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番外(69)

作者:雾十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池宁,原 世上只有爸爸好。池宁是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文臣口中“阴阳怪气,不得好死”的那种。他平生没什么追求,就是年纪轻轻喜欢认儿子。屡试不中、老态龙钟的老秀才;出身贫寒、才华将没的状元郎;两厂掌控下的锦衣卫等。就连稚嫩可爱的小皇子,也会傻乎乎的说:“临临,如孤亚父。” 点击展开

这一坚持,就从肃帝时期坚持到了天和帝时期。

考官见许天赐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在坚持不懈的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时心软,就给了个安慰奖,让他中了个秀才。

这其实已经是职场潜规则了,对于岁数太大其实已经无力当官的考生,只要不是差太多,考官一般都会动恻隐之心,成全对方的一片心意。

本是一桩两相便宜的美事,偏偏就有小人作祟,告了一个科场舞弊出来。

这还只是考秀才,哪里来的科场呢?

但许天赐所在的是京城雍畿,天子脚下,有人告,就肯定得重视。更不用说这告人的还是个六科给事中的言官。

要说池宁这辈子最讨厌什么,非言官队伍里某些没什么真本事,就整天瞎琢磨着告这个刁状、揭那个老底的小人莫属了。他们所言之事,为的从不是匡扶社稷、伸张正义,只是只是为了让自己出名,全了言官之名。

大启官场派人调查某事,除了三法司的官员以外,一般还会派个宫中的宦官做监督。

张太监为了历练徒弟,就让池宁去了,说是让他多看多听少说话。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张太监的意思是,真有问题,就把人撸了,立个刚正不阿的威风;没有问题,就摆平事情,还读书人一个清白。只要池宁脑子不差,怎么都会得到一个好名声。

池宁也是想着老老实实跟着去查,尽量不说话的,但没想到查出来的是这么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结果。

许天赐确实差了一点,但他能当上秀才,不是他行贿,只出于主考官的怜悯。

这样的潜规则古已有之,虽说是约定俗成的东西,没有明文规定,但那言官恶意造谣确实不对。可举报的事又是真是存在的。

一时间,所有人的都犯了难。

池宁没那个耐心想出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干脆找来了当事人,摊开了所有的调查,希望他们能自己商量出一个满意的结果。

但实名举报的言官不依不饶,他的目的就是通过此事扬名,不管是受贿,还是怜悯对方年纪大,这不都是有舞弊吗?他没有错!

主考官愁眉不展,他本想做个好事,谁承想会闹这么大。不仅连累了自己,最终也没能全了这老童生最后的心愿。

许天赐不想连累好心的主考官,便自请说是自己作弊,蒙蔽了主考官,想要了结此事。

三法司的官员不想惹事,表示既然当事人都愿意了,那就这样吧,可以结案了。

所有人都不甚痛快,只有那言官扬扬得意。

那一刻,池宁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大概是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敢在他面前如此嚣张的人,一腔怒火不同意妥协。于是,他便借着和司礼监里的一二的关系,直接把这事给捅到了天上去。丁是丁卯是卯地都给写在了奏折里,禀明了天和帝。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这就是他们的调查结果,但是具体该怎么判,他们也没个章程,只能请陛下做主。

就在池宁觉得他肯定会因为办事不力而被天和帝责骂时,天和帝却反而看着奏折笑了,问身边的兰阶庭:“你看这小子,像不像你当年维护那小宫女的样子。”

兰阶庭抿唇而笑:“这可是精忠的徒弟呢。”

“怪不得,是个促狭的。”一声“促狭”,就给这事定了性。

第二天,天和帝亲自召见了许天赐等人,当着面说了他的圣裁——许天赐确实不合格,这次府试的秀才功名没了。

言官还没有来得及得意,就又听圣人问许天赐:“你可还有什么想说的?”

“陛下英明,是草民咎由自取,全无异议。只是还请陛下容禀,此事全是我一人之过,与其他人无关。”许天赐既不想连累主考官,也不想连累好心为他努力的临公公。

“法理之外还有人情。”天和帝很满意许天赐的回答,很是欣赏这样的义气,他表示法外开恩,再由他来赐个秀才的功名给许天赐。

这一抹一允,便是帝王的理智与慈悲。

至于主考官“舞弊”的事,天和帝用的便是他一贯的招数,一句“朕知道了”,这事就草草过去了。嗯,你举报,我知道,没毛病啊。至于要不要惩罚,要怎么惩罚,容后再议吧。这议着议着,事可不就没了嘛。

不过拖字诀而已。

至于举报的言官,举报有功,天下通告。天和帝倒是要看看,还有谁敢和这样破坏潜规则的老东西继续交心下去。

全天下那么多读书人,屡试不第的有很多,七老八十了只想等一个同情分的人也不是没有。他们的同窗好友、儿孙后代乃至同族亲属那么多,又会怎么看待把这件事捅出来,导致以后同情分肯定会被大打折扣的言官呢?这就不是天和帝需要去操心的事情了。

许天赐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感动得不行,事后非要感谢池宁。

池宁那时候还是个小小少年,不太习惯被人这么千恩万谢,又是磕头又是做牛做马的,但许天赐是个一根筋儿,非要喊“恩人”。

池宁一怒之下,便说:“我不缺人报恩,倒是缺个儿子。”

许天赐也是个妙人,当下就利索的喊了一声:“爹。”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一天,就像是打通了池宁的任督二脉,他想起了师父讲过的曹操是宦官之后的故事,觉得自己当个爹,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而认儿子这个事呢,就和养猫一样。一开始只有一个,后来觉得应该再养一个给前面那个做伴,第三个、第四个……等某天意识到的时候,他已经儿子、孙子无数了。

组成了一个再幸福不过的大家庭。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前面提到的娘和儿子,是我之前看到过的一个国外的社会实验。

视频里采访了很多人,问为什么儿子和父亲坐在一起,却有另外一个CEO打过来电话说,恭喜你,儿子……

几乎很少有人能够给出答案——因为这个CEO是母亲呀。

大家想的更多的基本都是隔壁老王,教父教子之类的关系,因为在看到“CEO”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一个白老男的形象,很难打破这种思维定式。

第40章 努力当爹第四十天:

许天赐被一群锦衣卫直接请到了东厂。

若是旁人见这样的阵仗,大概早就腿软了,也就只有许天赐还能像没事人一样,和来请他的人谈笑自若,请这个喝茶,招呼那个改天去家里坐坐。

理论上来说,许天赐既不应该知道池宁被秘密抓走又放出来的消息,也不应该知道池宁就是如今的东厂提督。

但偏偏这老东西就是什么都知道,鬼精鬼精的,甚至已经开始在给他干爹做人情:“都是自家人,拿着拿着,别客气。京中任何一个有许氏商号印记的地方,都是我的产业,拿这个石珠去,可以打八八折。若出了外差也不怕,全国各地都有商号,去喝个茶、打听个消息都是免费的,保证掌柜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以前只有东厂一系里属于池宁和夏下的那一拨人有这个待遇,如今变成了所有人。夏下等人自然得到了更大的优惠。

许氏商号不单做某一门的生意,而是衣食住行,囊括了人的一生所需,确实能够给出门在外的番子提供不少便利。

许天赐这个人,就是那种典型的技能点被加偏了,却偏偏一心想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发展的人。

他十分会做生意,南货北卖,对数字的敏感程度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不能说是一个有多好、多大情怀的商人吧,但至少不是个奸商,口碑也是不好不坏,既没有过高的声望也不会招致路人太多恶感,生意做了大几十年,产出与收入都很稳定。

奈何他本人却并不觉得这有什么稀奇,只道是个人用心就能做好,真正难的还是考科举。都说人情练达即文章,他自认为也算八面玲珑,但依旧没有一笔锦绣才华。

执念成魔,终究是放不下。

许天赐来见池宁,不是自己一个人,身边还带了个菩萨座下金童一样的小孙子,那是最得他喜欢的嫡孙,一直想要带给池宁瞧瞧。

“一会儿机灵点,知道吗?若得了你曾祖父的喜欢,就是你小子天大的造化。”

小孙子叫许桂,“蟾宫折桂”的“桂”,上面还有三个哥哥,看名字就知道。许天赐自己没本事继续往上考,两个儿子也只会打算盘,他便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四个孙子身上。每天做梦,若是哪一日能去老妻坟前上一炷香,借青烟告诉她家里有人金榜题名,那就好了。

上一篇:南无风 下一篇:飞狐+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