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创业+番外(90)

作者:清蒸日华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文案: 阴差阳错,苟玳需要完成一次轰轰烈烈且足够华丽的失败创业。 这年头,创业成功难,创业失败还需要技术? 一个月后,一个和【饿了吗】对打的App出现了—【不饿吗】,送餐员皆为闲赋在家并年满60岁的老者,且必须通过步行的方式配送。 包括苟玳在内,所有人都觉得该项目荒谬绝伦。 然而半个月后 大新闻网连续四日头版头条报道—— 数年后,媒体采访当下最成功的风投机构负责人梁君澈。 记者:当初所有人都觉得苟玳先生的每个项点击展开

按照他的推演,前期他们应该有较为充足的学员,营业额也应该相对可观。等到后期市场饱和,没有新学员涌入,他们的兴趣班才会走下坡路,从而自然而然破产,达成“创业教训系统”的任务。

然而现实狠狠地甩了他一巴掌,他终究还是太乐观。

如果未能达成系统要求的市场、用户、产品、营销等各项数据,直接破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苟玳忽然能理解从小到大,自己周边那一堆几个月更迭一次,办了卡就倒闭的健身房、理发店,以及即便做到了全国知名连锁,依然说关门就关门的儿童兴趣班。

苟玳将上官静娴的分析报告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发现了问题端倪。

“大家都很努力,却忽视了一个大问题,我们的客户是老年人,而我们却在用我们所想象的老年人思维去揣摩对方。”

苟玳说着,调出了【不怠学习】的可选课程表和李小白的调查问券。

【不怠学习】目前推出的课程分成三大项,包括了体育类、艺术类、文化类。

每项再细分,比如体育包括了瑜伽、交际舞等,艺术包括乐器、美声之类,文化则有国学、历史之流。看起来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而李小白的问卷,为了方便被调查人填写,也直接列好了兴趣科目的选项,基本就是【不怠学习】提供的课程。

苟玳让李小白将调查问卷原卷拿来,快速翻阅后,抽出了四五张。

“这份调查问卷,基本是选择题,只有三道需要写文字的题目,是一份设计合理、优秀的调查问卷。”苟玳表扬道。

李小白没想到还能得到赞赏,一直保持鸵鸟状的他抬起头,脸色红润不少。

苟玳:“只是你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的报告,却不够尽善尽美。你得出的百分比数据,是让老年人在一堆未必想参与的项目里选择。就好像你们都喜欢樱桃,这时候水果店的调查问卷让你们从苹果、梨子、橙子中选出感兴趣的,你们便都勉强选了苹果。水果店根据调查报告进了大批量苹果,最终无人购买。”

李小白恍然大悟:“所以,我应该在选项里添加一个其他,并让调查者自己填写?”

苟玳笑笑:“对,但以大数据而言,大部分都会出于懒惰,不想写字,而直接在可以打钩的选项里选择。”

李小白换位思考,若换成自己,的确也是。因为这种调查问卷并不涉及切身利益,大多人随意填写,参考量有限。

苟玳将抽出的四五份调查报告展开 :“这几份问卷,反倒很有意思。问卷的最后三题是简答题,询问老年人是否有其他学习需求、对兴趣班有何意见等,除了这几份问卷,其他问卷简答题全部放空。这是人之常情。因为填写该题的样本少,小白你并未将其列进报告。”

苟玳顿了一下 ,继续道:“可我看了一下,却有意外收获。愿意去填写文字题的老年人,或者本身热情度和配合度高,或者确实有非常强烈的需求,这两点都值得关注。”

苟玳念出几个手写的内容。

“希望有简易实用的电脑课和电子化产品课。”

“兴趣班能否有晚上七点以后的课程。”

“有没有靠谱的养生课?”

……

苟玳说完,看着若有所思的众人。

“我想各位已经发现症结所在。这些意见虽是个例,却反映了我们一直忽视的老年人需求。”

苟玳说着,分享了自己春节参加北城一日游的经历,以及当年自己陪外公去医院看病的过程。

“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然而老年人群体却鲜少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甚至给其生活带来不便 。他们难以在纷杂的信息中选定有效信息,他们不懂网上挂号、电子支付、机器自动刷病例和药单。在这样一个社会,他们会感觉跟不上时代步伐,与时代脱节而彷徨,从而愈加缩小自己的生活范围,依赖下一代。”

“因而我们做课程,应该转变思维,设身处地站在老年人视角,去想象他们需要什么,而不是想当然以为就是书法、国画、下棋等等。的确,固有思维里,老年就是公园里下下棋、晚饭后跳跳舞,喜欢舞文弄墨。可要知道,喜欢这些东西的老年人,他们一般有固有的群体、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场所,兴趣班对其吸引力反而不高。”

“再比如有老人提出希望有晚上七点后的课程,看起来是个人需求,其实仔细思考,反应了一定社会现象。北城大多普通家庭都是双职工,子女只能是老人来带。老人家忙碌一日,只有晚饭后,子女回家带孙子了,才有专属于自己的活动时间。然而这时大部分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室都已关闭。”

“我们的【不怠学习】,不是老年人大学,也不是考证的机构,我们的定位,是发掘老年人感兴趣、有学习欲望、有实际需求的事物。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找准定位,事半功倍。”

苟玳的一席话,让所有人豁然开朗,茅舍顿开。

一时间,所有人的灵感都如新发掘的泉眼,源源不断涌出泉水。

傅巧明:“对,就上【常用APP教学课】,什么微信、支付宝。电子支付如此普及的事情,却仍然有许多老年人完全无从下手。”

沈怜花重拍了下桌子,而后捂着自己发疼的手掌:“理财课!教老年人辨别那群专骗养老金的金融骗子!”

上官静娴:“可以弄个综合课程,比如我的母亲,就很喜欢旗袍 、花艺、国画等文化,但单独一项花艺又太过单调,我们可以设置比如‘优雅女子课’。毕竟比起精通,她们更在乎的是美感、分享和交流。”

苟玳点头 ,非常认同上官静娴的想法:“上官姐说得很好。老年人市场和学生、年轻人的需求不同。学生、年轻人上兴趣班,主要是以学习技能为导向。中年人上兴趣班,很多是为拓展人脉,为事业提供助力。而老年人,他们上兴趣班,并不是要精通一门技术作为傍身才艺,也不是要考取社会认可的技能证书,而是纯粹要让生活变得更美,更好享受老年人生活。”

在苟玳的提示下,众人一口气列了近百项需求,并对其进行整合。

苟玳提示道:“如果不好确定需求,我们也可以尝试上免费公开课,而后根据转化率来设置课程。”

说完需求问题,苟玳看向王飞牛和傅巧明。

“两位非常努力带团队宣传,我都看到了。”

王飞牛和傅巧明坐直身体。有李小白在前,他们习惯苟玳先给颗糖再来说问题的方式。

苟玳翻着两人拉客户的报告书,颇为满意。

两人颇有巧思,宣传上懂得全面开花,重点针对。

两人给快递员支付一定报酬,让其帮忙在报纸中夹入【不怠学习】宣传页。

微信等网络社交方式也绝不放过,本地热门公众号宣传一条龙安排,朋友圈集赞获得免费听课的手段也不落下。

亲力亲为上门推广,公园广场定点驻守。

更甚者,两人也用强大的沟通能力,搞定了不少小区居委会,让其在做社区工作时,顺带帮忙宣传下【不怠学习】。

傅巧明还找了几家针对老年人的体检中心,说服其帮忙在柜台放几叠宣传页。

“无可挑剔,比我想到的都还全面。”苟玳由衷道。

傅巧明和王飞牛眼睛一亮:没有转折!

苟玳:“只是还可以有两个思路的转变。”

傅巧明和王飞牛:好吧,转折虽迟但到。

苟玳笑了笑,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们会很想当然以为,我们所寻找的目标客户,是热衷于活动的,比如广场舞大妈,比如公园下棋老头。这些人固然也是我们的客户目标,但其实深居简出,并不出现在这些场合的人,报班可能性更大。”

傅巧明和王飞牛一脸迷惑。

苟玳:“广场舞大妈和下棋老头,他们是懂得丰富自己闲暇生活的人,换句话说,他们有很强‘自主丰富’能力,晚年生活并不孤单。同样能打发时间 ,公园免费,兴趣班却是收费的,你会选择什么呢?而那些看似没有兴趣的老人,他们可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地点场所、亦或者不善社交,不知如何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