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创业+番外(147)

作者:清蒸日华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文案: 阴差阳错,苟玳需要完成一次轰轰烈烈且足够华丽的失败创业。 这年头,创业成功难,创业失败还需要技术? 一个月后,一个和【饿了吗】对打的App出现了—【不饿吗】,送餐员皆为闲赋在家并年满60岁的老者,且必须通过步行的方式配送。 包括苟玳在内,所有人都觉得该项目荒谬绝伦。 然而半个月后 大新闻网连续四日头版头条报道—— 数年后,媒体采访当下最成功的风投机构负责人梁君澈。 记者:当初所有人都觉得苟玳先生的每个项点击展开

【女:老公,我好想你啊!】

【男(自动回复):我想你啦/可我不能对你说/就像开满梨花的树上/永远不可能结出苹果】

【女:为什么不能说呀?】

【男(自动回复):不能说/因为我爱的/那么深刻/不能说/我不想挽回/你的冷漠/不能说/就让泪水/无知地滑落】

沈怜花:“这就是我预想的界面,怎么样?有了这个神器,你不但名家名句、歌词诗句信手拈来,整个人文学素养蹭蹭提升!男生不用为安抚女朋友烦恼,不用发愁老婆的抱怨,担心回消息不及时惹姑奶奶脾气,随时可以开着程序继续快乐游戏!女生也不用天天听直男语录,动不动喝热水,享受全方面甜言蜜语,心情自然畅快!”

出乎意料,最先开口的是一直沉默不言的小梁总。

梁君澈:“如果我对象用机器敷衍我,我会更难过,我宁肯喝热水。”说着,眼神委屈的飘向苟玳。

苟玳安抚地递过一杯热水:“自动回复这事,小范围传播还好,若真成了众所周知的工具,可能会寒了人心。语言看似热络了,人际关系反而淡漠了。”

沈怜花被否定,整个人像只被折了翅的雄鹰,没了前一刻的意气风华。

苟玳笑着补充:“不是说这个项目不好,其实换个视角,这世界上除了对感情应付了事的懒人,也存在空有一腔炽热,偏偏嘴拙不懂表达的人,这款自动回复器若改造一下,能够引导这类群体如何表达,拉取关键字,知道下一步应该如何行动,倒也是能造福一方。”

沈怜花整张脸都亮了起来,重回斗志昂扬。

苟玳:“不过这类应用实际操作中存在太多潜藏的负面影响,就像罂粟能用药也能制毒,我们作为生产者,还是尽量不生产罂粟类产品。”

沈怜花接受了苟玳的建议。

紧接沈怜花发言的是上官静娴,苟玳耐心听完后,便找了个中规中矩的理由否定了。

倒不是上官静娴的项目不好,恰恰相反,太好,朝阳期产业,市场广阔,上官静娴还设置了各项风险监控点,苟玳穷尽脑汁,也想不出能够突破其密控达成破产的方式。

最后陈诉的是傅巧明。

傅巧明最近频繁和大企业交流,刚走到台上,就漫出“掌控全场”的气势。

沈怜花和王飞牛非常捧场的拍手。

傅巧明拷好PPT,扫了一圈众人,互动道:“大家看下我今天和往日有何不同?”

傅巧明的穿衣风格偏向简约欧美风,干净利落。

“胖了一点?”沈怜花小心翼翼。

“晒黑了?”李小白二度打击。

“额头多了两颗痘好像?”王飞牛火眼金睛。

傅巧明气得拿镭射灯笔在天花板上晃了几圈:“老娘今天一身名牌,你们没看出来吗!”

众人这才发现,傅巧明今天的外套是普拉达,内搭裙是香奈儿,脚上的品牌不了解,估计也在同一档次。

傅巧明长叹一口气,片刻后道:“你看,我穿了平日十多倍价格的行头,你们也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那为何他能够卖这么贵?”

“因为品牌啊。”

众所皆知。

傅巧明点头,点开PPT,只见首页图片是一个“某印良品”风的商店,不同的是,图片里陈放的物品都带上亮闪闪特效,像成堆Blingbling的水晶。

“我的创业项目,是线下连锁实体店,名叫【无创贵品】!”

沈怜花吐槽:“你这是【某印良品】和【某创优品】的结合体吗?”

傅巧明:“是也不是,我们卖的东西,和这些店差不多,各种杂货,包罗万象,但我们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贵!贵!贵!绝不是某印一两百和某创二三十的档次!”

沈怜花:“这些东西,再贵能贵到哪去?”

傅巧明一脸“你不懂”的神情:“现在奢侈品店都开始做跨界了,什么香奈儿奶粉,爱马仕笔记本、卡地亚咖啡,东西怎样另当别论,贵是一定有的。”

沈怜花:“这些东西我们不可能有进货渠道啊,难道……你要做A货。”

沈怜花话音未落,就收获傅巧明丢过来的纸团一枚。

“A个头,我们布岱好歹是今年业界公认势头最强劲的公司,怎么能干砸自己招牌的事情!”

沈怜花:“难道我们自己搞产业?然后和大牌做联名?我虽没在时尚界做过,但这些大牌高冷到不行,要搭上线都困难重重,更何况是合作。”

傅巧明一副孺子不可教的模样:“为何一定要合作?我们可以打造大牌!”

这次否定他的是梁君澈,打小和奢侈品牌打交道的小少爷,自然颇懂这行。

“每一个奢侈品牌出现和屹立,都需要日积月累,反复的去宣扬自己的品牌文化和理念,塑造格调。这个洗脑过程需要大量的宣传经费和漫长的周期。一旦没砸好,就会落得血本无归。”

傅巧明摇头:“不不不,我们不需要特地塑造格调,那太复杂太费事,我们只需要做到一件事,就是贵!”

说着,PPT下一页浮现两行字——“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三分货”。

傅巧明:“我是F省人,我们那有非常多服装生产加工厂。早年我二舅就去厂子里拿许多版型料子都不错的西服,来北城售卖。那质量、那布料、那做工,绝对胜过当时北城90%的西装铺!而且两件套才三百元,买两套还送内搭衬衫!结果呢,你们猜?”

王飞牛:“供不应求?”

傅巧明摇头:“生意惨淡啊!一天都卖不出两套!后来我二舅得名师指点,将店铺重新换个名,还是那些西装,价格标签后全部后面加个零,一套三千,买多少都不打折,不送礼物。你们猜怎样?门庭若市,销量火爆。”

傅巧明说罢,看向在座的男人:“假如有款新球鞋,只卖两百块,脚感用料都好于AJ,你们会放弃AJ买它吗?”

球鞋控李小白思索一会,果断摇头。

傅巧明:“同理,即便有人告诉我十块钱的某霜和两千块的护肤品成分一样甚至效果更好,我也不会用某霜,这就是一种消费者心理。”

“因而我们做三分货的产品,卖十分钱,打造贵系列门店,怎样?”傅巧明看向苟玳。

苟玳低下头,钢笔在笔记本划了条长线后,摇头。

“你刚才说的事情,其实是两个概念。”苟玳一语破的。

“今时不同往日了,你舅舅的经历,确实反映了一个时代‘唯价格论’的社会现象。当时的北城急剧发展,产生了一批“新富裕阶层”。当时三百的西装,底层老百姓是不需要的,而经济水平忽然富裕的人群,渴望在生活质量上更上一层楼,认为三百的东西不上不下,上不了台面。而且当时华国的制造业生产较少,层次较低,人群对生活的审美也未能相应提升,他们评判东西好坏的标准只有价格,认为贵价便是好东西。”

苟玳押了一口茶,继续道:“然而当下,制造业已经很发达,消费者早就练就了一双慧眼。你说男人买球鞋,女人买名贵化妆品,为的的确不是实用价值,更多是为品牌价值买单。但你说现在随便打造同质的物品,只是价格贵了几倍,并不会有傻子买单的。”

见傅巧明不解,苟玳举例道:“我现在弄个不知名面膜,标上lamer的价格,你会买吗?或许微商能做到,但其直销和洗脑的话术,也需要付出大量精力。总而言之,只有我创造出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价值,贵价策略才可行。但其中的宣传营销费,是一笔很可怕的数字。”

苟玳忠实拥护者仇仁立马点头:“对,之前【追风茗】大火,销售额惊人,那老板可是直接砸了两亿的宣传费全国铺展软硬广。”

仇仁说罢,想起【追风茗】的点子还是苟玳给的,顿时肉疼不已,感觉错失了几个亿。

傅巧明耸拉着脑袋,很是挫败模样。

苟玳看着 PPT背景的门店图案,若有所思:“不过做个连锁杂货品牌店,的确是个不错的点子。”

“咦?”众人好奇,迫不及待想听老板的创意。

苟玳:“等我细细构思一会,再和大家分享。”

==

散会,偌大的会议室只剩苟玳和梁君澈。

苟玳一边想着策划案,一边摸着怀里被关了许久的小澈。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