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番外(36)

作者:雾十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池宁,原 世上只有爸爸好。池宁是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文臣口中“阴阳怪气,不得好死”的那种。他平生没什么追求,就是年纪轻轻喜欢认儿子。屡试不中、老态龙钟的老秀才;出身贫寒、才华将没的状元郎;两厂掌控下的锦衣卫等。就连稚嫩可爱的小皇子,也会傻乎乎的说:“临临,如孤亚父。” 点击展开

说是认捐,说是心意,实则就是花钱。

在正堂旁边的耳房里,有个专门用来认捐的地方,队伍排得很长,还有专门的弟子、信徒在管理秩序。

两文钱是这里的最低价,连赠送的月老娃娃都得不到的那种。来排队的,几乎很少有人会选择这个,大家一般会选个中等档次,既不肉疼,也不寒酸。也因此,当池宁这个异类,一脸淡定地对负责收钱的小弟子说出两文钱时,大家下意识的就诧异的看了过来,看池宁周身的衣着打扮,也不像是那等穷到出不起钱的人啊。

有人好心多嘴告诉池宁:“心诚则灵啊,这位小郎君。”

原君嗤笑:【这个‘月老’可真是个‘好’神仙,给钱就能灵验的‘好’。】

池宁不解地看向和他说话的人,虽然他没开口,但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好像会说话,已经替他说了:我的心很诚啊。

“这,别人也诚,花的钱又比你多,你说若你是月老,你会帮谁?”

“对啊,对啊,这么少的钱,简直是在侮辱月老他老人家,小心这辈子孤独终老哦。”

“你不想月老多照拂于你,至少也不希望被他为难吧?”

“他老人家若真灵验,天下那么多姻缘等着他去促成,又哪里有空为难别人?”一个风尘仆仆的少年,在池宁身旁开口,替他解决了这些非要别人跟着他们一起搞封建迷信的人,“信仰的力量是帮你们变成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让你们裹挟别人,对不加入的人连哄带骗又威胁。你们这样与那拦路抢劫的又有什么区别?”

说完,少年又转头对池宁说:“你做得对。不过要我说,你真的应该一文钱都不给这糟心地方的。感情若能以金钱衡量,那还是感情吗?那是卖猪肉!”

“你!我们也是好心,怎么在你嘴里却变得如此不堪?你这人还讲不讲道理?”

“到底是谁不讲道理?既然两文钱是这里规定的最低消费,明码标价,那它就是正当消费。我朝之法哪条规定了不可以选择最低消费?”

“操,你个小逼崽子,会不会说人话?不会说我来替你家大人教教你!”

眼瞅着双方呛声往打架的方向发展而去,穿着白衣、腰缠红带的祠中子弟终于站了出来。倒也没有怎么偏帮,只是拉开了双方,让……

给钱的队伍得以继续顺利前行。

总之就是干什么都不能耽误他们挣钱。

池宁再想去找少年时,他已经消失在了密密麻麻的人海之中,看来真的就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让一肚子阴谋论的池宁,有点哭笑不得。

不得不说,遇到好人的感觉,总会让池宁的心情更好一点。他这人就是这么自私,只许自己当恶人,不许旁人比他更邪恶。

这么一通事情后,众人早已经忘记了矛盾源头只是一个人买了根两文钱的红线。而拿着红线的池宁,已经找到了后院红灿灿的红线宝树。几人才能合抱的大树前围满了人,不过大家都还算守规矩,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挨个上前系挂红绳。

等轮到池宁时,已经过了有一阵了。

池宁眯眼,仰望着眼前灼灼其华的桃树,在真实的粉色花瓣里,找到了影影绰绰藏在其间的血色。那便是他在苏辂身上看到的了。

来树下结缘的人,先是闭眼许愿,再是踮脚结绳。然后,就会有一片血色花瓣顺着“心诚”之人的红绳而下,像真正的花瓣一样,乘风在这人头顶绕一圈后,飞向远方。应该是去找这人所求的“命中注定”了。

因为池宁在一对来还愿的小夫妻身上,也看到了与苏辂身上相似的花瓣,外形精致,红得像血,只是颜色没有苏辂那么深。

来还愿的小夫妻在别人问起时,还激动地讲述起了他们妙不可言的缘分。

大意是说,男的家里是做绸布买卖的,原本为了扩大家族生意,父母有意安排他与同商会的另外一家大户的小姐成亲。但男的不甘心,他早已情系借宿在家中的孤女表妹,他想为了表妹与家里抗争,却又不知道表妹对自己是何种想法。病急乱投医之下,来红线树求了月老,没过两天他就得偿所愿了。

但家中还有不少铺子需要维系,他和表妹商量之后,表妹甘愿做出牺牲,退一步为妾。为了未来的后宅和谐,表妹甚至愿意陪他来一起再系个红绳——为他与那富户小姐。

这段爱,感天动地,享尽齐人之福。

故事里的槽点到底有多少,池宁已经懒得去细数了,只希望这位敢以大舜自比,妄想娥皇女英的傻逼能够离他远点。他吵到他了。

“呸!”

“无耻!”

“死皮不要脸!”

围观群众终于看不下去了,哪怕是生活在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人,也还是会觉得这男的吃相未免太过恶心了些。竟还觉得自己做的对,可以这般振振有词。

池宁循着说话的声音看去……

果不其然,三个出声的人里,就有一个是他师兄。师兄弟就这么喜相逢了,但江之为却没能注意到他之前一直在找的师弟,此时只满心愤怒,暴躁地想撸打人:“人家姑娘还未过门,你就已经娶了表妹为妾,还在这里装什么情深不悔,不过是馋人家的嫁妆!”

另外两个说话的人,一个是个小娘子,一个正是之前为池宁伸张正义,劝他不要相信金钱能买来爱情的少年。

刚刚和池宁一起排队的信徒,如今大多也正在这里结绳。

一眼便认出了少年。

他们生气怒斥:“你小子是来砸场子的吧?”颇有道上大哥的味道。

少年也是毫不客气:“对啊,我就是来砸场子的!今天我就要砍了邪树,捣了淫祠!看你们还怎么蛊惑……”

嚯。池宁在心里道,比我还嚣张啊。这年头主持正义的好人都这么像坏人的吗?

“……我的怀古去成婚!”少年说完了他的话。

咦?池宁一愣,少年你是不是说了什么很可怕的虎狼之词?

第26章 努力当爹第二十六天:

“来者何人?!”

“坐忘心斋,司徒望。”

一个是真敢问,一个也是真敢答。

池宁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在现实里遇到有人会“阵前叫名”。说实话,这样的一问一答,只有在戏本子里才会显得正常。真人实操,总莫名感觉很羞耻啊。从某种意义角度来说,喊话的两人心理素质都挺强的呢。

当“坐忘心斋”和“司徒”两个词连在一起出现时,所代表的震撼意义,让众人都不自觉地就闭了嘴,因为全大启就没有人不知道国教坐忘心斋的。

大启因为开国太祖的原因,既不推佛,也不崇道,反倒是立了个独属于本朝的国教。

也就是坐忘心斋,它比历史上其他朝代的国教都要再特别一点,好比它的道场并不在京城,与皇室的关系看上去也不算紧密,一直安安静静的自己玩自己的,倒真的就好像只是一面被大启借来拒绝其他教派扩张、发展的旗帜,出色地完成了一个挡箭牌应有的作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很少能有人真正知道坐忘心斋到底信仰什么,有着怎么样的力量体系和内部管理结构,坐忘心斋就只是坐忘心斋而已。

池宁知道的比旁人多一些,都是从神宫监的掌印口中听说的。坐忘心斋的道场远在邙山,洛水以北,教中有祖训,门下子弟不得擅自离开福地,准确的说是轻易不能踏足京师重地,恐冲撞龙脉。但也不是没有特殊之例。这部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了——每一次坐忘心斋弟子出现时,不是国有大难,便是民有妖灾。

在场的百姓看向月老祠的眼神,开始不对了。

池宁猜到了坐忘心斋出世应该是为了天书教,而不是京城城东一个小小的月老祠。但天书教至今连名字在民间都还是个禁忌,百姓消息闭塞,知道的不是很少、就是很模糊,联想不到也属正常。

但更让池宁关注的还是司徒望的名字——

与世代驻守北疆、堪称中原国门的司徒将军同姓,怎么看都不像是个单纯的巧合呢。

司徒家每一代都是大启当之无愧的战神,让皇帝又爱又怕。爱的是他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怕的是他们功高盖主、挥师南下。

要不是天和帝还留了大殿下闻宸这个儿子,以池宁最初最黑暗中二的想法,他真的会直接投奔北疆,蛊惑司徒家取闻氏而代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天下已经让姓闻的坐得太久了!当然,有小殿下在,池宁是不会考虑任何其他选项的,甚至会对这些可能提前做好防备。

上一篇:南无风 下一篇:飞狐+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