娘看着赏赐有点堵得慌。

“好了,上头有人给你撑腰,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这个姨娘老实巴交,安于后宅,王妃娘娘很满意。”李奶娘道:“虽然现在看似她是正室太太,可不如你受宠啊,这王妃娘娘都给你赏赐来安抚你了。”

“我知道。”海姨娘瘪了瘪嘴吧。

此事就当过去了,但是海姨娘却把赏赐的四匹锦缎,给后头两个姨娘,一人送去了一匹,还有一人两根银簪。

王妃娘娘赏赐她两根漂亮的金钗,她不能转送人,但是可以送自己的东西给两位姨娘。

赵希伊知道此事之后,越发的感叹,跟余婆子说了这么一句话:“要是花娘的性格,跟太太换一换就好了。”

余婆子自然不会多说,但是喜兰姑娘不一样啊。

三太太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情,气的又摔了好几件瓷器。

大过年的很不吉利,果然,正月十八的时候,好好的女儿,在夏院里病倒了。

说是着凉,高热不退。

这会儿三太太也不找三位姨娘的不自在了。

整日在夏院里照顾女儿,让赵仁河他们总算是松了口气。

过了二月二,开笔之后,赵优讲的是《孝经》:“你们不要觉得《孝经》很容易学,就不在意,告诉你们,秀才试不管通三经还是五经,其中必有一个《孝经》。”

众小孩儿不由得重视了起来。

十一二岁的孩子们,已经知道未来他们要靠自己去拼了。

且王府接连守孝,他们也是读过不少遍《孝经》的孩子。

加上二月十五的时候,舅舅来看他们,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你舅母又有了身子,我打算拼一把,这开春总有那么几次靖海行动,我去多扫荡几个海盗窝儿,赚点外快,弄点军功什么的,将来也好将官位再升一升。”

这让赵仁河想到,渣爹说的,他们都有可能升官的话。

第141章 何花出嫁,赵海大婚

“舅舅以前看着比海盗还海盗,现在真是大不一样了。”赵仁河看着他仿若脱胎换骨了一般的亲舅舅。

“现在哪儿不一样了?”海福龙很想听小外甥夸一夸自己。

“现在像是有了文化,能读书识字的海盗了。”赵仁河点点小脑袋:“以前是痞子,现在成雅痞了。”

海福龙虽然不明白“雅痞”是什么意思,但是觉得能跟“痞子”对付的也不是什么好话。

被小外甥给损了一顿。

立刻不高兴了,捉住要脚底抹油的赵仁河,好一顿挠痒痒。

舅甥俩闹成了一团儿。

不过这次海姨娘没有给海福龙做饭,而是让儿子接待他亲舅舅,赵仁河有请了两位武师父过来,这次叫了一桌席面。

大厨房的人可能是为了弥补之前的过失,不仅没要钱,还给赵仁河做了一桌上等席面送来,孝敬了两坛果子酒。

“你发财啦?”海福龙可是摘掉,王府这里头的人啊,眼高于顶,他来了,也是当了将军之后,才有不少人对他笑脸相迎。

妹子以前过的日子虽然不说,但是他能打听出来。

这么一桌丰盛的席面,别说他们了,就是在外面的酒楼里都不一定能吃得到,因为上头四凉四热八碟菜,中间还有一条半人多长的大海鱼,不是清蒸,而是红烧的!

另有四份主食,两份汤品,一个一品菌菇汤,一个霸王卸甲汤。

“呦?这是个王八吧?”舅舅看着这汤乐了。

“这叫霸王卸甲汤。”赵仁河摸了摸下巴:“大厨房的人跟我这儿道歉呢,不收钱,又给加了这么多菜,还孝敬了两坛子适合我喝的果子酒,原来是这样啊。”

“他们跟你上次说的事情,有干系吧?一群势利眼的小人。”海福龙明显已经知道了,正月里发生的事情。

“算了,将军,这里不是我们大营里头,哥们感情好,甭管是将军还是马前卒,都能坐一起喝酒,这是王府,规矩大着呢,我们俩来了这里之后啊,连前院都没逛全,就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折腾,还总有人来问东问西。”李四苦笑了一下:“等三爷长大分府就好了。”

那个时候,估计现任平南王早已经作古,到时候就是平南王世子当王爷了。

肯定分府啊。

单独的府邸,总比这样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强。

虽然好吃好喝好地方住着,却每日斗的跟乌眼鸡一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