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创业+番外(94)

作者:清蒸日华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文案: 阴差阳错,苟玳需要完成一次轰轰烈烈且足够华丽的失败创业。 这年头,创业成功难,创业失败还需要技术? 一个月后,一个和【饿了吗】对打的App出现了—【不饿吗】,送餐员皆为闲赋在家并年满60岁的老者,且必须通过步行的方式配送。 包括苟玳在内,所有人都觉得该项目荒谬绝伦。 然而半个月后 大新闻网连续四日头版头条报道—— 数年后,媒体采访当下最成功的风投机构负责人梁君澈。 记者:当初所有人都觉得苟玳先生的每个项点击展开

何铭展一点就通:“我知道了,我妈以前置业办厂都会去寺庙算一卦,现在搞个大师,她要买哪些不靠谱的产品,我就能借大师之口告诉她勿买。”

苟玳点头,孺子可教。

何铭展:“可是她若不问大师怎么办?总不能大师积极主动上前劝阻她吧?”

苟玳:“这就看你的功力了,大师必须保持高冷,但你不用。你可以用微信对话生成器,搞些聊天截图,就是那种信徒感谢大师指点令他起死回生、财运亨通的对话。而后将聊天记录发给令堂,加深其对大师的信任。”

何铭展点头,由衷道:“还好苟老板内心善良。”以苟玳的智商,若要为恶,怕都是刑法内二十年起步的大事。

两人相谈甚欢,苟玳的手机不断跳出信息。

苟玳低头,发现是仇仁发来的。这段时间,仇仁都窝在学校,深居简出忙碌毕业论文,因而没有参与新项目的运营。

【仇仁:狗子,你真是人不在江湖,江湖依旧都是你的传说】

【仇仁:昨天到今天,校园论坛全是你的帖子】

【仇仁:有人为了帮你澄清,线下真人快打了】

【仇仁:我觉得我们的新项目很好,才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不堪】

……

后面是一长串安慰的话语,从拗口的用词和奇怪的逻辑,苟玳敢肯定,仇仁是直接百度了“安慰人的暖心话语”,而后原封不动复制给他。

苟玳打开许久未登的Q大论坛。

论坛首页,他的名字依旧高频次出现。除了粉丝发的帖子外,关于他男女关系混乱、作风轻浮、为人浮夸的陈年旧调也仍不时可见 。

仇仁曾经问他,为什么不辩解。

苟玳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许多谣言,其实稍微用点逻辑,就知道漏洞百出。可有的人就愿意坚信,你叫不醒他。这后面或许是人性,或许是其他。

仇仁曾无数次赞叹他的好心态,表示“风口浪尖的人物”果然不好当,若自己整日被人无事生非、指指点点,怕是会心态爆炸,一蹶不振。

苟玳也并非天生就处之淡然、对流言蜚语视若罔闻。

他小学时就有腥风血雨的体质,总是人群里最被关注的存在。他当年也曾动过怒、摔过桌、打过架,可后来他明白,他能让对方恐惧他、躲避他,却无法改变对方的看法。

徒劳无功,就好像他当年竭尽全力做好自己,也改变不了父母离异的现实。

后来苟玳的心态便越来越平和。太在意别人的看法,难受的是自己。不执着于别人的评判,对于喜欢微笑接受,对于厌恶微笑沉默,便能活得轻松快乐。

苟玳继续刷了会论坛。

除去老生常谈,论坛还是有些新内容的,比如针对他最新项目【不怠学习】的嘲讽。

《休学搞创业,搞出大傻叉?》

《撞了狗屎运成功一次,大概以为自己是创业之神了,事实证明飞得多高,摔得多惨》

《哈哈哈点击收看众人对苟玳新创业项目【不怠学习 】的汇总评价,收获快乐》

……

苟玳点开评论数惊人的汇总评价。

对比其他直接造谣或开嘲讽的楼主,这个楼主显然很用心,收集了大量网站新闻、微博发言等,显得很有技术含量。

苟玳点开一张张截图。

【搜猫每日新闻:《学神创业之路受阻,大学生创业是否可取》】

【意见领袖汇总:老年人兴趣班“不怠学习”,理想主义者的镜花水月】

【黄牙看世界:脱离群众需求的“不怠学习”是否还有明天?Q大学霸的创业之路能否继续?】

……

这些相对权威的媒体用词还算客气,小报和营销号则更爱夺人眼球。

【瓜瓣每日汇总:新创业项目被群嘲,学霸创业徒有虚名】

【sb bot:老年人兴趣班?果然是象牙塔内不识人间疾苦的学子,懂不懂我国现在最大的矛盾是医患矛盾!最大的需求的是养老需求!老年人需要的是医院和养老院,谁闲得嗝屁去上兴趣班!】

【天天奇闻:创业新星去搞老年人兴趣班?现在的新星都是用脚思考问题的吗?想我老了,只想窝在沙发吃零食打王者逗个猫戏个狗,子女叫我带孙我直接断交,还跑去上兴趣班?是小时候没选择权时受的苦不够多吗?】

……

“在看什么?”何铭展喝完咖啡,百无聊赖,见苟玳难得专注看手机,忍不住好奇。

苟玳将手机递了过去。

何铭展刷了五分钟,抬头,打量着苟玳:“不生气?”

“生气什么?”苟玳耸肩,不以为意。

何铭展竖起大拇指:“你真是强心脏!”

第54章 免费上课

北城, 风尚小区的一户居民楼内。

钟萍和先生王铮盘腿坐在沙发上,享受难得的二人世界。

钟萍是名国企财务,先生王铮是一家民企的销售总监, 两人都是北城土生土长的原住民, 独生子女,一般大学, 一般工作, 结婚九年, 孩子七岁,感情和谐。

比起许多想在北城有一席之地落脚而奔波的人们, 他们已经足够幸福。因为本土优势加上父辈投资有方,两个家庭加起来有七套房产,以北城寸土寸金的房价,他们也算小有资产。

他们已经幸福过在北城百分之八十的人们,然而正如老话所说,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子, 却也躲不过虱子。

两人生活里最大的“虱子”,来自于双方父母。

他们感恩于父母为其创造的优越条件,却也无法忍受其过度干涉他们小家的生活。

从宝贝三岁之后, 双方父母便明里暗里地暗示其生二胎,理由千奇百怪:上到作为华夏公民应该响应国家政策,下到独生子女太过孤独应该有个伴。

对此, 两人站在了统一战线表示:

作为公民有生的权利,也有不生的权利;

宝宝不缺玩伴, 小区到兴趣班玩伴无数;

他们作为独生子女, 也从不觉得孤独。

作为双职工, 两人认为一个孩子恰好能让他们在事业和家庭中取得平衡, 再多一个孩子无暇顾及。再加上钟萍的部门这两年上头有空缺,正是加把力更上一层楼的关键时刻,更不想被二胎毁掉事业。

然而,讲道理是没用的,双方父母催二胎的决心如同定海神针,风吹不倒,雷打不动,磨得两人耳朵起茧。

比如今天。

孩子的外公外婆接宝宝去玩,临走前再次进行一番陈词滥调,内容万变不离其宗——赶紧趁身体还行生二胎。

此刻,两人看着电视里家庭剧的家长里短,心下感叹现实比戏剧还要难受。

戏剧总有高低起伏,此刻的压抑是为后续的打脸解气;他们过得没啥波澜壮阔,却也等不到束缚后的释放。

“我觉得,咱爸妈还是太闲,才能天天盯着我们。”王铮给老婆揉着腿道。

钟萍叹气:“我宁肯他们打打麻将跳跳舞,过得有点自己的生活。”

王铮感同身受:“我妈年轻时还是北城模特队,特时髦,怎么老了反倒思想僵化呢?”

两人抱怨着,钟萍收到闺蜜发来的信息。

【阿花:萍萍,我刚看到一个广告,笑死了,今天就指望这广告乐呵了!】

钟萍无语。

闺蜜阿花的笑点低到人神共怨,一个十年前的老旧笑话都能趴在桌上笑十五分钟。

钟萍点开视频。她并无指望阿花分享的广告多好笑,纯粹是眼前的狗血剧适合一心多用。

【“相亲相亲,我们就不能有一次母女的聊天话题能够避开相亲和结婚吗?你年轻时候总和我说诗和远方,现在呢?”】

广告中,长相平凡的女主对满头银发的母亲喊道。

钟萍心底忽然揪了一下,这不就是她和母亲的翻版吗?虽然话题从二胎变成婚姻。

【“在【不怠学习】,她找回了青春时的梦,也找回自己的生活。她将重心和注意力从我身上转移,我们的关系反而更加融洽了。”】

母女两其乐融融的画面结束,画面变黑,一堆艺术字用闪动又鬼畜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

【不怠学习!老年人的活力发动机!

不怠学习!黄昏恋的理想培养皿!

不怠学习!让你华发重生!姨妈重来!青春重焕!

不怠学习!家庭矛盾化解!妻贤子孝!和和美美!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