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番外(53)

作者:雾十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池宁,原 世上只有爸爸好。池宁是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文臣口中“阴阳怪气,不得好死”的那种。他平生没什么追求,就是年纪轻轻喜欢认儿子。屡试不中、老态龙钟的老秀才;出身贫寒、才华将没的状元郎;两厂掌控下的锦衣卫等。就连稚嫩可爱的小皇子,也会傻乎乎的说:“临临,如孤亚父。” 点击展开

钱小玉的寿宴上,请了京中最著名的昆腔班子全福班,这名儿一听就很喜庆。据说是要连唱十天,今天才是第一天。昆曲起源于南方,但全福班是纯北方的班子,唱腔以京白为主,华丽细腻,飘逸儒雅。

池宁进去的时候,戏已经开始了。戏台上站着的是如今最红的戏子,低吟浅唱的是最出名的曲目,花旦扮相艳丽,戏文唱腔婉转,一颦一笑间皆是风情。

【竟然是《牡丹亭》。】池宁不爱听戏,但他师父喜欢,池宁因此而被迫熟悉了大多数的曲目。

【《牡丹亭》?】原君对过去的记忆其实是断断续续的,好比这个池宁很熟悉的曲目,在他看来却是全然陌生的,【讲什么的?】

他看起来对这种老年人的爱好还挺感兴趣的。

钱小玉前呼后拥地坐在戏台下的最中间,明明大家应该看的是台子上引人注目的戏班美人,但你就是能感觉到,钱小玉才是今天的主角。那份众星捧月,已不需要钱小玉再做什么才能得到,他哪怕只是寻常地跟着戏腔哼两句,都耀眼得不可思议。

这就是权势的魅力。

是千百年来被芸芸众生、普罗大众所趋之若鹜的东西。

也是池宁如今最想要得到的。他回首,在马文眼里,看到了同样的野心,同样的渴望,不同的是,马文的嫉妒里多了一份不平与怨恨。同为暮陈一派,马文自认为不比钱小玉差什么,凭什么在兰阶庭下去之后,暮陈资源倾斜的方向会是钱小玉这个死娘娘腔,而不是他马文呢?就因为钱小玉比他岁数大?

偏生就在这个时候,钱小玉看向了门边,一下子便站了起来,伸手打起了招呼。

马文在所有人的注目中,又莫名地高傲了起来,觉得他享受到了别人所没有享受到的特权待遇,他,能被钱小玉高看一眼。

结果,不等马文开口,钱小玉已经热情叫了出来:“临临呀,快过来,坐我边上。”

池宁内心对马文的幸灾乐祸已经溢于言表,前倨后恭在宦官群体里是常有现象,但能像马文做的这般没有脑子的,还是实属罕见。如果池宁想,他可以把这种嫌弃对方蠢的情绪隐藏得很好,保证最厉害的老手也看不出他有一处不妥帖。但重点是他不想啊,他为什么要为了一个马太监,而勉强自己?

池宁的有恃无恐,让马文更是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而此时的池宁,已经几步绕过了马文,走到了钱小玉的身边,大大方方地坐到了那个让所有人眼热的位置上,对钱太监恭贺了起来:“祝钱爷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哎哟,哎哟,哎哟,”钱小玉今儿看起来格外高兴,脸和他身上的红袍一样喜庆,眼神中的……母爱也更浓了,他侧身和旁边的王洋王首辅递话,“要不说这么多后辈里呀,我就喜欢临临呢。这嘴巴甜的哟,比其他只会祝我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傻东西不知道好了多少。”

马文送的寿礼礼单上就写了这么一句,本意是为了嘲笑钱小玉年纪大,偏偏被钱小玉阴阳怪气地这么一解读,成了他马文没文化才会这么写。

“年年有今日”又有文化到了哪里去吗?

马太监眼瞅就要被挤对得气死了,但他还不能翻脸,只能笑着忍下去,假装并不知道钱小玉在影射他。

这是池宁第一次如此之近地见到王洋。过往王洋主要的合作对象是兰阶庭,和张太监的交集都少,就更不用说池宁了。唯一的一次本应该有直接交集的,就是池宁在无为殿上为了闻宸舌战群儒,但那一回王洋告病躲了去。

王洋是个不错的好官,但与以往忠于皇帝的官不同,他忠的是这天下的百姓,是自己心中造福于民的信念。

所以,明知道从正统上来讲,该坐上皇位的是天和帝之子闻宸,但王洋还是选择了年轻力壮的新帝。

当然,现如今在朝堂上最为反对新帝扶植母族的,也是王洋。后宫外戚,永远是朝臣心中最应该被重点打击的对象之一。而王洋做事的出发点,从来都不是让上位者高兴,是让百姓高兴。

对于这位大佬,池宁的情绪挺复杂的。他知道他们应该算得上利益的对立面,但……

思及自己食不果腹、只能净身入宫的幼年,他总忍不住想,若那个时候遇到的是王洋这样的首辅,自己大概就不用进宫了吧。

王洋在池宁看他的时候,也在打量着这位传说中的临公公。他没在无为殿上一睹池宁少年意气的现场,但只凭想象就觉得张太监是个会教徒弟的。他的想法和池宁差不多,立场不同,可欣赏还是有的。

也因此,哪怕知道钱小玉只是拿池宁作伐在挤对马文,王洋还是愿意顺着钱小玉的话,夸上池宁一句:“临公公确实年少有为,未来可期。”

得王洋的赞叹,可不只是被夸了这么简单,是有很实际意义的好处的。

也就是说,池宁的名声要大涨了。

不出明天,满雍畿城的人都会知道,首辅王洋很看好东厂的临公公。别人这么说一个年纪轻轻就手握大权的太监,那是谄媚;可王洋开了口,那就只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期许了。

钱小玉这个寿宴,对于池宁来说,来得可太值了!

原君也觉得来得很值,戏台上的《牡丹亭》给了他不小的灵感,他问池宁:【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就是你们人类的爱情吗?】

【不不不,】池宁疯狂摆手,觉得这是只属于文人的神经病爱情观,【什么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听听,这像是人话吗?怎么,没了爱情就要必须得死?快别搞笑了好吗?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离不开谁的,只有你自己,最可靠。】

原君:【???】咱俩到底谁才是更加感性一点的人类?

池宁嗑着瓜子,表面一副谦逊又低调的美好模样,陪在一边听钱小玉、王洋等大佬聊天,实则内心小剧场叭叭的一刻也没停:【什么是爱情?不过男的女的逢场作戏。两人都入戏,那就是一辈子;只有一人入戏,那就注定会是个悲剧;两人都没入戏,折腾的就是别人了。】

原君:【那你还希望闻怀古拥有爱情?】

池宁理不直气也壮:【对啊,我自己还不是个好人呢,但也不耽误我希望全天下都是好人啊。】

不管是和好人当朋友还是当敌人,都能放心。而如果全世界就他一个坏人,还不是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想就快乐。

同理可证,池宁不相信爱情,但不代表他不希望别人拥有。

原君被噎了半天,池宁这人真的挺矛盾的。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从《牡丹亭》里得到的灵感。

池宁当天晚上回去就做起了梦。

梦里……

回到了他第一次对“爱情”这种东西失望的时候。

那年池宁还在内书堂读书,钱小玉已经当上了内书堂的掌司,却因为肃帝驾崩,改革被迫中止,而成为了失去梦想的咸鱼,池宁的二师兄仙仙则成为了司礼监最年轻的学长。

是年,恰逢番邦入京朝贺,番邦遣启的学子、国子监众生以及内书堂的学长们,因此而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交流学习。三方各派九人,组成了一个二十七人的临时班,学习一样的内容,参加一样的考试,以此为赛,为国而战。

别问为什么内书堂也能参与其中,问就是天和帝的锅。他当时刚登基不久,对宦官的依赖程度达到了历史最高,因为喜欢兰阶庭,很是愿意给司礼监更多的脸面。

按理来说,这种三方大比,上的肯定应该是学生。

但内书堂钻了个空子,强行说学长也是学生,为了赢而不择手段。因为钱小玉就是这么一个不守规矩的人。

俞星垂是被钱小玉寄予了最大希望的那个,结果……他在那一个月里谈起了恋爱。

具体到底发生了什么,池宁肯定是不知道的,他每天“值房——书堂”两点一线,倒是很想知道外面的事,想要积极参与,可惜并没有人告诉他,大家对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好好读书就是最大的帮忙了”。

池宁唯一有印象的,就是突然有一天,钱小玉气得砸烂了一整个屋子的玉器古董,那可都是钱小玉最喜欢的钱啊。足可见他到底有多生气。

突然,一道池宁觉得很熟悉,但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是谁的声音,就在他的耳边响了起来,他好像也已经习惯了那人在他耳边说话。

上一篇:南无风 下一篇:飞狐+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