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番外(40)

作者:雾十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池宁,原 世上只有爸爸好。池宁是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文臣口中“阴阳怪气,不得好死”的那种。他平生没什么追求,就是年纪轻轻喜欢认儿子。屡试不中、老态龙钟的老秀才;出身贫寒、才华将没的状元郎;两厂掌控下的锦衣卫等。就连稚嫩可爱的小皇子,也会傻乎乎的说:“临临,如孤亚父。” 点击展开

太后不知道张精忠为天和帝做过多少事情吗?

她知道。

但那完全不耽误她不念一点旧情,因为张精忠只是个奴才罢了。

所以,他池宁又为什么要去继续坚守那些无用功呢?从仁寿宫被搀扶起的那一刻,池宁忠心的对象就只有他自己了。

他想吃得好,穿得好,成为人上人。

如今再见太后,她依旧是那样端庄肃穆,高高在上。她是稳定后宫的好皇后,是手腕强势的铁血太后,是除了两鬓怎么藏都藏不起来的白发,再难有人看出心中悲伤的有琴氏。

不苟言笑,没有慈悲。

太后招招手,把池宁叫到跟前,好像还与过去一样。

这就是太后啊,从她为了给自己在当年的选婚之中博一个出彩,硬生生造了个“有琴”的姓氏出来就可以看出。父姓“有”,母姓“琴”,自此她便是“有琴”了。这使她孝名远扬,还得了个是旁人看见她的姓,就想好奇地问上一回的机会。

皇帝看人,很多时候连画像都没有,只有孤零零的名单册子,名字突出有趣,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张精忠起名最初的灵感,就来自太后参加选婚的这一回,“有”“琴”的结合,还是他给太后提的意见。他对池宁说,太后是个目标明确的聪明人,他当年推选还是应选的太后为皇后,就是看重了这份聪明。

他觉得他的投资会有回报。

可惜,他错了。

聪明的人大多薄情又冷性,他们只会觉得是自己凭借手腕得到了如今的一切,是理所当然,没有半分感恩。

在池宁迎着太后一行人到了无疆山时,太后好像还颇为感触,难得多了一些话:“哀家当年也在这里等候……给吾儿选皇后钱氏也是在这里……哦,选刘氏也是在这里……”

短短的一句话,三次情绪的转折,都被太后压在了心里。

最终化为了一句:“现在换成了临临你。”过去都是你师父主持。

因为太后严肃的性格,“临临”二字一出口,就总让人觉得太后待池宁不同。

池宁在心中长叹一口气,他师父真的是个人精。再抬起头时,池宁已经扬起了笑脸,学起了师父“忠心耿耿”的腔调:“希望臣能有这个荣幸,一直伺候下去。”

无疆山是个很特殊的地方,既与后宫相连,又与后面的小北宫相连,方便了主子们赏景,也方便了举办类似于选婚的活动。三十五个应选,已经在戏台上等候,准备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如今的后宫嫔妃,大多都是经历过这一遭的,如今换个身份再看,就莫名多了些衣锦还乡的味道。

无疆山还是那个无疆山,应选们却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应选。

“那就开始吧。”太后行事很少拖泥带水,哪怕老了,也不会突然就变得慈祥和蔼。她把池宁叫到身前:“你给哀家介绍介绍。”

这一回池宁身上的香再次变了,变成了一味很出名的安神香,因为太后有头疾,疼起来经常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而有些关心,是不用表达在嘴上的,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反而更能让人留下印象。

至少此时此刻,太后就承了池宁的情:“难得你还记得,就是这香难免清苦了一些,不太招人喜欢。”

“臣招老娘娘喜欢就行了呀。”

“怎么还在说这么孩子气的话。”太后摇摇头,难得开怀,指着池宁对王富贵道,“果然还是个孩子呢。”

不管是当初无为殿上的意气用事,还是仁寿宫外的长跪不起,最终都归为了一句“还是个孩子呢”。因为是孩子,所以有任性的权利,因为是孩子,所以可以被原谅,再得到一次重来的机会。

池宁知道,这是他这次的选婚做得让太后满意了,太后才愿意给他抬一手花花轿子。

伺候人真的是一桩很累人的学问,又累又乐在其中,因为池宁相信付出得越多,最后的胜利果实就会越甜美。

才艺表演开始后,气氛总算热烈了一些。

祝梁没什么准备,就当场舞了一曲剑。太后自己是个刚硬的人,喜欢的也大多是这种比较有力量的东西,比起其他人唱的靡靡之音、奏的软弱之曲,她更欣赏祝梁的剑舞。池宁也给了太后暗示,这是静王世子真正会喜欢的类型,太后便痛快地留了牌子。

巫昇什么都不会,唯一会玩的虫子又太过瘆人,不适合表演,最终他就给太后跪下,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堆所有人都听不懂的话。

强行解释为是一种祈福仪式。

太后也在池宁的暗示下面不改色地留了牌子,当她理直气壮地这么做的时候,明明刚刚觉得“这特么都可以”的人,现在也开始觉得这真的可以,是自己不懂欣赏了。

李石美准备得算是最充分的,他是从小男扮女装、宅斗竞赛过来的,都不需要池宁暗示什么,太后就已经留了牌。

虽然说四选的目的是“择三”,但在第一轮才艺展示后的留牌子环节,并不会真的只留下三个。

一般来说是会留下一半,也就是十七八个。

姬似雪、郑应选、赵应选等人花样百出,都轻松晋级,和池宁之前所料的差不多。不过驸马的妹妹吴二和绾绾却并没有留下,不是她们不够好,而是吴二已经打定主意不掺和了,在和池宁打过招呼后,就准备带着爱人退赛了。

太后不知道她们在搞什么,但也觉得做个这样的顺水人情,表现给新帝看挺好的——哪怕是我养子唯一的儿子,我也不会留个家世高的。

这并不能打消新帝心中多少戒备,但至少可以表现出太后的铁面无私。

吴二离开时,所有应选都挺诧异的,之前不少人其实心里都隐隐觉得,作为驸马之妹的吴二,其实是最有可能当世子正妃的那个,她们争的只是侧妃之位。万万没想到,吴二竟然是最先退场的,顺便还带走了威胁巨大的绾绾……

真的是活得久了什么都能见到。

姬似雪更是心中一梗,要是早知道吴二和绾绾根本不会参与到最后,她也不会那么着急让石簪除掉郑应选。如今郑应选没有死,还恨毒了她,虽然郑应选不足为惧吧,但也给她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好比今天,所有的应选里,就只有她被孤立了,郑应选不知道和多少人说过她要杀她。

被众人孤立得如此明显,在后宫女人的心中可并不会留下什么她总被欺负的柔弱印象,大家都是过来人,只会觉得她不是心机太深,就是不擅长与人交际,从而对她心生不喜。

虽然每个女人都很清楚后宅、后宫是什么样子,却又总会在当了老太太后,生出和男人一样的“家和万事兴”的妄想。

给自己儿子塞小妾开枝散叶时,想想自己当年被婆婆塞人是什么心情,不就能理解儿媳了吗?可是,不,她们偏偏不会这样,在完成由被害者变成施害者的华丽转变后,她们大多都回不去了。

姬似雪简直绝望。

但幸好,她还是被留了下来。因为新帝宫中的其他后妃,至今还以为这是在给静王世子选妃,心思都和池宁的差不多,巴不得选几个刺头去给静王添添堵,既能跟皇帝邀功,又能让别人觉得她们贤惠大度,给世子挑的都是个顶个的漂亮,个顶个的出挑。

池宁看着这么一群见识浅薄的娘娘,终于意识到了太祖立下择良家子入宫的唯一弊端,外戚和后宫干政的问题是都没有了,但……

这样的后宫也是真的好利用啊。

宫妃一门心思搞内斗,有长远眼光,能着眼前朝的人少之又少。百年里也就出了有琴太后这一位,还被前朝文臣给联手狙击了。

说不好这到底是对是错。

留牌之后的第二天,就是比试琴棋书画和女红了。后妃们对此都很起劲儿,因为看着别人正经历自己经历过的,而自己也可以算作当年“战争”的胜利者,这本身就带着一种微妙的爽感。当然,也因为她们的后宫娱乐生活实在是太少了,哪怕是陪伴在可怕的太后身边,也无法再阻挡她们身上那股子看热闹还嫌事不大的心。

叽叽喳喳,小鸟一样。

“临临啊,这林应选可是人缘最好的?我看很多应选都爱找她说话呢。”

“祝应选这绣的是什么?临临你可识得?”

上一篇:南无风 下一篇:飞狐+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