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番外(11)

作者:雾十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宫廷侯爵 甜文 朝堂之上 关键字:主角:池宁,原 世上只有爸爸好。池宁是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文臣口中“阴阳怪气,不得好死”的那种。他平生没什么追求,就是年纪轻轻喜欢认儿子。屡试不中、老态龙钟的老秀才;出身贫寒、才华将没的状元郎;两厂掌控下的锦衣卫等。就连稚嫩可爱的小皇子,也会傻乎乎的说:“临临,如孤亚父。” 点击展开

他,天生闪闪发亮。

池宁在无为殿汉白玉的丹陛下停步,由尚尔进去为他通传,在等了一会儿之后,池宁终于得以垂头走入了殿内。

下跪行礼,犹如行云流水。

不管是新帝还是池宁,都算是不错的好演员。哪怕彼此心里都很清楚当年发生了什么,但他们就可以装得心无芥蒂,和没事人一样。

只有似有若无的尴尬,还弥漫在每个人心中。

新帝闻恪在龙椅上正襟危坐,腰杆笔直,哪怕没有人的时候,他也是这么一副正正经经、克己复礼的模样。明明是个岁数也就只比池宁大一两岁的年轻人,态度上却宛如一个张口“之乎”闭嘴“者也”的老学究。

这样的人,总是池宁捉弄的对象,他特别喜欢他们,必须捏着鼻子接受他的存在时隐忍又不爽的模样。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池宁发出了反派的笑声。

由城内外宅到无为殿,池宁一共花费了将近一个时辰的工夫。但从面圣,到领命,再到从无为殿内退出,池宁前前后后也只用了不到一盏茶的时间。

池宁和新帝之间的生疏客套,就像是新帝初登大宝时对龙椅的茫然与陌生。他们本不该相遇,也不应该有这样的交集。

到目前为止,新帝的每一步表现,都在池宁的意料之中。

他年轻但不稚嫩,有野心又不够城府,甚至带着一些对于自己是否能够坐稳这个皇位的惴惴不安。就像是个一夜暴富的新贵,他本已经准备满足于小富即安的生活,突然天降大任,就,也不是对如何改变这个国家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

总之,新帝不是处心积虑得到这个皇位的,他还没有那么厉害。是先帝突然的下落不明,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池宁可以发誓,当他退出大殿时,他听到了来自新帝放松地长舒一口气的声音。

【他竟然怕你。】原君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还要点评两句,对于他来说,围观这些人类的互动,就是他目前最大的乐趣之所在。

池宁很客观的摇了摇头:【不,他怕的是他心中的礼。】

新帝确实是守礼之人,在四书五经、礼义廉耻的教育下长大。但人不是一个词语就足够形容的,也会有经不住诱惑、违背本心的时候。面对唾手可得的东西,新帝伸了手,也不打算再放手,但那却并不代表着他就不会寝食难安,就不会因此而产生愧疚。

所以新帝登基之后,才会愈加重礼,就像是一种补偿心理,他想通过变本加厉、几近变态的克制,来掩盖他曾经某一刻的不完美。

这种情绪,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要么自我救赎立地成佛,要么会在愧疚到极致后……

对愧疚对象痛下毒手。

新帝目前就在这个挣扎期。而当一个人在尝到了无人可以限制的权力的便捷后,他是不太可能再去选择自我救赎那一套的,因为怎么看都是杀人灭口要更简单些。甚至不会再有人告诉他,这样的选择是错误的。

池宁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利用新帝这份愧疚,并赶在恶念长成参天大树之前……

解决掉新帝。

从头到尾,池宁想要的不过是活下去而已,更好地活下去。

离开无为殿不久,池宁就再一次被拦了下来,虽然他入宫时没有遇到老熟人,但很显然他入宫的消息已经在他面圣的短短时间内传遍了大内。所有有意见他的人,都会纷至沓来。

最先出现的,便是前呼后拥、趾高气昂的暮陈一派。

暮陈和镇南一样,是个地名,城池不大,太监挺多。大内最大的两派力量,就是镇南与暮陈。两派时有斗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打头的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同样是池宁师父的老熟人,钱小玉,一个一听就娘们唧唧的名字,钱小玉本人十分对得起他这个名字,声音尖细爱唱戏,不说走路一扭一捏的吧,但抬手的时候必然是要翘兰花指的,娘到连公公都受不了。

钱小玉本人大概也把自己真当个娘们了,甚至不允许别人说女人一句不好。

池宁当年刚入宫,钱小玉就想要认池宁当儿子。可惜,他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池宁在还没入宫前就得到了指点,拿着村里族老给写的信,拜了与自己有同乡之谊的张太监为师。

当年的钱小玉还是个弟弟,都不配被称为张精忠的对家,只能默默把这事吞到了肚子里,咬牙再没有提起。

直至张精忠出事,池宁即将被下放江左,钱小玉才旧事重提。

池宁当时以为钱小玉是打算对他落井下石,都做好哪怕不要脸面地号啕大哭,也要让钱小玉心中痛快的准备了,没想到钱小玉问的还是“你愿不愿意给我当儿子”。

池宁当时虽然落魄了,但好歹已经是不少人的爹。他大儿子都六十了,要是再认了钱小玉当爷爷,可怎么活哟。那必然是不行的。

池宁就这么第二次拒绝了钱小玉,包袱款款的去了江左。

如今……

狭路再相逢。

池宁用自己狭隘的内心,试图理解了一下钱小玉的内心世界。嗯,哪怕钱小玉是活菩萨再世,大概也会想弄死他这个不识好歹的东西了。

池宁对此还真的别无他法,能做的只有认错服软,向钱小玉低头。

结果,尚尔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主动站到了池宁身前。

“好狗不挡道,这个道理你不懂吗?”钱小玉和尚尔那是真的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不对付,尚尔看不上钱小玉不择手段的敛财本性,钱小玉也看不上尚尔都当太监了还要装模作样地学廉洁。

掌印比秉笔的官级要大一点,但尚尔明显是不打算怕的:“得饶人处且饶人。”

钱小玉冷笑了一声直接忽略了尚尔,在徒子徒孙的拱卫下,隔着尚尔对池宁挑眉,说的却是:“我再问你最后一次。”

给不给我当儿子?

他想当他爹的瘾还挺大的。

第9章 努力当爹第九天:

钱小玉想要认儿子的话,并没有说出口,但身为同道中人的池宁几乎是秒懂。说实话,池宁挺震惊的,震惊于钱小玉可以如此执着,而不是钱小玉一颗想要当爹或者当娘的心。

太监热衷于给人当爹、当祖宗这种事,放在哪朝哪代,都不应该是一件稀罕事。

“无后为大”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生活在封建时代的人,不管这人是男人,女人,又或者是宦官。有些宦官甚至会因为没能力,从而对自己产生补偿心理,对认子一事异于常人的执着。唐代有个公公,一生之中大大小小认了六百多个孩子,还被记录在了《旧唐书》上。

“大丈夫生不生于乱世,都想立不世之功。”池宁的师父张太监,是这么理解的,“咱们没了下面那个东西,就更想证明自己。”

太监最著名的三大爱好:贪财,弄权,认儿子。

怎么看都是认儿子的危害程度最小。

“认儿子怎么能立不世之功?”池宁三兄弟当年第一次听到这个言论时,都还是个头不高的小豆子。一人一身内侍小袍,围坐在院子里,听张太监讲古。

“曹操听说过吧?”张太监是个好为人师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徒子徒孙,“知道他家是怎么发迹的吗?通过他爹曹嵩给公公当养子,曹嵩是东汉末年大长秋(皇后官署负责人)曹腾的嗣养子。曹腾死后,曹嵩袭爵,这才有了曹操日后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厉害吧?”

池宁三兄弟从此便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悟,池小宁被启迪的智慧最显而易见——必须得认孩子啊。

他要通过孩子走向人生巅峰!

太监们认孩子,一般就两种途径,要么从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族亲里过继,要么就是认毫无血缘关系的养子。

养子,又分为认同样为无根之萍的小内侍为子和认外面的正常人为子。

但总之,这些养子一般岁数都不会很大,就像养宠物,也总会倾向于养几个月大的小奶猫小奶狗一样。大家根深蒂固的觉得,只有从小开始养,才能养的熟。

池宁却是个奇葩,他没那个看着麦苗一点点长大的种田爱好,他就喜欢直接收获果实。而鉴于他发迹早,他认的孩子,大多都比他岁数大。在池宁自己的理解里,这种父子关系的存在,更类似于一种利益的维系与交换。

上一篇:南无风 下一篇:飞狐+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