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创业+番外(198)

作者:清蒸日华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文案: 阴差阳错,苟玳需要完成一次轰轰烈烈且足够华丽的失败创业。 这年头,创业成功难,创业失败还需要技术? 一个月后,一个和【饿了吗】对打的App出现了—【不饿吗】,送餐员皆为闲赋在家并年满60岁的老者,且必须通过步行的方式配送。 包括苟玳在内,所有人都觉得该项目荒谬绝伦。 然而半个月后 大新闻网连续四日头版头条报道—— 数年后,媒体采访当下最成功的风投机构负责人梁君澈。 记者:当初所有人都觉得苟玳先生的每个项点击展开

苟玳看着傅巧明整理的报告。

【胜元下午茶】自然是以蔬菜瓜果为主要需求,其次是主食类农产品,最后才是海鲜肉类。

符合健康轻食的品牌理念。

其拓展线的午餐、晚餐,对于海鲜肉类的供应量会加大,但对肉类的需求却主要集中在鸡肉和少部分牛肉。

一来鸡肉和牛肉相对脂肪偏低,蛋白含量高,是减肥餐必备肉食;

二来鸡肉便宜,能够很好控制成本。

这就导致胜元饮业对园区内肉类的采购,鸡、鸭、猪、牛的比例是15:1:2:3。然而园区内的家禽养殖配置则是5:5:3:2的比例。

毕竟园区最初并不是以胜元供应链的初衷建设,前身留下的各种场地,设施配比便是如此。

傅巧明下结论:“目前因为家畜处于生长期,还没产生问题。但持续一两个月后,就会出现鸡肉严重供应不足,鸭子和猪产能过剩的情况。牛还好,一来生长期长,二来园区多为奶牛,胜元下午茶对牛奶的需求也日渐上涨。”

苟玳点头,对于傅巧明的洞察力表示肯定——员工太能干,破产途经又堵死一条。

苟玳看着众人:“大家有何想法?”

王飞牛大概是下午茶吃撑,脑子运转不灵光,张口既来:“让胜元饮业多拿鸭肉和猪肉!或者我们给鸡肉涨价,鸭肉和猪肉降价,改变需求!”

众人无语地看着王飞牛。

苟玳揉了揉眉心,内心却非常满意,多几个王飞牛这般想当然的员工,何愁不能破产。

不过他还是耐心道:“首先,我们不是卖方市场,对方能够采购的选择很多,不要奢想让客户适应我们;其次,随意变更商品的市场行情,只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效应。”

沈怜花显然靠谱很多,放下花茶杯,拿了一把零食果盘做道具:“这种情况有两个方案,或者更改供应,或者更改售卖。更改供应难度较大,目前园区养殖业的规划和配置都较为合理,冒冒然改动牵一发动全身。更改售卖肯定不能让胜元配合我们,只能我们配合胜元。”

苟玳点头,示意继续。

沈怜花拿了个碟子,抓了一把瓜子放里面:“鸡的产量不够,我们可以同其他农作物一样,向周边农户收购。”说着,又从果盘里抓了把瓜子,将碟子填满。

“至于猪和鸭的产量剩余,我们便要找新的销货渠道。”沈怜花抓了把红枣放到碟子里,浅碟装不下,红枣簌簌滚出桌面。

傅巧明嫌弃浪费,拾起红枣,悉数塞进沈怜花口中。

可怜的沈怜花话说一半,就被红枣封喉。

傅巧明:“这就回到最初问题,我们是不做市场的,开拓成本太高,可要找到一家类似胜元饮业这般大型稳定的下游方,也很难,甚至更难,因为我们只剩下富余产品,你很难找到一家只需要猪和鸭的企业。亦或者只能拆分,卖给许多小型工厂,这样一来耗费大量谈判成本、需求也难以把控;二来售价不高。”

苟玳喝着红茶,看众人分析完后,点头。像【胜元下午茶】这类大型稳定的需求方,可遇不可求。

苟玳道:“既然如此,就还是把鸭肉和猪肉卖给胜元吧。”

傅巧明面露难色,偷偷打量苟玳。

【胜元饮业】当初能从市场上一炮走红,众人和老板甘胜元都认定是苟玳的功劳,严格意义上,甘胜元确实欠苟玳一个人情。

可以胜元健康食品的理念,猪肉和鸭肉的消耗量确实不大。若执意让对方购买,以苟玳和甘胜元的交情,想来对方会答应,只是似乎很不符合苟玳的风格。

苟玳察觉傅巧明目光有异:“怎么。”

“没,没!”傅巧明头摇得像拨浪鼓。

苟玳大致猜出三分,笑着道:“放心,我从来不坑合作方,做生意嘛,还是要长久。”

==

与此同时,北城平潭村。

《农家小院富二代》的导演张青书看着镜头,嘴角抽搐。

他拍的综艺节目千千万,什么突发状况都遭遇过,嘉宾不和,当场斗殴,路人奇袭,天不作美等等。

可如此刻般诡异氛围,却是首次。

五个嘉宾从来到小院后,就懒洋洋各自做事,赏花的、看电影的、读书的、健身的,还有最过分的姜一池,找了张床便开始呼呼大睡。

这档节目原本的设想,是自由自在慢生活,既展现田园生活的惬意,直击观众心中的田园梦;又有富二代们手忙脚乱,远离浮华生活后不能适应的窘迫;同时展现五个富二代们不同个性,在数日相处中产生浓浓兄弟情!

设想是美好的,结果是惨淡的。

田园风光虽好,但不出门啥都没有。

手忙脚乱并不存在,他们适应得非常好。

性格怎样尚未可知,因为他们千篇一律沉默是金。

张青书觉得好心累。

“张叔张叔。”副导小江凑了过来。

张青书看着甜美可爱的副导:“怎样?”

小江:“安鸣姐说了,既然嘉宾比较冷场,我们的拍摄时间也有限,那就改变一开始自然镜头记录的方式,进行场外互动引导。”

节目一开始的设想,是全部让嘉宾自主行动,镜头只做记录和简单提示,更能展现自然的田园状态。

但如今嘉宾并没有自CUE或有效镜头,只能临时更换拍摄方式,变成传统的任务式。

张青书将五个嘉宾聚在一块,给他们布置了一些任务。

比如修桌椅,除虫,做晚饭,帮忙送货,给村里小朋友送礼物等。

导演期待的有效画面是这样的——

修桌椅?

天啊,别说金贵的富二代,就是普通城里长大的孩子,也没几个会这玩意,只能泪眼汪汪对着镜头抱怨:“这个要怎么弄啊。”

除虫?

天啊虫子可怕,离我远一点,妈妈我要回家!

做晚饭?

不好意思,平时都有专门大厨和营养师。

西红柿炒蛋是先放西红柿还是先放蛋?

帮忙送货?

本少爷娇生惯养,出门不用脚,还帮忙送货?

呜呜呜,这路好难走,我的限量版球鞋都脏了!

给小朋友送礼物?

本少爷连对师长都不屑一顾,还要讨好小朋友?

做什么春秋大梦。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的惨淡的 。

几个富二代基本没用交流,简单的几个“嗯”“这个我来”“行”之类的言语,便分好工。

云最负责修桌椅。

他找出工具箱,几下叮叮当当,手工活干得比木匠还熟练。

云最表示:“除了不爱经商,什么都擅长,什么都喜欢。”

姜一池负责除虫。

生物专业的他表示对华国乡村的虫子特别感兴趣。

跟组的女孩们在看到各种奇形怪状,婴儿巴掌大,触须手指长的虫子纷纷昏厥时,姜一池找了一堆塑料瓶捉虫做样本,边捉还边嫌弃导演组暴殄天物,不懂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导演怀疑,如果不是助理在一旁提醒,姜一池可能就直接无视节目组,开始做生物学研究了。

负责做晚饭的是薛斐然。

想象中手忙脚乱,大葱小葱分不清,生姜地瓜辨不明的情况并未发生。

薛斐然手艺精巧,熟练的刀工和颠勺,让人怀疑其Q大哲学系的身份只是隐藏,真实身份是新东方大厨。

节目组工作人员闻着香气,想想自己平平淡淡的工作餐,不争气的眼泪从嘴角流出。

负责跑腿送货的是常济。

导演期待中走不稳,一步三抱怨的情况并未出现。

常济在任何地面仍旧保持健步如飞,甚至嫌弃身后跟拍的节目组成员脚力太慢。

摄像师是常济粉丝,还是某支业余球队的前锋。

在跟着提了两大袋货物的常济跑了小半个村子后,摄像师决定明天就辞去前锋改做守门员。

给村里小朋友送礼物的是梁君澈。

他拿着导演组准备的一篮糖果,来到村子中的休闲广场。

说是广场,不过是一块面积稍大,略为平整的土地。

傍晚时分,村里的孩童会在空地上玩耍。

导演组原本特别期待“负面画面”,毕竟梁君澈一看就酷炫狂霸拽,看到孩子吵闹估计都想揍两拳,怎么可能好心好意分发礼物。

出乎导演组意料,梁君澈十分配合地站到广场中央分发糖果。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