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番外(150)

作者:雾十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池宁,原 世上只有爸爸好。池宁是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文臣口中“阴阳怪气,不得好死”的那种。他平生没什么追求,就是年纪轻轻喜欢认儿子。屡试不中、老态龙钟的老秀才;出身贫寒、才华将没的状元郎;两厂掌控下的锦衣卫等。就连稚嫩可爱的小皇子,也会傻乎乎的说:“临临,如孤亚父。” 点击展开

但太后可以肯定,司徒望没有看到什么天和帝的亡魂,如果看到了,这么重大的事,坐忘心斋不可能不报。

也就是说,池宁在瞎说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但池宁如今“实话实说”,是江之为看到的,太后心中的天平就再次动了,倾斜向了天和帝的亡魂真实存在这一边。只是亡魂存在的时间不长,只见到了江之为,留下了三言两语,便消散,都没有来得及撑到司徒望赶到。这么一想,逻辑倒也是通的,毕竟静王丧心病狂,以天子为阵眼,这样对天和帝的伤害有多大,可想而知。

“您听到了我和静王殿下的对话?”

“知道一部分。”太后微微垂眸,让人看不出她的真实情绪。

“臣罪该万死,为一己私心,欺骗了静王殿下。”池宁装得有模有样,他刚刚对静王说的话里面有太多骗人的地方了,肯定得先请罪。

“那也是他活该。”太后的声音冷硬了几分。对于静王杀死了自己亲生儿子这件事,太后永远没有办法原谅。一开始她受打击过大时,心里还是有两个儿子的。等冷静下来,她心里肯定就只剩下惨死的亲生儿子了。

说实话,太后真的不是一个慈母,池宁为了打击静王,微妙地抬高了太后的形象。但真实的太后,他们都懂,这就是个没有心的女人。

静王当年对太后的感觉没有错,若感觉有错,魏贵妃也不敢以此为饵,太后多年后也不会不让静王登基。

只能说,万事万物,靠的不过是一张能颠倒黑白的嘴。

池宁就是这么一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性格,他从不以真话和谎言来定义它们,他只是说了对他当下最有利的一面罢了。

太后低笑出声:“这世上,也就你和你师父看得透。”她大方承认了,这也是一个看自己看的很透彻的人,“对,哀家就是这么一个心狠的人,不可以吗?”

“当然可以啊。”谁规定了女人就一定要满腔母爱、内心柔软呢?会这么想的人,不是脑子不好的傻逼,就是早晚会栽在这种事情上的自大狂。只能说,太后当年既没有害静王的心,也没有特别深地爱他罢了。就是个正常亲戚的心态,不能要求太多。

所以,在劝服太后的问题上,池宁就再不敢考虑利用太子闻宸,因为闻宸与太后相处的时间真的不多。太后帮助闻宸,不是因为闻宸是她的孙子,而是因为闻宸是她唯一的选择。

在太后心中,这个不得不选的孙子,自然是比不过自己十月怀胎、辛苦抚养长大成人的亲儿子的。

天和帝是太后唯一的软肋。

这甚至与他们之间的母子关系,都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而是一种沉没成本。太后在天和帝身上投入了太多的关注与精力,日日夜夜的期待着他的成长,他是她在后宫之中最艰难的一段岁月里唯一的依靠指望。这是一种心理问题,没办法只是用母子亲情来概括。

心硬如太后,也逃不过心理问题。

当然,池宁在心里先是对天和帝告了一声罪,接下来要借用他老人家的名头了,若他在天有灵,希望他不要怪罪:臣这么做,也是为了大启的和平,为了您唯一的儿子闻宸殿下的顺利登基,您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母后和儿子有天对立起来,对吧?

陛下莫怪,陛下保佑。

“我请神木清了我师兄关于陛下的记忆。”池宁给自己圆谎,“因为有些东西,他不知道,比知道要更有利于他。”

太后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不动手脚的池宁,那就不是池宁了。

“我儿,我儿到底说了什么?”

在太后主动开口询问的那一刻,池宁就知道,自己赢了。

作者有话要说:

能制服太后的,只有天和帝呀。

第87章 努力当爹第八十七天:

池宁走的其实还是王洋借力打力的老路,用一个美好的谎言——天和帝的“遗言”,说动了太后同意他这场铤而走险的惊天豪赌。

当然,这种事不可能只是说说,赌一个谁的良心,况且太后还没有心。

池宁请来了首辅王洋,在老爷子一脸不可置信的震惊中,让原君和坐忘心斋的仙师共同施法见证,与太后三方立誓,他们互相掣肘,在约定时间内,谁也不会去窥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只参政议政,不搞独裁。

誓言的约束力非常之强,在三人齐齐点头的下一刻,他们都同时感觉到像是有什么东西紧紧地缚在了自己的心上。

不需要谁说,他们就已经懂了,一旦违誓,心就会被捏碎。

受制于人的感觉真的不算太好受,特别是池宁、太后这种掌控欲比较强、平日里只有他们掌控别人哪可能让别人掌控的人,包括王老爷子在内,发完誓之后,他们的脸色都不算好看。王洋更是直言:“临到老,让自己的身家性命,被一道无形的东西所牵制,若我弟弟在世,他会怎么说呢?”

但一想到其他两人同自己一样,也在默默忍受,莫名就觉得心里舒服了一点。正应了那句“看见你不开心我也就开心了”。

在这个誓言里,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当闻宸二十岁时,他们要还政于他。

这个誓言也只保证到闻宸二十岁,其中还详细规定了,若闻宸因为意外去世,则誓言当场作废。敢这么立誓,自然是因为三人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并不想看到闻宸死。王洋是为了百姓,太后是为了儿子,池宁……

他喜欢养干儿子的毛病全世界都知道。

虽然池宁不好在太后面前说这么大逆不道的话,但在他看来,闻宸确实其实也算是他的干儿子之一的。干儿子可以利用,却绝不会看着他们去死。

其实池宁和王洋本来的要求是十四岁,太后则狮子大开口要到了三十岁。你漫天要价,我坐地还价。最终,三人才协商出了一个彼此都不算满意但却能够接受的年纪,双十年华,最是意气风发。

三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定了这一切,此时外面的天已经擦黑,火烧云也逐渐染上了稠密的黑色。

池宁一直到离开太后的寝宫,才露出了笑模样。

王洋仍心事重重,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体,先不说他未必能够坚持到太子闻宸二十岁,只说他坚持到了,若届时太后的身子骨依旧硬朗,那未来的大启可怎么办呢?太后可以被儿子制约一次,却绝不可能没完没了地被制约。

简单来说,天和帝的面子,也就只能护自己的儿子到二十岁。

“相信我,二十岁是个坎儿。”池宁拍了拍王大人的肩,他没有说得很明白,但该懂的人都已经懂了。

池宁这边是得了原君的准确保证的。原君看不到池宁的未来,却还能看到旁人的,虽然这人与池宁的纠葛越深,看到的越是模糊,但至少可以肯定,太子闻宸二十岁的时候,太后就会因为中风偏瘫,而不得不结束政治生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根本不用担心太后未来没完没了。

这是太后的命,谁也改不了,她能风光个十年已属不易,她的晚年要为她年轻时作下的孽进行偿还。没有谁的后宫之路是完全干净的,太后更是不例外,她在与魏贵妃的斗争中,虽隐忍低调,却也不是完全没有下过手,甚至不只是针对魏贵妃,也包括其他妃子。她做了不少阴损事,这中风就是她命中注定的报应。

【没想到您还是个讲究因果的神仙。】池宁听到这个的时候表示十分震惊。

【不是我讲究因果,是命运讲究因果。】原君立刻撇清了自己和命运的关系,命运是命运,他是他,虽然经常被混为一谈,但他们真不是一个玩意。

要不然原君当初根本不会被静王蒙蔽。

其实池宁要是心狠一点,在知道太后命中有此一劫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不和太后签订所谓的制衡契约,他可以选择直接与她斗下去,他斗不过太后没错,但斗个平局,保持几年等到太后中风,这样还是可以做到的,他能耗到太后不得不让步。

这大概就是上辈子池宁的策略了,但这辈子,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池宁终于还是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当然,也是因为太后在与池宁协商的时候,像是预感到了什么,主动让步,表示当尚尔找回张精忠等人的尸骨时,她会和王洋一起,还张精忠一个清白。

上一篇:南无风 下一篇:飞狐+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