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番外(75)

作者:又生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强强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甜文 关键字:主角:苏安(叶奴),顾越(十八)┃配角:太乐署诸君,文坛诸君,朝堂诸君,民间诸高人┃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 立意:国宝级宫廷乐师的盛世之旅点击展开

骑马走在最前头的是顾九,一边照看身边的那辆车,一边翻找文牒:“今日和昨日一样,住馆驿,现在不要下车,不要慌张,也不要闹……”

城门郎例行检查,紧接着,车队的帘子一张,一张,一张掀起来。苏荏的头发尚黑,脸颊瘦长干枯。旁边的向氏倒是形态丰满,很热情地喊着:“九总管呀,九总管辛苦。”往后是如胶似漆的苏成和申娘,而苏芊和苏茉互相在打趣说笑。

顾越看过这些情况,没有搅和,而是招吏员过来,吩咐了几样采买的事情。

是夜,月明星稀,馆舍的庭院透亮如洗。因为顾越在,所以安顿的流程就省了许多,顾九把各房的物资分配完毕后,很快抽出空,到顾越房中复命。

门关上之后,顾越觉着顾九不仅声音发哑,连神色也有些疲倦,于是,笑了出来:“九总管,一路上又是洪灾又是匪患,你当真是辛苦了,坐着说,坐着说。”

顾九仍不轻松,道:“阿郎,苏伯和向娘子还没睡下,他们缠着闹着半天了,说要过来拜谢你。”顾越回道:“千万不用,你把几样东西分发下去就行。”

将至长安,十七口的衣着吃穿早就体面了,只是顾越细致,按照风俗又备了几样小件:皮蹀躞给家主,簪花给新婚夫妇,考虑到北方天气干,女眷自然多些讲究,于是新熬红玉膏,特意用小巧的蚌壳镶金錾花盒盛装,方便随身润肤。

顾九道:“这是这,可他们总在打听……”顾越道:“打听什么?”顾九道:“阿郎,向娘子是实在人,她的意思,想把苏茉送进咱们府,今后就在您身边伺候。”顾越道:“那怎么行。”顾九唉道:“我说,那还得问苏供奉才是。”

顾越欠了欠身子,听着外面透进来的欢声笑语,回得很平静:“顾九,你现在就可以照实去回复向娘子,我不敢,因为我府所有的开支,全是苏供奉在出。”

此话一出,覆水难收。

从宋州到长安仅仅七日之间,顾越就从顾九的口中深刻体会到了向娘子对他态度的变化——“九总管好呀……”“好呀……”“阿九,过来……”

顾越坐在官车里,每每回味自己对顾九说过的话,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圣人。

阳春三月,曲池畔杏花开,顾越和苏安约好,要在流淌着金光的河水旁边,在铺满纯洁的粉色的河岸上,陪着苏家人一起去新宅。当然,顾越也有些私心,他想借此机会把苏安哄得高高兴兴的,再请苏安在自家的烧尾宴无偿为他奏乐。

却没有料到,进城之后,这场筹谋已久的见面,从踏入芙蓉园起就不太顺利。

顾越下车时,怔在原地。今非昔比,时过境迁,人们不再瞩目曾经的杏园探花郎,反倒是满园的男男女女,全都戴着苏安的那款绘着昆仑奴的凤尾蝶面具。

顾越又找不到苏安了。

顾越机关算尽,怎知到头来,还是闯入了一张早早就布好的天罗地网之中。

芙蓉园内,一声爆竹响,傩舞齐天,成列的官吏走进来,纷纷围在苏家人的马车旁。为首的那位,方脸鹰钩鼻,英威堂堂,是新官上任的礼部主客郎中崔匙。

崔匙款步走到苏家人面前,从马车上扶出满脸惶惑的苏荏,张口就亮了一句:“伯父大人辛苦了,今日晚辈这出《春日闹芙蓉》,为大人接风洗尘!”语罢,随行又把向氏请出来,让二位夫妻都坐上了辇,由小吏抬着走,边走边赏花。

顾越:“……”

礼部分本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顾越在本部,什么都管一些,自然也认得这位曾经在祠部任员外的与他平级的崔氏公子,只不过,他更确信的是,无论是祠部还是主客,都没有以这种排场接待五品文散官家眷的条目。

正此时,一个身披孔雀羽裳,手中拿木鱼的小孩撞着他的腿跑过,敲着由缓到急的节奏。顾越抬起头,见对面杏花树枝上又坐着一对抱弹五弦的金童玉女。

右边的唱字:画

左边的唱字:花

清脆的弦音刚响,铿锵的笛音跟着响,戴面具的人开始表演《春日闹芙蓉》。

骑马路过那肩披裘绒的男子,摘下栗色面具:“一纸画。”插盆景的老妪唉唉叹气:“两池花。”沾水染墨的书生摇了摇头,笑添两笔,接道:“三园秀蒂,四季催发。”身后,老先生扬起金纸,拂须道:“五载春秋,六旬安家。”

各色花纹的凤尾蝶在他们面前飞舞,又有各种姿态的昆仑奴在园中狂跑,场面热闹得不得了。此时,一位瞳仁浅褐,披着孔雀羽裳的俊朗男子跟着高唱。

一纸画,两池花

三园秀蒂,四季催发

五载春秋,六艺安家

“父母大人。”

苏安却是一袭红官袍,佩了双绶带的,以至于他摘下面具,当众行拜礼时,顾越险些没有认出来。苏荏扶着辇,欠直脊背,仔细打量着苏安,迟疑不动作。

“叶奴?”向氏唤了声,手从旁人的搀扶放开,气息有些颤,“你真是叶奴?”

“母亲大人,这是鼓儿,阿明和阿兰。”苏安起身,笑浮在面上,把方才那对金童玉女和拿木鱼的孩子牵在身后,又望向唱歌的男子,“那位是陈翰林。”

向氏什么没说,突然一声大哭,冲下辇抱住苏安,也就是这刻,顾越才在苏安的眸子里看到闪烁着的真情,然而,一切又很快就随着崔郎中的出现而停止。

崔匙让步辇队伍往东郊宅邸而去,挥袖相请,道:“伯父大人,苏供奉是朝廷的栋梁之才,不仅精通诗词礼乐,更尽人伦孝道,长安城可都知道您来。”

苏荏咳了咳嗓子,醒过神似的,枯瘦的面容泛起红光。苏家姐妹害羞地缩起脖子,和申娘手叠着手,依偎成团。向氏回辇,擦完泪,又笑着看着苏安。

苏安走到苏成的面前,不自禁地微微垫脚,比了一下个子高低:“一会舞傩,你照顾阿娘。”苏成的身量确实更高大,只是声音的稚气还没退:“放心。”

赏过接风的曲,用过洗尘的宴,傩舞狮子一路奔腾,来到了那座豪华的苏宅。

绘画门神的宅前,青烟缭绕,梁巧子举着火把烧完艾叶,笑嘻嘻地迎接苏荏。

“苏大哥!哎呀,还记不记得宋成器那狗官呐?叶奴如今真是能办事!”

请胡巫闹了宅,还要按风水分配院子和房间,期间,苏安就像是皮影人,来不及说别的话,只是前后跑着,在成片地夸赞声中,行祭祀之礼,循先祖之道……

最精彩的是贺礼,五弦、四弦、二弦、独弦、二十三弦,琳琅满目的乐器,挂了十几面墙。

而自从崔匙在苏父面前亮出那一嗓子“伯父大人”,顾越就没有任何插嘴的打算了。他让顾九把行李转交给新宅的仆从,自己赶去吏部司复命报到,再到苏十八和谷伯把先前的细目核对数遍,才又厚着脸皮跑回苏宅,继续袖手旁观。

偌大的庄宅,分东中西三院,内围土地百亩,北面还有一片粉嫩嫩的桃花林。无人的时候,林中花瓣落下成雨,倒别有意境,只可惜是……

直到日头西斜,昏黄的光照遍草色初露的土地,闹腾的大宅子才渐渐清净。

※※※※※※※※※※※※※※※※※※※※

注:烧尾宴是唐代长安曾经盛行过的一种特殊宴会,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员升迁,招待前来恭贺的亲朋同僚的宴会。其来源有三种说法:一说老虎变成人时,要烧断其尾;二说羊入新群,要烧焦旧尾才被接纳;三说鲤鱼跃龙门,经天火烧掉鱼尾,才能化为真龙。

第65章 花糕

苏安招待完东郊升道坊十几户邻居,谢过崔匙和其他官吏,亲自送到院门前。

崔匙拍去袖口的灰,慷慨说道:“苏供奉,升道坊和新昌坊是南北的邻居,今后伯父大人的事情,也就是崔府的事情,千万别见外。”

苏安站在门槛外,笑回道:“郎中折煞我了,那天来看宅,我本来还埋怨荒芜偏僻,知道与崔公为邻后,又惊又喜,当即就定下了。”

苏安在诗社听过新昌坊崔公擅用丝竹颂花鸟的名声,知道他祖上曾官至一品,只不过开枝散叶之后就彻底没落了,而崔匙又不甘沉沦,自觉有着振兴家业的使命,故而,总是腆着一张脸,不择手段地笼络能让他重回上流的人物。

上一篇:京门风月 下一篇:木头,别惹本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