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110)

作者:回眸已半夏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作者:回眸已半夏【完结】文案穿越之夜被告知‘媳妇儿’生孩子进了产房却发现‘媳妇儿’是个男的!!!有没有比这个更惊悚的事情?!黎锦刚醒来就看到一个男人点击展开

结果……黎大夫居然深藏功与名,不在那里当大夫了。

等到所有人坐下,许子帆笑着缓和气氛:“这就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黎大夫,这杯茶我敬你。”

喝了几圈茶后,几人开始作诗。

古代的文人雅士认为菊花象征告诫品质,这里正好有几盆不那么名贵的菊花。

许子帆说:“那我们就以菊花为题,轮流作诗。”

黄一龄作诗后,突然来了兴致,直接打算提笔作画。

“这菊花开的真好,比我在镇子上见到的还要好,我得画下来。”

周祺笑道:“行,你去,画了送我一幅。”

黄一龄:“美得你。”

不过周祺的话也提醒了他,之前还画过一幅黎大夫和身边小学徒讲话的场景。

——身穿长袍的男人拿着戥子,面容英俊而又年轻,没有蓄须,不知道听到身边人说了些什么,正挑眉含笑。

黄一龄想,那幅画他本来就打算再见时送给黎大夫当谢礼。

如今可总算有机会送出去了。

第53章

黄一龄大概是黎锦穿越以来见到的第一个会作画的人。

几人斗了几圈诗,黄一龄这一边也画的差不多。

许子帆见黎锦兴致不在作诗,于是提出带大家在院子里观赏一番。

这种规模布局的宅院,镇子上只此一家。

陈西然自然是同意的,他也看出来了,黄秀才的这三个学生,只有许子帆作诗比较好,其他两个跟他也就半斤八两。

认识到这一点,陈西然心里十分乐呵。

看来这个镇子文风不怎么开化,在培养学生雅趣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但正和他意。

陈西然都能感觉到的事情,黎锦自然也能察觉出来。

他想,之前宋先生就说过,每个镇子的学生水平都不一样,告诫他万万不可因为在自己镇子上读书优异,就因此而骄傲。

陈西然早上也跟他说之前他读书的时候,大家吟诗作对都很利害。

而他们镇子上,在坐几人的能力都相差无几,看起来在作诗这方面,是比不上陈西然之前那地方的学生。

科举考试不会因为一个考生的出身地方而扶贫,县试的话那就是整个县城的考生统一考试,宋先生之前说过,县城的学生会学习氛围会比镇子上好很多。

这么一想,黎锦更是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懈怠。

且不管他以后还打不打算往上考,但秀才是一个读书人最基本的功名,如果他考了秀才,镇子上就没人敢无缘无故的欺负自家夫郎了。

黄一龄落下最后一笔,招呼着众人过去观赏。

黎锦虽然没学过美术鉴赏,但走近了一看,就觉得黄一龄的画给人感觉十分舒服。

他的画技可能不是十分精妙,但也能看出他在这方面有足够的天份。

从布局和笔墨浓淡程度的层层递进,把菊花初绽的美呈现出来,仿佛能让人感觉到那正在吐蕊的菊花。

黎锦赞叹:“黄兄的画真是精巧传神。”

黄一龄听到他这么夸,内心很是激动,毕竟他之前还想着要把自己画的那一幅‘医馆图’送给黎锦。

如果黎锦看不上的话,他也就不去自讨其辱了。

幸好,黎锦是真的在赞美他的画。

黄一龄小时候就有画画天赋,再加上自小就跟在黄秀才身边,学习时间充裕,黄秀才自然不会消泯的他的天份,反而是请人给他教书画。

不过那人自己也是野路子出身,教了几年后,就说自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教的了,于是请辞。

这也是小地方的局限性,但对于一个农家出身的孩子来说,已经算十分幸运了。

黄一龄笑着说:“刚刚黎兄的赏菊诗也字字珠玉,黄某有个不情之请,希望黎兄给这幅画题诗,如何?”

黎锦观这幅菊花图,三尺(100cm长55cm宽)大小,黄一龄竖着画,左侧偏上留有大片留白,正是给画者留空提名的地方。

他也不推辞,有了之前求医那件事,五人的关系被突然拉近,再推辞的话就显地十分客气了。

于是黎锦拿过毛笔,站定,用笔尖着墨,这样写出来的字会小巧精致一点。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黄一龄这画本来就小,可这里又没有更小的毛笔,只能用平常的毛笔来题诗。

黎锦这个动作,就让人对他的心里评价更高。能看出这人不是打肿脸充胖子,而是真的见识广,肚子里有墨水。

黎锦把自己刚作的那首诗题上去,他如今已经把每个笔画都练出了风骨,一手柳体更是十分端正。

与黄一龄所画菊花的高洁相得益彰,颇有画龙点睛之效,让整幅画的质量都更上一层。

黄一龄拍手叫好:“黎兄的字个个都有风骨,像极了黎兄本人。”

上一篇:Blood X Blood+番外 下一篇:天命新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