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命(69)

作者:Your唯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宫廷侯爵 欢喜冤家 前世今生 主角:沈无疾x洛金玉 ┃ 配角: ┃ 其它: 傲娇太监vs高岭之花 立意: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报任少卿书》司马迁[汉] 洛金玉,原京城第一才子,蒙冤入狱,母死家散 沈无疾,司礼监掌印太监,阴阳怪气,弄权作势 三年前,沈无疾苦追,惨遭嫌弃。 三年后,洛金玉出狱,自荐枕席。 1V1,HE,攻受性格缺点都挺明显的。 真香的故事,没考据。点击展开

然后两人齐齐看向宋凌。

宋凌:“……”

作者有话要说:宋凌:O_O嘤嘤嘤嘤嘤??????本座看你是在为难狐!巧狐难为无本之背。

那夜里,沈公公对着送信的人叮嘱了一炷香,其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暗示:吹,对着洛金玉他师哥使劲吹!不怕吹得大,咱家都给兜着!把他气死了,咱家就让你坐司礼监第二把交椅!(展清水:?)

狗腿子:小的明白!

第59章

此宋凌非彼宋凌, 九尾灵狐宋凌刚占舍不久, 与这副躯壳尚在融合之中, 一时之间,去哪里背他见都未曾见过的账本?

他却也并不慌张, 只是低头不语,过了会儿, 他小声道:“我不记得了。”

他这样说, 那两人并不惊奇, 宋老夫人关怀道:“可是还在哪里不舒坦?”她看向明庐,歉意道, “明少侠见笑了, 我这孙儿自幼体弱多病, 胆子也小,恐怕是受了惊。”

明庐也正是这样想的,笑道:“既如此, 也不急于这一时。正好让大夫开了压惊药,嫂夫人们好像是煎去了, 等会儿给小少爷喝了,今天好好休息,明日里再说也是一样。”

彼此又说了几句,明庐便不多话了,和宋凌一左一右地陪着老夫人去宋家家眷房外,明庐一个外家男子不便久留,叮嘱几句, 就转身走了。

宋凌陪着宋老夫人进屋去,刚关上门,就听到老夫人问:“凌儿,你为何不肯背账本?”

因为本座见都不曾见过。宋凌在心中如此想着,嘴上却不说话。

那老夫人看了他一会儿,叹气道:“你自小性情谨慎,考虑周全,会有顾虑,也是自然。然而你父亲与二叔之事……背后浑水莫测,官官相护,权权相压,我们家又本就人丁稀薄,如今就剩得这几个人,若非有明少侠相助,我们今儿便已丧命城外。除了相信他,我们又能怎么办?孤儿寡妇的,本还想上京鸣冤,现在却知,这恐怕比登天还难。”

宋凌垂眸,眼珠一转,轻声道:“孙儿愿与明少侠一同进京。”

宋老夫人怔了怔:“怎么……”

“孙儿虽怯懦,可父亲与二叔死得冤枉,家中唯剩我一男丁,若我仍与往常那样,躲在祖母与母亲、叔母羽翼护卫之下,岂不是有愧父亲平日教诲,令他在九泉之下也不得瞑目?”宋凌道,“前路虽茫然艰辛,可我即便拼死一搏,哪怕不说为父亲与二叔沉冤昭雪,也要继承父亲遗志,为晋阳内外千万百姓而锄奸邪!”

宋老夫人本也是明大是大非的人,否则也不能抚养出一对为民请命的儿子,如今她见一向怯懦优柔的孙儿竟有此志向,恍惚间像是又见到了儿子年少时意气风发说要为国为民的模样,不由得老泪纵横,颤抖着握住他的手,连声道:“好孩子!好孩子!”

宋凌劝慰她一阵,先令她缓和心绪下来,又道:“因此我想与明少侠一起进京,无论如何,有我在,便是届时要击鼓鸣冤,也比由明少侠去要来得更令人信服。”

宋老夫人点点头,低头拭了拭眼角的泪花,又担忧道:“只是你自幼不常与外人来往,更从未一人出过远门,奶奶怕你会……”

“父亲与二叔过世,我便是家中支柱。”宋凌正气道,“我又岂能再与以往一样,只知躲在女眷身后?”

宋老夫人极其欣慰,又眼中一酸,道:“好!凌儿不愧是奶奶的好孙儿!你父亲与二叔泉下有知,也……”她想起二子,又难受起来,几度哽咽,说不出话。

宋凌只好又劝她一阵,加之花言巧语,终于令宋老夫人打消所有疑惑顾虑,答应让他与那位明少侠一起进京。

“路上也怕有变,届时我们都不在,你一人应付不来,因此多的不让你带,你只需将脑中账本记牢便可。”宋老夫人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笺,“但也怕只你一人之言,无法取信于人,你且还是带上这一封邙山匪首与晋阳守城总兵的来往书信,平日里贴身仔细收好,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别示于人前,省得多生波澜、惹来祸端。切记,此次进京,或许明少侠会带你去见些重臣贵人,你万万不可见人便信,你父亲说过,晋阳邙山之事,背后便是有京中重臣作为靠山,方才令他寸步难行。”

宋凌点头,将信贴身收好。

宋老夫人又细细叮嘱一阵,末了,拉着孙儿的手道:“凌儿,我宋家世代皆是诗书礼仪传家,虽无金银巨富,却拥寒窗书墨、忠义风骨,你祖父去得早,他临终前叮嘱我将你父亲与二叔好好养大,令他二人做于世于民有用之清流,我想,我大约也还是不愧你祖父之托的。如今你父亲与二叔已去,祖母狠心,将你也……”她偏过头去,哽咽一番,方才继续道,“凌儿,非祖母心狠,也非祖母非得为一双儿子争得道理,祖母争的,与你父亲二叔所争的东西是一样的,不过是争这世间的昭昭天道,争一方百姓的安稳喜乐,争我宋家世代所读书中的一个‘理’字。”

宋凌到底也曾是卫道之士,听得这慈蔼老妇所说,心中也有所感触,暗道,我好歹也算借了这“宋凌”躯壳一用,与这老妇算是有因果缘分,此行虽我是为玉儿而去,可既然顺路,若是还顺手,便帮宋家一把,为他们伸了这笔冤帐,也不算什么大事。

再者说了,说不定玉儿见我如此,也会对我刮目相看。

宋凌想来想去,定了主意,又闻言抚慰宋老夫人一番,按下不提。

翌日,明庐与朋友们护送宋家家眷出城去往名剑山庄,一路上,宋老夫人将她与宋凌夜里所做决定说给了两位媳妇儿听,她二人一是宋凌生母,一是看着宋凌长大的,妯娌又相亲相爱,如亲姐妹一般,如今对视一眼,都极其不舍,担心宋凌独自远行吃苦不说,若是遇上了什么凶险危难……

可宋家向来婆慈媳孝,两位儿媳也是出身诗书之家,乃明理之人,虽然不愿,却也明白婆婆所说是为道理,便低头抹泪一番,又左右拉着宋凌细细叮嘱,最终还是应了。

宋凌虽是灵狐族少族长,天生九尾,自出生便受族中男女老少喜爱尊崇,却也因此并不怎么与族人亲近,便是连他亲生父母也是如此,养成他不爱近人的冷清性情,如今被宋家女眷们团团围住,殷切叮嘱,关爱之情炽热紧密,令他极不自在,心中很是嫌恶,又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低着头,佯作沉默寡言的样子,默默点头。

好在这宋家的病弱“宋凌”本就是个这样的闷葫芦性子,因此女眷们也并没有起疑。

途中休息,老夫人请来明庐,将事儿说给他听,明庐一怔,想了想,还是应了。正如老夫人所言,这事儿若当真要往上伸冤,光明庐一个和事儿八竿子打不着的外家江湖人士在那吆喝,是没多少可信之处的,还是得由宋家嫡亲子弟去,方才有些指望。

明庐并非纠结之人,他见宋家上下皆是忠烈之辈,心中又是感慨,又是钦佩,向老夫人及嫂夫人连连保证,只要他在,拼死也要护得宋凌安全。

这些都略过不提,明庐与朋友们将宋家女眷送至名剑山庄,他不欲耽误时间,并不多留,与山庄主人打了个招呼,便领着宋凌辞别,同骑一马,策鞭而去了。

一路上,明庐有心逗这身世坎坷的好官之后开心点,却不料这宋凌小少爷像是天生的冰块儿,在他祖母家人面前时倒还好,只是寡言内向的模样,一旦离远了,只剩他二人,这宋凌便从头发丝儿都露出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远冷漠来。

停在溪边补水歇息时,明庐在水囊里装满了清澈溪水,回头看见面色冷淡遥望北方的宋凌,走过去笑道:“你家人只说你拘谨内向,怎么我看着不像,倒像是孤冷高傲啊?”

宋凌向来不喜这种吊儿郎当之人,便只说:“可以走了。”

“再等会儿。”明庐指了指正在低着头啃草的马匹,道,“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可不行。”

宋凌没说话。

“我们也吃点东西。”明庐说着,去马身上解下小包裹,从里面拿出了两张饼和一个油纸包,一边咬着干饼撕了一块下来嚼着,一边将另一张饼与油纸包递给宋凌,“不饿也吃点,离京城还有点路,万一病了,可是得不偿失。”

宋凌接过东西,寻了处干净地方,盘膝坐下,打开油纸包,用饼卷着里面切碎的烧鸡肉,优雅吃了起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