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爹+番外(211)

作者:香小陌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内容标签:强强 高干 制服情缘 不伦之恋 搜索关键字:主角:孟小北,孟建民,贺少棠┃其它:父子,制服,禁忌,香小陌出品 当孟小北察觉到他喜欢上一个人,他已经喜欢很久了。有那个人在的地方,便是故乡。真实原型,年差“竹马”甜文,家长里短絮絮叨叨流水账式回忆。七十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奋斗,漂泊,暗恋,情有独钟,幸福人生。伪父子禁忌,制服,不伦之恋,表面微虐本质很甜蜜,1V1,HE大团圆结局。一家人,一个动荡年代,一段刻骨铭心。P.S.:制服系列里若干熟人会在本文里打个酱油哦。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点击展开

孟小京嘴甜,由衷说道:“爸,您这才是从八十中考进北大清华的水平,国家对您不公。”

晚上躺在床上,孟小京对上铺的人说,咱爸是人强命不强,这辈子没戏,他满心就指望咱两个将来能出人头地。

……

西安的学校与北京几乎同步,央视自从播出《变形金刚》,这部片子以春江流水野火燎原的势头,迅速在校园风行。在此之前,还从未有一部动画,能在国内达到如此风靡火爆的程度。孟小北画了厚厚的一本钢笔《汽车人与霸天虎人物图谱》,在年级里被疯传。校外商场文具店小卖部,到处贩卖变形金刚玩具,从十几块的地摊廉价货到几百块的昂贵典藏款,年轻人为之疯狂,家长老师头疼万分。以至于他们三中不得不发布新校规,校园内变形金刚禁入,违者停学籍处分。

人民日报转载新华社评论,对此事大加挞伐,变形金刚这部动画思想内容荒谬绝伦!主题是宣扬鼓吹好战和反人类思维!这是美帝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侵略对青少年一代的污染荼毒!人民日报新华社,作为主流媒体的带头大哥,发表社论抨击资产阶级自由化风气,试图对欧美日本文化产业的肆虐流行进行降温,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时代大势,改革开放十年之际大众通俗娱乐文化疯狂地吹遍大江南北,人心真正活起来了。

孟建民在商场柜台看价格,七八十块一个大号汽车人,哥俩还得一人买一个,不能厚此薄彼。孟建民说,你爹干脆也不给你们买了,你们高考完,出去挣钱自立,爱买什么买什么。

转年后的这个暑期,祁亮给小北从北京寄来一个邮包,盒子里是一架可以人车变形的大红色擎天柱玩具,比西安商场里卖的更显豪华,说是送孟小北的生日礼物。

孟小北那时不仅有个高干干爹,还有亮亮这么个土豪二代密友。祁亮对孟小北的感情,也是少年时代斩不断的一种情结。

那尺寸相当扎眼的擎天柱机器人,往书桌上一摆,当时就把孟小京“镇住”。孟小京这回没有乱动小北的东西,站在桌前直勾勾盯着那大玩具,足足看了十分钟没变换姿势,眼窝里映出一片大红色,那是眼球烧出来的颜色……

兄弟之间不可能没有隐秘的攀比心理。孟小北发现他弟暑假又开始打工,赚钱攒钱。他们家属院有一个男的搞个体户,在城里租赁半间店面卖书,各种正版盗版的通俗小说、影视画报、港台明星海报、漫画,相当赚钱,也是个万元户。孟小京那时就在书店帮人看摊,卖小说画报,每天按营业额提成。

孟小京坐在书店门口抽烟,眼角静静扫过往来的装束各异的人群。他的心性志向远在练摊卖书之上。

孟小京会甘心十年间失落的机会吗?

书店马路对面,恰好就是西安市话剧团。话剧团大院门口往来进出,都是西安本地的演员,文艺界人士,电视上混得脸熟的人。团里排演话剧,时常见有人从面包车里往下卸舞台服装、布景、摄像器材。

孟小京远远一眼瞄见,指间烟蒂掉落。

他迅速起身,摊子也不管了,横穿大马路飞奔过去,抢在人群中间,“叔叔我来我来”!他帮人卸货,搬进剧场后台,用肩膀扛大卷大卷的很重的帆布,搭舞台布景……

孟小京小伙子长得帅气,嘴甜,愿意对人低头,而且肯吃苦。

孟小京随后就扒开机会的源头,开始在剧场里跑小龙套。西影厂过来拍电影,挑选十七八岁适龄青年做群众背景,孟小京凌晨裹着大衣站在剧团门口,排队,等导演来队伍里扒拉挑人……从没有一句台词一露脸“啊”一声立即挂掉滚出镜头的士兵甲叛徒乙,演到后来每个角色有三两句词,校园青葱学子、喊口号的革命青年、或者饭店戴白帽的小跑堂的。

孟小北有一回不经意地问:“孟小京,你跑一天龙套大概多少钱?”

孟小京坐在床边,对镜子涂下巴上冒的一个痘痘:“……也没多少钱,别问。”

孟小北:“到底多少么?”

孟小京说:“一天五块钱吧,给一顿盒饭。”

……

第六十一章第一桶金

孟小北暑期也找到外活儿。他很快面临高三,原本是要专注学习,课余在西安美院上培训班,不接私活儿,然而这次找到他的是他们年级教务组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