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太子读书(153)

作者:雾十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灵魂转换 甜文 古代幻想 关键字:主角:顾乔 ┃ 配角:闻道成 顾乔是国公府的小可怜,闻道成是当朝太子。有一天,他俩灵魂互换了。还,换的特别频繁。顾乔穿成太子后,只看了一眼铜镜,便吓的当场给自己跪了。闻道成到顾乔身上时……正在给顾乔的堂妹端洗脚盆,而此前一直有人对身为太子的他游说,此女人美心善,可堪为妃:“呵呵。”这其实就是一个攻受频繁互穿的沙雕小甜饼。点击展开

这一支盛大的祈福的队伍,最终的归宿就是山下的六台山行宫。

队伍最前方被恭敬抬着的便是弥勒佛菩萨像,有僧人诵经,有僧人chuī奏寺庙之音,在绕着行宫一圈之后,才会正式进入行宫之前最大的祭祀广场之上。斩病鬼,驱邪崇,头戴二十八星宿面具的高僧出列,就地按圆行步,辅以各种身形功法以及奇异的手势,宛若开辟了一片真正的琉璃净土。

武帝带领龙子凤女站在丹陛之上,见证了佛法普度众生之舞,看到了天下太平之世的结尾。

因缘果报,真实不虚。

上一回在京中皇宫里由一线大师牵头的“以贵借命”盛会,顾乔没能看上,这一回他看到了由慧根大师牵头的更加盛大的祈福法会。

太子走到哪里都要带着顾乔,他看上去神色如常,但顾乔却还是莫名感觉到了太子殿下的紧张。

顾乔都已经不需要再问太子是不是要发生什么,因为这已经毫无疑问了。

行宫外就是热闹的与民同乐的庙会,武帝特意开恩,允百姓靠近六台山行宫咫尺,近距离地感受这场法会。

要是没有人搞事,那才是奇了怪了。

这便是武帝的鬼才主意了,他觉得犼旗钓不出幕后之人,是因为鱼饵还是不够大,毕竟对方看样子想要对付的可能并不是太子,而是他这个皇帝。

那他就以自己为诱饵,这般亲身涉险,就是希望能够抓住对方,让自己的孩子从此远离危险。

谁也不知道武帝会玩得这么大。

连当日参与了讨论的太子与慧根大师都被武帝给死死地瞒住了。

他不觉得自己这是牺牲,也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大,甚至如果是听说别人这么做了,他还要嗤笑一句“真是愚不可及”。

但这事摊到自己身上,他还是选择了这么做。

只是出自一种对孩子本能的保护。

第五十四章

金刚舞结束后, 就有高僧开始去为信众诵经书, 洒福水了,还会有一定应景的赈济与布施活动,在流民的哄抢中, 武帝等待已久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武帝维持着面上的冷静,心里却在想着, 朕就说,没有人能够经受得住这样的诱惑!

不过, 幕后之人的搞事与武帝所设想的有一些区别。

它确实没忍住这样的阳谋,放不过唾手可得的的机会,只是他并没有选择行刺, 而是用了另外一种形式。

一个手执竹仗的瞎眼老者, 踉踉跄跄的挤出了人群,衣衫褴褛,胡子花白。在带刀侍卫上前赶人之前, 老者高呼:“草民有话说啊, 陛下,草民有话说!”

声音之高之洪亮之凄惨,是绝对不会让人忽略他的。

在场的百姓已经把目光都聚焦了老者,想想他是不是有什么六月飘雪的冤情,一定要在这个诉出。众皇子、公主以及随行的近臣僧众, 也忍不住把目光瞥向了老者, 当然,只是不着痕迹的看了看, 就收回了目光,他们可不敢在事情不明之前作出一些什么不得体的行为。

一般遇到这种喊冤的情况,武帝是不会草率询问的。

因为单一从某个人口中听到的对于某件事情的阐述,那只是某个特定的视角与观点,并不是代表着完全的事实与真相。

一旦在公开场合将出来,另外一方若不在现场还原自己的那一面,那几乎就等于是要被定罪了。一传十,十传百,谁到底是真正的受害者就由不得事情的真相来决定,而是会变成大众怎么认为就怎么决定了。

武帝很不喜欢看到这种被迫的舆情,当然,他也不会放着喊冤的人不管,毕竟对方也许真的有什么情况。他只是会让侍卫把人带下去慢慢的说清楚。

但是这一回,明显着老者就是被幕后之人拍出来闹事的,他是不会离开的。

若武帝让侍卫出马,老者肯定会想尽办法的挣扎,甚至闹出更多不可收拾的局面。

武帝也不想对方离开,既然知道幕后真凶要来搞事,他自然不会放过任何有可能是对方出手的动静,甚至生怕对方事到临头胆怯了,武帝赶忙开口,是不会给对方反悔的机会的!

“让这位老人家讲吧。”武帝下了这样的命令。

他要给足对方表演的机会,因为只有不断的多做,才有可能出错,被找出破绽。来吧,不管你要说什么,咱们都先斗上一场再说!

瞎眼老人颤颤巍巍斜对着广场的方向跪下,把脏旧泛huáng的竹仗放在了自己身边,哐哐磕了三个头,仿佛在对着自己以为的武帝行礼。侍卫都来不及上前纠正老者,等老人磕完了,他们才有机会带他摆正。

一般这种时候,行礼的事情也就过去了。

武帝却故意发坏,没有开口,等着对方朝着他再真正的行一遍礼。武帝不能确定对方刚刚故意磕错方向是不是不想给他行礼,但至少他可以让对方再来一次。

上一篇:胭脂债+番外 下一篇:三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