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番外(90)

作者:雾十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池宁,原 世上只有爸爸好。池宁是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文臣口中“阴阳怪气,不得好死”的那种。他平生没什么追求,就是年纪轻轻喜欢认儿子。屡试不中、老态龙钟的老秀才;出身贫寒、才华将没的状元郎;两厂掌控下的锦衣卫等。就连稚嫩可爱的小皇子,也会傻乎乎的说:“临临,如孤亚父。” 点击展开

王洋听后也是不住点头,本来他已经觉得自己一场大病,身子骨大不如前,是不是该考虑考虑认命的问题,不再倔强地等待一个明君,可以告老回乡了。如今听到太子未来可期,莫名地就又有了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

他就是个赌徒,一次又一次地想等到属于他的明君。肃帝不行就天和帝,天和帝之后有新帝,新帝不行还有闻宸殿下啊。

其实小孩子要长大,说快也快,根本用不了几年,他还是等得起的。

特别是王洋自觉自己也不是什么天生聪慧之人,能有今日之成就,靠的是家人支持,自己努力,以及得遇良师益友,他天然就对与自己相似的天赋普通之人有好感。

当然,王洋也不会偏听偏信池宁的一面之词,他会找个机会自己去私下求证。

若太子真是这样的人,那他……

就要重新考虑自己的站队问题了。

池宁一点也不着急,自家太子的优秀有目共睹,只要眼睛不瞎,就会知道该怎么选择。他优哉游哉地重新起了个话头,推荐起了自己的曾孙:“我这曾孙虽是商贾出身,却是个有才气的,一心向往名师……”

“这就是您的所求?”王洋说得更直白了一些。

王洋知道池宁在王家大娘的事里出了不少力,以池宁的性格,直接来索取回报,也在意料之中。王洋只是没想到,池宁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许桂。

王洋见过太多太监认干儿的事,但大多太监这么做,都怀着这样那样的心思。池宁明明年纪轻轻,却好像真的只是在很认真地养孩子,这实在是太奇怪了。不过想想太子被教得很好,再想想钱小玉也透露过一二养儿子有时候真的就只是为了养儿子的想法之后,王洋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一部分偏见。

很多太监确实有这样那样的心思,但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如此,钱小玉是个特例,池宁大概也是。

“许桂是个好孩子,他救人不求回报,”池宁的脸特别大,对王洋直言不讳,“但我这个家长却是觉得亏的,所以只能由我来觍着脸求了。”

王洋哈哈大笑,他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什么样有求于他的人没有见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迂回婉转的比比皆是,反倒是池宁这么直白的很少见了,也很是有趣:“您都说到这份上了,我还能推辞吗?让那孩子改日来家中坐坐吧。但我有些话可得说在前头,我收徒之前是要先考教一番的,成,我就再收个弟子,不成,只能把他介绍给别人。”

恩情总是要报的,王洋其实挺满意池宁这样的明码标价,不需要他再考虑其他。

越是权利大的人,越是轻易不愿意欠人情,因为不好还。

还了许桂的恩情还不够,王洋又想着一口气连着池宁的也还了,他在走之前主动对池宁道:“连曾孙都如此好学,也不知道临公公是个什么打算呀?”

池宁笑眯眯地在心里对原君道:【您看,事这不就成了吗?】

有了王洋大佬的保驾护航,利益置换,新帝总算是松了口,同意了让池宁在理东厂缉事的同时,入文华堂绩学,一起的还有不少有名有姓的年轻太监。

这个举动让有心人嗅到了不一样的政治味道。

不过,并没有人能腾出精力去深究。因为在如今的朝堂之上,最大的事还是汪全和赵唯两个案子。最终的结果在多方不懈努力的争吵下,还是给吵了出来,大家各退一步,汪全一案如朝臣们所愿,低调处理了,但赵唯却是罪不可恕,直接发配充军。

孙二八听到圣旨时,当场吐血,晕了过去。他是万万没想到,辛苦钻营了这么一场,不仅没有保下外甥,还彻底害苦了他。

醒来后,孙二八是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是这样?怎么能是这样?!

“都是王家大娘的错,都是那毒妇的错啊!”孙二八的姐姐在弟弟床前,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用上了种种不堪入耳的难听之言,痛骂不休。

孙二八好像也终于找到了发泄口,心想着,就是这样没错,都是王家大娘惹的祸!

于是,在孙二八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如何找王家大娘“报仇”的时候,他直接忽略了新帝对他越来越奇怪的态度。

当新帝开始怀疑孙二八不忠之后,他的手上能用的人就更少了。

池宁本有意走后宫路线,推他两个师兄入新帝的眼,却没想到,新帝已经有了主意——

尚尔!

尚公公一路走来,是真的不容易,从过去的查无此监,到翻身发光,再到如今的备受圣宠,彻底高调。很多经历比小说都要精彩。虽然尚尔还没有彻底挤掉孙二八,但离那一天已经不远了。新帝秘密让尚尔着手去展开了对孙二八的调查,等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就要动手了。

尚尔在宫中当小透明当了这么多年,自然是不肯放过这个翻身之机,咬死了也要往上爬。

尚尔对镇南一派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态度,尚尔和池宁的师父张太监生前一直关系良好,池宁想了半天,又叫来了两位师兄,私下里一起参详,想问问他们是个什么想法。

江之为:“???什么什么想法?”

他根本没想过要当御马监的掌印,他只想去当开封包青天。

俞星垂:“我对内官监更有感情。”

御马监很重要,内官监也同样重要,只要在御马监位置上的不是对他们有敌意的人就成。

最终,镇南一派在三兄弟举手表决后,达成一致,全力支持尚尔上位。

也算是个很小的政治投资了。

只是池宁万万没想到,在朝中素有正直之名的尚尔,对竞争对手用起手段来,是一点都不正直。他搞孙二八的方式只有一个核心——他根本不在乎孙二八到底有没有做错,他只知道他要打得他爬不起来。

各种有的没的的证据,都被尚尔网罗到了手中,有一些是东厂友情提供的,但这些其实还不足以让孙二八毫无还手之力。于是,尚尔给孙二八来了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当孙二八的人还在散播“王家大娘不干净了,这样的女子谁还敢要”,非常死太监风格的时候,尚尔已经带着人,直奔孙二八的私宅,当场翻出了一些提前写好、甚至已经盖了玉玺的圣旨。

别问孙二八是疯了吗,要提前这么早准备假圣旨,又为什么可以拿到只有司礼监有可能碰到的玉玺。问就是他这人胆大包天,目无法纪,连皇帝都已经不放在眼里。

矫诏之罪,重到孙二八再难起身。

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假传圣旨了。

尚尔具体是怎么做到的不好说,池宁知道的不多,也并不关心。他只知道在他还没有给原君当够一个月的树时,孙二八就已经倒台了。

新帝彻底信了孙二八就是天书教余党,是他们最大的保护伞,也是他们能猖獗至今的原因。

夏下总算是完成了新帝让他追查天书教的任务。

但最终的好处却都被新帝,给安在了尚尔头上,以此来加重尚尔上位的筹码,他不仅入主了御马监,还兼领了掌握火器的三大营。

池宁私下安抚夏下:“干爹早晚给你讨回公道。”

夏下却摇摇头:“这样的荣誉,儿子不要,也不想要。”他莫名觉得尚尔这样胡搞,只是一时风光,肯定要给日后埋下隐患。他倒是挺高兴的,尚尔替他担了所有的名声,以后就不用再怕被人旧事重提地来骂了。

孙二八得到了秋后问斩的处罚。

成为了大启历史上,为数不多,没有被发配旧都养老,而是直接严惩了的太监。

池宁带着原君特意去了菜市口,眼睁睁看着孙二八咽了气,为的不是别的,只是怕这家伙执念太深,惹来麻烦。幸好,孙二八好像也没有那么留恋人间,一刀下去,碗大的疤,死了就是死了。

新帝觉得他这是办了一件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大好事。

朝臣们却只感觉到了一阵阵的心寒,觉得新帝太不念旧情。

人就是这样双标的动物,他们可以喊孙二八罪该万死,但作为孙二八效忠、并互相扶持着度过艰难岁月的主子,新帝却不可以成为这个落刀之人。

可惜,新帝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孙二八之死并没有被讨论许久,很快就被新的八卦压下了风头。有些人就是这样,连死都占不了大多的注意。

上一篇:南无风 下一篇:飞狐+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