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命(226)

作者:Your唯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宫廷侯爵 欢喜冤家 前世今生 主角:沈无疾x洛金玉 ┃ 配角: ┃ 其它: 傲娇太监vs高岭之花 立意: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 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 ——《报任少卿书》司马迁[汉] 洛金玉,原京城第一才子,蒙冤入狱,母死家散 沈无疾,司礼监掌印太监,阴阳怪气,弄权作势 三年前,沈无疾苦追,惨遭嫌弃。 三年后,洛金玉出狱,自荐枕席。 1V1,HE,攻受性格缺点都挺明显的。 真香的故事,没考据。点击展开

养怡署之事暂且如此,沈无疾与君天赐心照不宣,谁也没有再提。

洛金玉有意深究,却也知此刻不是适当时候,如今那毒只有一瓶,已在东厂手里,至少暂无威胁,便同样没有说话。

三人各怀心思,却达成了无言共识,接下来便是解决梅镇之事。

其实,梅镇之事到此,已成了定局。

借着梅镇“暴|乱”为由,沈无疾所遣军队名正言顺进驻城内,将这小镇划为战时管理区域。镇民们被各自分化,没了氏族聚集牵头,关在家中,逐渐慌张起来。

此时,沈无疾又请洛金玉亲笔写了一封“劝善信”,叫嗓门大的去各处街头诵读。

这信深入浅出,内容详实,无非是斥责镇民信奉邪神、帮凶杀人、贪受不明赃物的行为,将人骂得狗血淋头,又羞又愤,正要堵住耳朵,却听得话锋一转,说此事引出暴|乱,更令朝野震惊,皇上下令,严加彻查,重者诛九族。

关乎生命,镇民们哪敢不听,急忙凑到门缝窗缝处,竖起耳朵仔细听。

接下来,又是话锋一转,说自古以来都是法不责众……

镇民们听到此处,略微放心,纷纷与家人窃窃道:是这个理,我们又没做什么,人又不是我们杀的,我们就是在街上捡了点无主的银子……

外头继续道,虽说是法不责众,可到底是人命关天,且梅镇上下皆有包庇之嫌,可以不责,却要看表现。

至于这表现嘛,就是要揪出真凶。

贪受赃银的,可以不还,包庇之罪,可以不追究,可诱导民众犯下如此丧尽天良之罪的罪魁们却不得不究!此事罪就罪在那些罪魁们!

镇民们一听,继续窃语:正是这个理!我们可什么也没说,都是那些牵头的在搞东搞西。

继续听,外头继续说。

话锋一转,又说起那些罪魁们,说他们勾结邪教,装神弄鬼,发展教众,愚弄镇民,借此暗中敛财……

镇民们一听,竟还有这等事!

本以为自个儿占了便宜,却不料,自个儿捡的芝麻绿豆,人家却抱了金山银山,还偷着乐呢!竟被他们白白当了枪使,当了傻子糊弄!凭什么?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为光火!大为光火!

最后,外头说,明日就要去江中捞尸,彻查此案,若有报线索者,实为良心者,既夸,亦奖。且早一日查清所有,早一日,梅镇撤军解封。

这样一来,镇民们哪还有别的心思,各小家在屋子里议论纷纷,左思右想,都觉得该去做这良心者,叫那些坏了心肠的杀人凶手们早日伏法,早日还梅镇温馨宁静,也早日叫那沈公公与钦差撤走,否则大官在这留得一日,大家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忽然又搞个事出来,总是心中不安的。

——俗话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而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是有亏心之处的。

虽然他们此刻不认,但心中,其实是比谁都清楚的。

他们,虽未亲手杀人,虽不是牵头之人,可于某些时候,在某些事上,旁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是罪。

自私与贪婪,是罪;

侥幸与盲从,是罪;

愚昧与冷漠,是罪。

或是国法律例所无法治下的罪,却仍是愧为有血有肉之活人的原罪。

人之所以为人,不为禽兽,是因人有道德,知礼仪,明事理;人活着,不该是只为吃喝玩乐繁衍享受,而是为追求公义理想,为修身,为治天下。

不是只有做了官,才能治天下,而是若有朝一日,天下人人都能自治,可以不需要官了,就是太平盛世。因此,无论士农工商,皇族农夫,人人皆该自知长短是非,人人理应自治。

第180章

江中捞尸这一日, 大清早, 就下起了雨, 一直没有停。

沈无疾拗不过洛金玉,只得答应他也去江边, 让他亲自看着捞尸过程。

旁边有和尚有道士,搭着棚子, 各自诵经做法, 平息亡魂, 超度冤灵——到底还是循规距,请了他们。

沈无疾给洛金玉打着伞, 时不时就偷眼看这人脸色, 想说点什么, 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洛金玉的神色很平静,眼神却很悲哀,望着从江底捞出来的一具具尸骸, 眼尾发红,眼眶湿润。

尸骸一具又一具地捞了上来, 整齐摆了满地,大小不一,在江中浸泡得太久,已辨认不出什么了。

许久,洛金玉忽然开口,轻声道:“我不明白。”

沈无疾忙问:“什么不明白?”

洛金玉不明白的事情很多。

他不明白,这样一件荒谬绝伦之事, 为何竟可以在此地发生长达十数年而不息,亦不明白,世间为何竟会发生这样荒谬绝伦一事。

最不明白,为何这世间荒谬的事,绝不止这一桩。

他不明白,为何人与人之间,想法做法,行为理想,竟有着如此的天差地别。

洛金玉的头又隐隐作痛起来,心也跳得极快,身体微微颤抖,呼吸有些紊乱。

沈无疾急忙关怀道:“金玉,你怎么了?不如我送你回去休息,你这身子本就不好,又来看这场面,早说了让你别来……”

洛金玉低声问:“这世间为何会有恶?”

沈无疾一怔,默然叹了声气,柔声道:“有善,就有恶,有白,就有黑。金玉,你别的都好,就是爱钻这些个牛角尖。”

洛金玉不再说话。

沈无疾仍给他撑着伞,温柔地注视了他一会儿,又道:“所以你要振作起来。这世间就是乱七八糟,已经是这样儿了,再去问为什么,也没什么意思。如今就需要你振作起来,去做官,去传道,去拯救这世间。”

洛金玉道:“我一人如何有这本事。”

“你看你,又说这不像你说的泄气话了。恐怕这世上也只有你自个儿敢小看洛金玉了,要别人来看,无论心中是悲是喜,身份是敌是友,任谁不要说一句:你洛子石本事,大着呢!”也是沈无疾多年来的积习,他说话时总有些比常人拿捏腔调的姿态,和唱戏似的。此刻他一面抑扬顿挫地恭维着,一面还竖起了大拇指,就是洛金玉仍在伤心时候,也要被他这模样逗得有些啼笑皆非,摇了摇头。

沈无疾继续道:“你可别觉得咱家是刻意哄你开心才胡说的,这可都是真话。若不是你坚持,哪有今日?早就照着寻常的规矩,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还捞尸,还一一验尸,一一立案卷调查?做梦去吧!也就那京官儿家人受害一案能查查,尸骨能找着送回去,别的无名之辈……呵,你且看着,若是官家不派人在夜里偷着一把火帮忙把这些尸体都烧了去腌田,你尽管来找咱家的麻烦!”

洛金玉:“……”

“世人多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而你呀,是严于律人,然后苛于律己!答同一张考卷,人家拿了第二,不定多高兴呢,你却拿了第一,还在那懊恼字没写好看。”

沈无疾叹了声气,对这着实有些像读书读傻了的呆子也是实在又嗔又爱,无可奈何了,他道,“且也不是你一人,还有咱家呢,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人呢,你怎么忽然自大起来,怎么的,觉得这世间只有你自个儿是懂正义的?”

洛金玉摇头,又颔首:“你说得对,我是自大了。”

“因此呀,你绝不可再想些灰心的事……”沈无疾又低低絮叨起来。

君天赐本来是不打算来江边的。

今日下着雨,江边泥泞,还有一堆和尚道士吹吹打打地吵闹,尸骸捞上来更有恶臭……

但他闲着没事干,又不能在此事结束前先离开梅镇,就又坐上了他的轮椅,让人推着他来看看。

——如洛金玉所说所见,君天赐虽体弱,却没有腿疾,也不至于到走不动路的地步。但他就是不爱走路,原因很简单:就是不爱。

能躺着,他就不爱坐着,能坐着,他就不爱站着,能站着,他就不爱动弹。

既是因为懒,也因为自幼娇养惯了。

君天赐隔得远远的,看着立在江边的洛金玉与沈无疾。

听不清那两人在说什么,却能看得清两人的姿态神色。

他的目光从洛金玉身上缓缓移到沈无疾身上,又从沈无疾的身上缓缓回到洛金玉的脸上。

看了好一会儿,看到有人过去沈无疾面前,似乎是有什么难办的事,沈无疾皱着眉头叱喝了几句,还是将伞塞到洛金玉的手中,自个儿抢了来者的伞,去不远处处理事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