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创业+番外(233)

作者:清蒸日华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文案: 阴差阳错,苟玳需要完成一次轰轰烈烈且足够华丽的失败创业。 这年头,创业成功难,创业失败还需要技术? 一个月后,一个和【饿了吗】对打的App出现了—【不饿吗】,送餐员皆为闲赋在家并年满60岁的老者,且必须通过步行的方式配送。 包括苟玳在内,所有人都觉得该项目荒谬绝伦。 然而半个月后 大新闻网连续四日头版头条报道—— 数年后,媒体采访当下最成功的风投机构负责人梁君澈。 记者:当初所有人都觉得苟玳先生的每个项点击展开

周逸国在商圈内名声不错,他这般倾情推介,自然也有不少人给面子,很快,北城及北城周边的不少公司,都将公司出游,年会等地点定在了【不怠农夫】。

当王飞牛兴高采烈地向苟玳汇报,园区的酒店房间、会议室等已经预定到年后时,苟玳的心情早已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

“插”第三刀的人,则来自苟玳一直以来的克星,姜一池。

作为奇葩审美的代表,姜一池自然不会放过大改造后脱胎换骨的【不怠农夫】。

【农家小院富二代】的节目结束后,姜一池便回山姆国筹备新专辑,未能再祸祸园区,因而苟玳也将这个不稳定因素抛之脑后。

不曾想,其结束专辑制作后回国,第一件事情便是来拜访苟玳。

在看到新推出的各式主题房间和奇葩主题园后,姜一池再度有“心灵相通,相见恨晚”之感。

当夜,一篇洋洋洒洒的彩虹屁文再度在网络上发酵。

苟玳在收到社交平台的文章推送时,再度揉眉,果然是上辈子掘了姜家的祖坟吗?

姜一池审美奇葩众所皆知,不过其有特殊属性,即每次发表完见解,都会有权威人士进行论证。

果不其然,在其奇葩审美在网上出现争议不久,一篇名为《真正的乡村,真正的乡愁》文章出现,其作者是华国民俗协会的会长郑方。

作者的前缀听起来似乎有些水,却是实打实由华国教育部主管的学术团体。

郑方一周前恰好受友人邀请,前来【不怠农夫】,当夜住宿时他惊讶发现,主题房内的器物是实打实有历史年份的农家器物,而非仿造做旧。许多在城市,甚至新农村都见不到的老旧生产器,都能在园区各处看到,其储藏量丰富,堪比一间大型民俗博物馆。

郑方有感于园区主人并未潦草,不是将农村主题当做商业,当做糊弄,而是实实在在地去挖掘文化,追溯历史,感动之余,不吝赞美之词写了篇褒奖文。

这篇文章被几个权威官媒转载,一时间,网民对于【不怠农夫】的认知,都从“奇葩博出位浪费钱”的园区,变成了“官方认可有情怀”的园区。

紧随其后出来盖章认可的,是华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委员会。

这些年,委员会一直想推出典型或标杆,无奈反响不大。

【不怠农夫】在网络上的关注度,触发了委员会的敏感性。他们派人实地考察。

尽管园区内仍有零零种种不合适之处,可盖不住其高科技的农业种植养殖业,和传统的民风名俗完美结合。

委员会为其颁布了“全国美丽乡村基地”的牌匾。

陆陆续续地,园区收到了各个权威机构颁布的称号,什么“科技创业创新园区”“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园区”“全国十大乡村旅游园区”等等。

其他影响尚且不说,因为园区得到了政府认可,并有意推为典型,很快,一批又一批各地政府的考察团前来园区,门票销售再次突飞猛进。

北城商圈再次感叹苟玳“有眼光,有手段,上面一定有人”。

苟玳:我到底哪一步做错了?

==

除了以上主三刀,苟玳还收到各种不知何处飞来的天外飞刀。比如——

吉尼斯纪录前来认证,【不怠农夫】内的植物迷宫是世界范围内最有挑战性的迷宫;

腐国非常受欢迎的同性相亲节目,将外景互动地选取至【不怠农夫】;

北城一生物大学游园时,意外在园区的山坡发现一叫不出名的虫子,带回后经过科研所等多方调查,确认其为未发现的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不怠八脚虫”;

……

短短几周,关于【不怠农夫】的传奇越来越多。

苟玳每天起床,都能接受到“好消息”,愈发怀疑人生。

古人最惨也就是腹背受敌,他这全身插刀是怎么回事?

难道自己上辈子是只刺猬?

第111章 圣诞夜

【不怠农夫】园区。

“老板, 马上要圣诞节了,园区要不要推出圣诞活动?”沈怜花敲开小办公室的门问道。

苟玳将手中的文件签好,点头:“你和傅巧明商量一下,这回活动由你们自行策划。”

“好嘞!”沈怜花无比欢快。

在其他公司, 员工被老板派发活, 除非直接挂钩奖金提成, 哪个不是颓靡沮丧。唯有在布岱公司,能从老板手中抢活,那是无尚的荣光和肯定。

沈怜花退出办公室, 苟玳右手捏在鼻梁根部, 使劲揉了几圈。

对于【不怠农夫】园区,苟玳已经处于破罐子破摔阶段。

面对接二连三的“刀”, 苟玳也曾做出过努力, 最后发现皆是徒劳。

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来自于三天前一次意外。

上周六, 何铭展告知苟玳, 自己在家庭聚餐中无意得知, 北城环保局局长下周会光临【不怠农夫】。

何铭展的本意是提醒苟玳, 环保局局长可能是因公来园, 进行不事前通知的“突击检查”,让苟玳做好准备。

苟玳却从这次通风报信中嗅到机遇。

如今, 园区每日都有巨大客流量, 斩断营业收入最好的方式,便是关停园区。

可毫无理由,直接关停园区, 必然会影响“创业失败系统”最后的自然度打分。

而此刻, 何铭展这消息, 无异于天降大喜。

让园区自然关门的方式,比如忽然天灾或人祸,损失大、不人道且非人力可为。纵观新闻资料,最妥善的关门方式,莫过于发现环境问题或安全问题,责令整改。

苟玳很快布置下去,让园区从今日起,暂停垃圾车的清运工作,垃圾皆暂时堆放园区。园区内负责清洁环保的人员,临时批准额外的一周假期。同时进行成熟作物的收割,但作物剩余的废菜、秸秆等也全部堆放,暂不处理。

负责园区环境的李小白极为不解:“老板,这样园区不是一塌糊涂?”

苟玳只能随口扯了个理由:“测试一下园区的环境承受程度,收集数据,为下一步改善做准备。”

得益于苟玳平日的声望,李小白没再怀疑。

数日后,环保局局长确实光临了园区,甚至直接登门拜访了苟玳。

局长的年纪和何之路差不多,身旁还跟着一个风度翩翩的眼镜老者。

苟玳已经做好了对方要求“停止经营、限期整改”的准备。哪怕对方不要求停业,只要“集中整治”,他便会蹬鼻子上脸,立马表明态度,要认真对待,自行停业,完善园区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总而言之,不把园区搞停业便不罢休。

谁料,局长开门见山表明身份后,却不展开环保话题,而是让一旁的老者接话。

老者自我介绍,其是一家生物科技企业的负责人。该企业是北城重点扶持的农业科技型企业。其目前正在研究生物有机肥,急缺优质的废弃农作物等。

老者经过一天考察,惊喜发现,【不怠农夫】不止作物好,连作物产生的废料也同样营养丰富,制成生物化肥不仅卫生健康,而且含钾量高达55%。

苟玳听着老者侃侃而谈,一脸懵逼,看向环保局局长。

苟玳内心呼唤道:局长,快看看园区如今随意丢弃的农作废料,看看溢满的垃圾箱,看看一片凌乱的农田啊!

局长见苟玳盯着自己,还以为年轻人想听自己的高见,咳了一声道:“你们两家都是北城优秀的企业,此番若能达成合作,也不失美事一桩。苟老板既能节省一笔垃圾清理费,还能获得额外创收。”

苟玳:……

最终,两人的到来,为园区创造了一笔近300万元每年的额外收入,同时节省了近百万元的垃圾清运费。

苟玳也深刻意识到,这个园区没有救了。

苟玳惆怅地问系统:“这回评分如何?”

此番的系统评分:

【融资规模:5颗星

产品评价:5颗星

营销情况:5颗星

经营管理:5颗星

用户规模:5颗星

市场欢迎度:5颗星

自然度:4颗星

失败惨烈度:0颗星

总评分:34颗星。】

或许是习惯成自然,苟玳对于此番未能达成系统任务,反倒心平气和不少。

==

一晃之间,圣诞夜。

苟玳和仇仁出席了【北城慈善夜】活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